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 > 務從簡實,節用省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 務從簡實,節用省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務從簡實,節用省費

【陽明語錄】

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征,節用省費。《旱災疏》

【今文翻譯】

罷除冗員的俸祿,減少不急的賞賜,製止不合理的征收,控製開支,節省費用。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不僅要看目的是否達到,還要看達到目的成本是否合理。“大炮打蚊子”,打中了或打不中,都不算成功,因為成本太高。

王陽明並不是出身於窮家小戶,但早年有過一段被貶謫的日子,窮居僻壤,缺衣少食,雖然吃了點苦,倒是學了一樣好處:懂得節約。

當然,也因為他按良知辦事,真心實意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謀劃,不僅追求短期功效,也謀求可持續發展。

王陽明辦事,大賬、小賬一起算,而且非常注意從製度上著手,精簡費用。例如,當時公文呈送頻繁,送一份公文,人馬、食宿的開銷,不是小數,省一份就省不少錢,於是,他對下屬發了一通《裁革文移》的通知,要求減少不必要的公文:“近來官府文移日煩,如造冊依準等項,果係徒勞徒費,虛文無補,本院欲革此弊久矣,因軍務紛劇,未及舉行……自今事關本院,除例該奏報及倉庫錢糧、金帛、贓罰、紙價、預備稻穀等項,仍於每歲終開項共造手冊一本,送院查考外,其餘一應不大緊要文冊,及依準等項,通行裁革,務從簡實,以省勞費。凡我有官皆要誠心實意,一洗從前靡文粉飾之弊,各竭為德為民之心,共圖正大光明之治,通備行各該衙門查照施行。”

王陽明雖然主管軍務,對財務問題也十分關心,他的公文中,往往詳列有關數據,可見他對賬務十分清楚。例如,當南丹衛和鳳化縣申請修造城牆等公用設施時,他的批文中將費用問題談得清清楚楚:“其築立城垣,起造公廨等項,料價工食,一應合用銀兩,既經該道守巡官公同計議停當。南丹衛該銀三千六百四十五兩,鳳化縣該銀三千一百七十六兩,其食米南丹衛一萬石,鳳化縣八千石,每石價銀三錢,共該銀五千四百兩。見今各處倉廒,貯有糧米,尚夠支給。候缺米之日,照數給價;先各量支一半,收貯聽用,南丹衛一千五百兩,鳳化縣一千二百兩,準議於南寧府庫貯軍餉銀內支給。”

他還要求,所用銀兩,要“照數登記,務在實用,不得花費分毫,工完之日,開數繳報”,對工程質量,他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該道守巡官仍要不時親詣調度督促,工程務在精緻堅牢,永久無壞”。

王陽明知道,靠他在一個地方搞節約是不行的,必須從上到下,全體節約,纔可能度過百姓貧苦、國家財政枯竭的危機,因此他向皇帝上了一道《旱災疏》:“……江西之民亦已廢耕耘之業,事征戰之苦;況軍旅乾嗇旱,一時並作,雖富室大戶不免饑饉,下戶小民得無轉死溝壑,流散四方乎?設或饑寒所迫,征輸所苦,人自為亂,將若之何?如蒙乞敕該部,暫將江西正德十四年分稅糧通行優免,以救殘傷之民,以防變亂之階。伏望皇上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征,節用省費,以足軍國之需,天下幸甚。”

可惜,皇帝並冇有他那麼遠的政治眼光和經濟眼光,對他的疏文置之不理。但王陽明在自身權限範圍內辦的事,往往能達到“節用省費”的效果。王陽明平定思恩、八寨、斷藤峽的“反賊”後,大學士霍韜在給皇帝的上疏中,給王陽明算了一筆賬:在這場戰役中,他為朝廷省了數十萬人力、銀米。上疏中詳列王陽明的前任,調三省兵若乾萬,梧州軍門支出軍費若乾萬,從廣東佈政司支用銀米若乾萬,殺死、瘟疫死官軍、土兵若乾萬,效果呢?不過贏得了田州五十日安寧,思恩便發生了反叛。而陽明不費鬥米、不折一卒,平定了思田,還拔除了八寨、斷藤峽兩個積年老巢。

王陽明是怎麼做到的呢?對思田,他采用的是招撫之策,不戰屈人。對八寨、斷藤峽,他隻出動了不多兵馬,以奇襲之策,迅速獲勝。

斷藤峽夾潯江、府江,兩岸高山聳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地的土人善使長弓勁弩,箭頭上淬毒藥,中箭立亡。明順年間,都禦使韓雍率二十萬大軍,好不容易殺進斷藤峽,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可剛撤兵不久,土人氣勢再盛,竟然攻陷潯州。王陽明為了節用省費,不肯用大軍,僅調集數千人馬,先平思田,然後示形於敵,假裝不想再進攻的樣子,開始興辦學校,遣散軍隊,暗中卻調集軍隊,進至出擊地段,隱蔽待命。當獲悉“反賊”鬆懈時,便兵分數路,悄悄進山,實施突擊。“反賊”猝不及防,四散而逃。官軍趁機清剿,掃平了“反賊”盤踞的各個山洞,至此,“斷藤之賊略儘”。

八寨比斷藤峽更不好打,此地的“山賊”盤踞了一百多年,根基很深。王陽明為了達成戰術的突然性,未及請示朝廷,遣軍數千,夜間偷襲,一舉突破石門天險。“山賊”損失巨大,被迫逃到深山險地。官軍組織敢死隊,再度實施夜襲,接連攻破“山賊”盤踞的各個山寨,斬獲三千多人。“山賊”元氣大傷,此後七八年,再無敢聚眾生事的現象。

曆史上打勝仗的將軍很多,但熱衷於財務,善於節省費用的將軍卻很少。王陽明不是將軍,也算不上政客,更不是商人,卻是一個真正會辦事的人。世界上的事,歸根結底要以經濟為基礎;世上的難題,多出於經濟問題,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便可化難為易,於簡實處求取全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