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7.用人不疑,給他人廣闊的舞台
-
7用人不疑,給他人廣闊的舞台
在軍隊裡,好的元帥和將領,不一定都得衝鋒陷陣奮勇殺敵,那樣其實是“愣頭青”的表現,對於好的將帥來說,他們最大的作用在於把握全域性,調兵遣將,運籌帷幄。而現代企業的領導,也冇有必要事必躬親,但必須具備使用人才、調遣人才的能力,讓你的下屬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這樣,企業才能永遠充滿活力,你的創業才能成功。
現代社會裡,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作為一個管理者,雖然不能放過細節,但是也要懂得把握好什麼事該管什麼事不該管中間的那個度,偶爾也需要“抓大放小”,給你的下屬以充分發展的空間。這是衡量一個老闆、一個領導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
想到“事必躬親”這個成語,很多人肯定不由自主想到的《三國演義》中那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軍師諸葛亮。這個以把振興漢室為己任的蜀漢丞相,在劉備死後,為了使搖搖欲墜的蜀漢政權不至於加速滅亡,可以說做到了“事必躬親”。可惜的是,諸葛亮的本事再大,也冇能力挽狂瀾恢複漢室,最後抱病死在了五丈原。其實,諸葛亮與其說是病死的,倒不如說是累死的,他就是讓“事必躬親”活活地累死了。
諸葛亮的悲劇就在於太相信自己,而總是不相信彆人,不相信自己的手下,自然也就冇有將彆人也可以做的事情讓彆人去做,冇有充分“放權”。雖然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畢竟也是個普通人,分身乏術,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在人的身上的確潛藏著巨大的潛能,人也的確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人畢竟是人,而不是萬能的上帝。所以,你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識,你也不可能熟練地掌握了天下所有的技藝,你是不可能做完天下所有的事情。瞭解了這一點,你也就瞭解了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會有各行各業的分工,你也就瞭解了一個成功創業人士要走向成功絕不會僅僅靠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去衝鋒陷陣。
現代社會生產的一個突出特點,也就是它不同於古代作坊式生產,而是以流水線式的生產為基本模式,即集體的力量越來越重要甚至,任何一個產品,單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根本是無法生產的。比如電視機,除了發明電視機者,還有設計師、以及每個零件的生產者、安裝師,等等,如果一個人想造出一台電視機,而且每個部件都是自己設計、生產的話,天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生產出來。
管理是一門藝術。在實際的工作中,你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景,當你的下屬由於無法解決某個問題而感到苦惱的時候,你作為一個領導或者老闆,你肯定要為他出主意、想辦法,提供一些你自己的工作經驗或者是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給他,但很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往往會弄巧成拙,儘管你已經用了你認為最溫和的語氣在對你的下屬講話,但你從他的臉上分明看出了他的一種屈就的神態。他在表麵上可能接受你的建議或者意見,但內心裡卻未必就服氣。這並不是你的意見不正確,或者建議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僅僅是因為你是上司,你的語氣中分明含著不相信他的成分,起碼在他看來是如此。
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中真的遇到了這種情況,你不妨對你的下屬表示:果是我,我對前現這個問題采用什麼樣的方法,那麼你呢以類似這樣的方法來指導你的下屬,不但可以始終保持著你的立場,同時非常自然地將你的意見和想法傳達給了你的下屬,而他從中卻聽出了你在與他商量的意味,甚至他會認為你是站在他的立場上來幫他解決問題。這樣,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一個好的經理或是其他管理人員,會懂得“更精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他也會有一副憂煩的麵孔——在他的助手臉上。這並不是在推卸責任,而是將責任交給你信任的下屬,你和你的下屬各負其責,各得其所。
當然,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忠告:把你或任何人都不要做的事情交給下屬去做並不是授權,而是派定任務。適當地這麼做一兩次可能是必要的,但是這無助於增長他們的榮譽,也並非在鼓勵他們,而是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古人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恐怕就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
所以,為了能把你真正地解放出來,你因此要學會把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甚至是決策性的工作,還有使下屬有所收益的工作授權給他們,讓他們去做。這首先建立在你充分信任你的某些下屬的基礎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其中的道理,你可能比誰都清楚。因此,在你授權的時候,彆忘了把整個事情都托付給對方,同時交付足夠的權力好讓他作必要的決定。這和說“隻要照著我的話去做”完全是兩回事。
香港金融界巨人、新鴻基銀行有限公司主席馮景禧先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了創業,他與友人一起開辦了新鴻基地產公司。由於他善於經營,該公司很快就成為香港一家規模較大的房地產公司。1969年,馮景禧創辦了新鴻基證券公司,並在新成立的遠東股票交易所得到了一個席位。也正是因為這個席位,使新鴻基的股票能夠上市交易。從此之後,新鴻基證券公司逐漸成為香港最大的股票經紀行和經營多種業務的獨立機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馮景禧使這家原來隻有8位職員的經紀行一躍而成為擁有上千名職工的大公司。同時,新鴻基還與美國、法國等財務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除此之外,在倫敦、馬尼拉、新加坡、紐約、北京等地開設了辦事處。到了20世紀90代,新鴻基銀行資產已達426億元港幣。
馮景禧在事業上取得瞭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在經營上與歐、美公司聯營,經營策多為散的小戶服務,更重要的是得益於馮景禧在網羅人才和使用人才上的成功。
馮景禧認為,財物慾儘其利,管理欲儘其力,這都少不了人才的力量。但人多為患,關鍵就在於合理地組織和使用。在管理方麵,馮景禧實行“精兵簡政”的策略。這不僅省掉了許多不必要的開支減少了領導層次,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扯皮推諉,有利於鍛鍊人才。
馮景禧常說:“服務行業的財富靠管理,而管理又是靠人去實行的。”馮景禧的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能以寬宏的氣度和細密的理察,做到知人善用。他用人的藝術熔東西方優點於一爐,既有西方人科學的求實精神,又有東方人的和諧的情緒氣氛。在日常的管理中,馮景禧采取分權放權的方法,讓自己的下屬多抓具體的事情,一般的日常事務,他更是極少過問。他的主要精力是集中於處理公司內外政策方麵的事情和發展新的業務。公司裡的日常事務由各部門經理作對口性處理,他一般都不乾預。馮景禧有5個孩子,但隻有一個在新鴻基任職,而且,他的孩子像公司裡的其他行政人員一樣,並無特權。
馮景禧的這種管理方法,是典型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他的成功,也在說明著這種管理方法的科學性。
作為管理者要記住這麼一點:把權力交給你的部屬,充分放權給他們,這樣,不僅解脫了你,還鍛鍊了彆人,這樣人儘其能,才能使企業有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