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 9.商機蘊藏在細節之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9.商機蘊藏在細節之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9商機蘊藏在細節之中

身處商海,難免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能自暴自棄,隻要多注意觀察,一個小的細節,一個靈活的應變,也許就會讓前方柳暗花明。

20世紀80年代,李光來到一家已倒閉的街道辦製膠廠任廠長。該廠30來人,當時虧下5萬元钜債,拖欠工人9個月的工資。

正當他對製膠廠實施“起死回生術”時,偶然之間獲得一個準確的市場資訊,製膠業市場產品過剩。李光得到這個情報後,腦子裡立即就出現了一個“變”字。“變”也要因地製宜,經過數次的調查和考慮,權衡利弊,他決定從本地區興旺發達的畜牧業突破,以皮革製品殺出一條財路。他就地取材,用皮革製作自行車座墊、手提包、揹包、兒童書包、旅行包等產品,很快占領了市場。債務還清了,工人工資補發了。

小本生意獲大利,引來一些掙紮著的小廠紛紛參觀。李光預感到這些人即將成為競爭對手。於是他們廠轉產牛皮鞋、皮箱、山羊革茄克衫等。很多工人都來責問廠長:“那些還在暢銷的產品為什麼要停止生產”不久,實際情況作了回答:許多來取經的工廠,見他們的原產品本小利大銷售快,回去後爭相大批生產,很快市場飽和、產品滯銷。人家“窮則思變”,而他卻“富則思變”,超前的眼光和超乎尋常的膽略使他在“商場如戰場”的殘酷競爭中巋然不動,他在彆人一鬨而上之時,轉產新品,市場反而一片興旺。

皮件廠辦得比較順利,新產品也很暢銷,可是李光預想到,僅靠一種產品風險大,如果采取“一業為主,多業並舉”,那麼當~種業務不景氣時,其他業務可以馬上擴大,彌補損失,於是他決定再上新產品。

一張“首屆a市物資交流大會”的海報吸引了他。本地牛皮資源豐富,皮質又居全國之首,加工牛皮的念頭產生了。從市場上他瞭解到“黃牛藍濕皮”在外貿市場上是緊俏商品,於是他立即組織力量生產出了色澤鮮豔的黃牛藍濕皮。這一新產品被外商看中,當即與他們廠簽訂了年供貨5萬張的合同書,由於他們廠的產品質量好,又守信用,所以不久黃牛藍濕皮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亞洲各國。

一次,一位農村姑娘來到皮件廠,要買結婚用的皮箱。廠裡的業務員把她領到了庫房,那裡有準備發到各個城市去的航空模壓箱、旅遊箱、輕便手提書箱、帶軲轆的套箱等各式漂亮的箱子,可姑娘一個都冇看中。這立即引起李光的興趣,他思索和研究:如何才能適合農村市場的需求,打開農村市場。農村是個廣大的市場,不去占領它豈不可惜!他立即組織力量設計製造出色彩鮮豔,龍飛鳳舞,圖案明朗的帶著鄉土氣息的皮箱。這種龍鳳皮箱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很多農村經銷店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前來訂貨,產值和利潤很快大幅度上升。開發一個新產品,就能占領一個市場。

農村市場剛占領,李光又捕捉到一個有價值的資訊。他看到一個購貨員穿著一身時髦的西裝,可腳上卻踏著一雙舊布鞋,很不協調。李光不覺上前探問了一下:“您為什麼不穿皮鞋”“腳氣重,冇福氣穿啊!”這句不易被人注意的話卻撥動了企業家那敏感的神經:對!研製藥物皮鞋,防治腳氣病。中國人生腳氣病的多,這可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市場嗬!他立即向製藥公司和有關科研單位取經、學習,並高薪聘請科研人員研製藥物皮鞋。不久試驗成功。經過上級科研單位鑒定,防治效果達90以上。新產品獲得了省和國家的科技成果獎。皮鞋一閃亮登場,訂貨單紛至遝來,李光獲得巨大成功,事業如日中天,氣勢逼人。3年後,原來蓋著油氈紙的茅屋變成了7層樓房和寬敞的車間,30來人的小廠變成3500多人的中型企業。

在商場上,市場風雲變幻莫測;強手林立,各顯神通;明爭暗搶,五花八門;鯨吞蠶食,觸目驚心。企業經營者麵對如此的競爭場麵,隻有以變應變,時刻留心市場的變化,抓住細節當中的商機。才能在商海中劈風浪、繞暗礁,直掛雲帆濟滄海,奪取最後的勝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