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9.談判也要講究“雙贏”
-
9談判也要講究“雙贏”
我們強調談判的開局要有一個高目標,但高目標並不是無限度的高,更不能把己方的高目標建立在領害對方利益的基礎上,否則會使談判的成功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談判的一方單純考慮自己的利益,而忘記了談判是雙方或多方的合作,由於自己的要求過高而損害了彆人的利益,那麼也將出現兩種不利的局麵。一是對方會認為你冇有誠意以至破壞了談邦的和局。
過分激進造成的第二個不利局麵是對方為了抵製過高要求,也將“漫天要價”,使談判在脫離現實的空中樓閣中進行,以致徒勞無功,浪費時間。
1797年,美國國務卿蒂莫西·皮克林宣佈:上一年有316隻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被法國扣留。為了避免開戰,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派了一個代表團去同法國商談解決的辦法。當美國代表團到達巴黎後,法國督政府卻遲遲不接見,卻安排3個代理人與其見麵。最後,這3個法國代理人提出,亞當斯總統必須向法國督政府表示道歉,並拿出一筆金額為1200美元的“借款”,法美談判纔可以開始。這些條件當時不僅顯得太過分,而且是對美國總統的侮辱。結果說判告吹,美國特使憤怒而歸。於是許多美國人紛紛要求對法宣戰。
法國督政府這次以損害他人利益為基礎的談判,不僅破壞了談判和局,而且也直接損害了己方的利益。因此,領導者在談判的開局階段,不僅要力戒保守,而且還要防止因提出過分的要求而破壞談判氣氛。
19世紀,英美因胡安界發生糾紛。開始,英國提出較高的談判利益要求,因此刺激了美國政府。美國民主黨為此在1844國大會上提出了“54度40分,不然就打仗”,結果英美雙方展開了馬拉鬆式的、毫無成效的談判。直到美國因與墨西哥關係緊張,加上英國又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以北緯49度為兩國在那一地區的分界線,才簽訂了著名的“妥協條約”——《俄勒岡條約》,結束了這場談判。
這一事實證明,如果談判的一方在談判的開始階段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對方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談判陷於僵局。因此,在談判的開始階段,談判者既要有一個較高的目標,又要防止不切實際地“漫天要價”,這樣才能使得談判順利地進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