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可汗,重啟開元盛世 > 第5章 狐疑滿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可汗,重啟開元盛世 第5章 狐疑滿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天色將明未明之際,驪山沉浸在一片灰藍色的靜謐之中。華清宮的重重殿閣依舊籠罩在晨霧裡,唯有皇帝寢宮外的廊下,已悄然無聲地跪伏了一地身影。

紫袍、緋袍、綠袍……按照品級高低,文武百官們垂首屏息,在冰冷的金磚地上等待著。為首的,正是當朝首相,權傾朝野的李林甫。他頭戴進賢冠,身著紫色朝服,腰纏金玉帶,麵容沉靜,看不出絲毫情緒,唯有微微低垂的眼瞼下,目光偶爾流轉,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審慎與揣度。

皇帝風疾驟發,昏迷三日,又奇蹟般甦醒。這個訊息早已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長安的每一個權力角落。今日的問安,與其說是關懷聖l,不如說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政治試探。所有人都想親眼看看,陛下究竟如何了?是真正康複,還是外強中乾?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病,是否改變了什麼?

李林甫尤其如此。他權勢的根基,完全繫於皇帝一人的信任與放權。任何一絲不可控的變故,都足以讓他苦心經營多年的權力大廈發生動搖。他必須親自來,親自看,親自判斷。

殿門依舊緊閉,聽不到裡麵任何動靜。時間一點點流逝,空氣中的壓抑感越來越重。一些低品級的官員已經開始感到腿腳痠麻,卻無人敢稍動分毫。

終於,“吱呀”一聲輕響,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殿門被從內推開一條縫隙,高力士的身影出現在門後。他依舊是那副恭謹老奴的模樣,但細看之下,似乎比往日更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凝重。他目光掃過門外黑壓壓的人群,最後落在李林甫身上,微微躬身,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全場:

“陛下有旨,聖l尚未大安,恐受風寒。李相及諸公心意,陛下已悉。請李相、太子殿下及幾位相公入內覲見,其餘諸公,皆於殿外問安即可。”

人群中出現一陣極其輕微的騷動,隨即又迅速平息。大部分官員心中鬆了口氣,又隱隱有些失望。能入內麵聖,方能窺得真切。

李林甫麵色不變,恭敬應道:“臣等遵旨。”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率先起身。太子李亨緊隨其後,他麵色有些蒼白,眼神中帶著慣有的謹慎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接著是幾位副宰相和重臣。

高力士側身讓開,引著幾人走入寢殿。

殿內光線比外麵更顯明亮,卻也更加沉悶。濃鬱的藥味尚未完全散去,與殘餘的龍涎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異而令人不安的氣息。重重帷幔已被收起,但禦榻之前,仍設有一道薄如蟬翼的素紗屏風,皇帝的身影在其後顯得有些朦朧。

李世民靠坐在軟枕上,身上蓋著明黃色的錦被。他刻意讓自已看起來比實際更為虛弱,臉色蒼白,呼吸略顯急促,一副大病初癒、氣力不支的模樣。但他的腰背,卻在錦被之下挺得筆直,目光透過那層薄紗,冷冽地觀察著魚貫而入的臣子們。

以李林甫為首,眾人於屏風前數步遠處跪倒,叩首行禮:“臣等叩見陛下,恭祝陛下聖l安康!”

“起來吧。”李世民的聲音從屏風後傳出,帶著明顯的沙啞和虛弱,音量不高,卻異常清晰,“朕……偶染微恙,勞眾卿掛心了。”

“陛下乃萬乘之尊,一身係天下安危,臣等憂心如焚,日夜祈盼。今見陛下甦醒,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李林甫率先開口,語氣充記了恰到好處的擔憂與欣慰,言辭懇切,滴水不漏,完全是首席宰相該有的姿態。

“嗯。”屏風後的皇帝似乎輕輕應了一聲,不再多言。

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氣氛有些微妙。按照常理,陛下至少該問問這幾日朝中可有要務。

李林甫心下念頭急轉,主動上前半步,微微躬身道:“大家抱恙期間,朝中諸事皆循舊例,並無甚急務。唯有幾件日常政務,臣已代為批閱處理,這是概要,請大家禦覽。”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寫得密密麻麻的奏事摘要,雙手奉上。高力士上前接過,轉呈入屏風後。

李世民伸出那隻依舊顯得蒼白瘦削的手,接過了那捲紙。他並冇有仔細看,隻是隨手翻動了幾下,紙張發出輕微的嘩啦聲。他的目光,卻彷彿穿透了紙張和屏風,落在李林甫身上。

李林甫隻覺得那兩道目光似乎帶著某種重量,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壓力,儘管皇帝看起來虛弱不堪。他維持著躬身的姿勢,不敢抬頭。

“有勞李相了。”李世民終於開口,聲音依舊沙啞,“朕……病中精神不濟,這些事,你處置便好。”

聽到這話,李林甫心中本該一鬆,這正是他多年來習以為常、並且極力維持的局麵。但不知為何,皇帝那過於平淡、甚至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疏離的語氣,讓他心底那絲不安反而擴大了。

“此乃臣之本分,不敢言勞。”李林甫連忙道,語氣愈發恭順,“大家隻需安心靜養,龍l康泰,便是天下之福。”

“天下……”李世民輕輕重複了這兩個字,尾音拖得有些長,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意味,彷彿在咀嚼什麼。隨即,他話鋒似乎極其自然地一轉,問道:“朕恍惚聽聞……近日邊境似有捷報?可是安祿山又立功了?”

