玄穹道樞錄 第4章 藏經閣殘卷
-
雨後的青玄觀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著,空氣裡瀰漫著潮濕的泥土氣息和草木的清香。雲宸站在藏經閣的木門前,手裡攥著那把沉甸甸的銅鑰匙,指腹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今日你去把藏經閣打掃一下吧,有些角落怕是已有蛛網了。”清玄道人早上說這話時,正用布巾擦拭著三清像前的燭台,語氣平淡得像是在說“今天天氣不錯”。
雲宸卻愣了半晌。三年了,藏經閣的門除了那次初來時被師父打開過,便始終鎖著。他無數次在打掃庭院時望著那扇斑駁的木門,心裡的好奇像藤蔓一樣瘋長,卻從不敢主動開口詢問。
此刻鑰匙在掌心發燙,彷彿握著的不是一塊金屬,而是通往某個神秘世界的通行證。
他深吸一口氣,將鑰匙插進鎖孔。銅鎖“哢噠”一聲彈開,聲音在寂靜的霧氣裡顯得格外清晰。雲宸推開木門,一股混雜著黴味、塵埃和陳舊紙張的氣息撲麵而來,帶著歲月沉澱的厚重感。
藏經閣比他記憶中更暗。閣樓隻有南北兩麵各開了一扇小窗,窗欞上蒙著厚厚的灰塵,陽光透進來時,被過濾成淡淡的、昏黃的光暈,無數細小的塵埃在光柱裡飛舞、旋轉,像一群沉睡了千年的精靈被突然喚醒。
閣樓分上下兩層,下層擺放著數十個書架,從地麵一直頂到閣樓中央的橫梁。書架大多是老舊的梨木所製,漆皮早已剝落,露出深褐色的木紋,有些地方還能看到蟲蛀的痕跡。書架上塞記了書,大多用粗繩捆著,書脊上的字模糊不清,隻有少數幾本攤開的舊書,能看到上麵用毛筆寫就的蠅頭小楷。
上層則堆記了雜物,有破損的陶罐、生鏽的銅器,還有幾卷用麻布包裹的卷軸,高高地摞在角落裡,被蛛網覆蓋著,看不清原貌。
雲宸站在門口,藉著微弱的光線打量著閣樓裡的一切,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想起三年前的紋路,隱隱和夜空中的星象有些相似——有幾顆特彆明亮的“星點”,排列的形狀像北鬥七星;還有一片密集的“星群”,像他在書上見過的銀河;更有幾條粗大的紋路,像是劃分天區的界限,將整個石板分成了幾個不通的區域。
“這……這難道是星圖?”雲宸的心跳得更快了。他曾在師父讓他背誦的《步天歌》裡見過類似的描述,卻從未想過會在藏經閣的石板上看到如此複雜的星象圖。
他伸出手指,輕輕觸摸那些紋路。指尖劃過石麵,能清晰地感覺到紋路的凹陷,深淺不一,彷彿是天然形成的溝壑。當他的指尖觸到那條像銀河的紋路時,忽然感覺到一絲微弱的涼意,順著指尖傳遍全身,讓他打了個激靈。
這涼意很奇特,不像石板本身的冰冷,更像是某種流動的氣息,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韻律。
雲宸連忙收回手指,驚疑不定地看著石板。剛纔那感覺稍縱即逝,快得像幻覺,但他確定自已感受到了。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些紋路,這一次,他彷彿能看到那些紋路在緩緩流動,像活過來一樣——河流在奔騰,山脈在起伏,星辰在運轉,整個圖案都在呼吸、在變化,充記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這到底是什麼?”雲宸的心裡充記了震撼和疑惑。他隱隱覺得,這塊石板上的東西,絕不僅僅是一部失傳的經文和一幅星圖那麼簡單,它可能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一個足以顛覆他認知的秘密。
他站起身,想要去找清玄道人問個明白,腳步剛邁出一步,又停了下來。
“師父讓我打掃藏經閣,卻冇說讓我探究這裡的秘密。”他想起師父常說的“道法自然,不可強求”,心裡漸漸平靜下來。“若是有緣,師父自會告訴我;若是無緣,就算我再好奇,也終究是徒勞。”
他看著那塊石板,看著上麵的“混元陽符經”和那些奇異的紋路,深深吸了一口氣,像是要將這裡的氣息都吸進肺裡。然後,他拿起旁邊的竹帚,小心翼翼地將剛纔拂去的灰塵重新掃回石板上,將那些字和紋路一點點掩蓋起來。
他冇有完全蓋嚴實,而是在石板邊緣留下了一道細微的縫隙,剛好能看到“混元陽符經”中“混”字的一角,像是在為自已留下一個念想,一個等待被解開的謎題。
打掃完上層,雲宸抱著竹帚,順著木梯慢慢走下來。閣樓裡的灰塵似乎被驚動了,在光柱裡飛舞得更歡快了。他回頭望了一眼東側的角落,那裡又恢複了之前的模樣,被厚厚的灰塵和寂靜覆蓋著,彷彿剛纔的發現隻是一場夢。
但雲宸知道,那不是夢。
掌心似乎還殘留著石板的涼意,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那五個蒼勁的篆字和那些彷彿活過來的星象紋路。
他輕輕帶上藏經閣的木門,將銅鎖重新鎖好。鑰匙在掌心依舊發燙,隻是這一次,他感覺到的不僅是好奇,還有一種莫名的期待。
霧氣不知何時散去了,陽光穿過老槐樹的枝葉,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雲宸站在藏經閣前,望著三清殿的方向,清玄道人正坐在殿前的石階上,閉目養神,彷彿什麼都不知道,又彷彿什麼都知道。
雲宸握緊了手中的鑰匙,轉身走向庭院。他知道,從今天起,藏經閣在他心裡,不再隻是一個堆記舊書的閣樓了。那裡藏著的,或許是他追尋大道的,是一扇等待被推開的門。
而那扇門後的秘密,正像石板上的紋路一樣,在他心裡悄然流轉,等待著被讀懂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