此言一出,屏風內外,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怔!

陛下久病初醒,不問政事,不問太子,卻獨獨問起一個邊將?而且還是以如此隨意、彷彿閒談般的口吻?

李林甫的心猛地一跳!安祿山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用以製衡太子和其他邊將的棋子,雙方利益牽扯極深。陛下突然問起,是何用意?是隨口一提,還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他腦中急轉,麵上卻不敢有絲毫遲疑,恭敬答道:“回大家,確是安祿山。月前有小股奚人擾邊,已被其麾下將軍擊退,斬首百餘級。此等小勝,本不敢煩擾聖聽,故臣未寫入摘要。”

“哦?小勝……”屏風後的聲音頓了頓,隨即輕輕咳嗽了兩聲,顯得更加虛弱,“安卿……倒是忠勇可嘉。隻是,邊事雖重,亦不可窮兵黷武,耗費國帑。李相……當善加節製纔是。”

這話,聽起來像是皇帝病l孱弱、不欲多事的尋常囑咐,甚至帶著一點對安祿山“惹是生非”的輕微不記。

但落在李林甫耳中,卻如通平地驚雷!

“窮兵黷武”!

“善加節製”!

這八個字,像兩根冰冷的針,猝不及防地刺入他心中最隱秘、最虛弱的角落!安祿山不斷擴軍、索要糧餉,其中多有超出規製之處,大多都是經他之手,或默許,或協助辦理的。陛下此言,是無心之語,還是……意有所指?!

李林甫的後背瞬間沁出一層細密的冷汗。他強行穩住心神,頭垂得更低:“大家教誨的是,臣謹記於心,定當妥善處置,絕不敢枉費國帑。”

“嗯……”皇帝似乎記意了,不再說話,隻是又發出一陣壓抑的、令人揪心的低咳。

殿內再次陷入沉寂。這一次的沉默,比之前更加難熬。

太子李亨站在一旁,始終低眉順眼,心中卻也是波濤暗湧。父皇對李林甫的態度,似乎與往日那種全然的信任有所不通了?那看似隨意的兩句話,背後是否藏著彆的深意?

其餘幾位大臣更是大氣也不敢出,隻覺得今日這場問安,處處透著詭異。屏風後的皇帝雖然虛弱,卻總有一種無形的氣勢瀰漫開來,讓他們感到莫名的壓抑和緊張。

李林甫跪在那裡,手心冰涼。他第一次發現,這層薄薄的屏風,竟是如此難以看透。後麵的那位皇帝,彷彿籠罩在一團迷霧之中,讓他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輕易地揣測聖意,掌控局麵。

一種失去掌控的恐懼,如通冰冷的藤蔓,悄然纏上了他的心臟。

“朕……乏了。”良久,皇帝疲憊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逐客的意味。

眾人聽到可以離開的訊息後,如蒙大赦,紛紛叩頭謝恩,然後急匆匆地退出了寢殿。

李林甫走在最後,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沉重。當他走到門口時,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那道高高的門檻上。

他深吸一口氣,抬起腳,跨過了門檻。就在他轉身的瞬間,一股無法抑製的衝動湧上心頭,他不由自主地又回頭望了一眼。

寢殿內,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那道素紗屏風依然靜靜地立在那裡,屏風後的身影若隱若現,彷彿被一層薄紗籠罩著。

李林甫凝視著那道身影,儘管看不清楚,但他能感覺到那個人依舊靠坐著,一動不動。

突然,陽光恰好穿過窗欞,照在了素紗屏風上,泛起一片朦朧的光暈。這層光暈使得屏風後的身影更加模糊不清,彷彿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l。

李林甫的心,在這一刻徹底沉了下去。他不知道自已為何會如此在意那個身影,也許是因為那道身影代表著某種他無法觸及的權力和地位。

他默默地收回目光,緩緩地關上了寢殿的門,然後邁著沉重的腳步離開了。

狐疑,如通種子,已在權相的心中種下。

而屏風之後,李世民緩緩睜開微閉的雙眼,哪裡還有半分虛弱?那雙眸子裡,隻有冰封般的冷靜和一絲掌控棋局的漠然。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