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一句話百樣兒說,撿彆人愛聽的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一句話百樣兒說,撿彆人愛聽的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句話百樣兒說,撿彆人愛聽的說

語言是人類第一溝通能力,任何事情都需要通過溝通來解決。各個地方的人溝通的方式不同,其表達用意自然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易於讓外界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有的人不善於表達自己,比較內向,在外人看來不容易理解,發生衝突時也不被人理解,解決問題肯定不是很容易!

老人們常說“一句話百樣說”,意思就是說一句話的意思有百種說法,就看你怎麼說,怎麼表達,同樣彆人也就怎麼理解啦!有時誤會也就是在這時產生的。其實很簡單,你針對所表達意思的人的思維能力來調整你的表達方式,要考慮到你所表達的意思要讓對方甚至更多人理解。

如果有人問你:“你會說話嗎?”你一定覺得很可笑。而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不會說話的人。當然,我指的不是聾啞人,聾啞人還可以用手語來“說話”。我說的是說出話來讓人不愛聽的人。

人與人接觸、聯絡、交往,離不開語言。列寧說過:“語言是一種極其重要的人類交際手段。”語言在大多數情況下能調節人們的行為,激發快樂的情緒。

怎樣說話才讓人愛聽呢?

第一,說出話來要文明、合乎情理和禮儀。

有個班級要到一家商店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先派了個同學去聯絡,遭到商店的拒絕;又派了個同學去聯絡,人家表示歡迎。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先去的那個同學說話不禮貌,開口閉口“市裡有精神,你們應該接待我們。”後去的那個同學,在經理辦公室外麵等經理辦完了事,才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後進到屋裡,拿出介紹信,懇切地說:“叔叔,我們有件事想麻煩您和商店裡的叔叔阿姨……請您大力支援……謝謝您啦。”一番話說得經理心裡暖乎乎的,他當然欣然同意了。

文明的話、合乎情理和禮儀的話之所以讓人愛聽,是因為它使聽者受到了尊重,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而也對對方產生信任感。

一個人對自己所擁有的感情,大部分是來自彆人對自己所抱有的感情延伸而來的。如果你聽到彆人對你說的話儘是不禮貌的、刺耳的、甚至是嫌棄你的話,你心裡是不會好受的,而且還會對自己喪失信心。

第二,說話要分時間、地點、場合,講究方式方法。

1

要考慮聽者的情緒。比如說,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新買的鋼筆掉在地上,把筆尖摔壞了。他正在著急,你卻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他聽了心裡能痛快嗎?如果你這樣說:“彆著急,讓我看看……能修好的,你先用我的,放了學我跟你一塊修理去。”他一定會高興的。再如,一個同學買了塊電子錶,他喜歡得不得了,你卻說:“哎呀,樣子不好看,這種表走得也不準。”你說他聽了心裡能舒服嗎?當一個人決定買某件物品,除了它的使用價值之外,還有個心理滿足問題。他喜歡的東西,貴一點也是高興的。可是當他買回的東西,彆人對他說不好或不值時,這往往使他在心理上就覺得虧了,值也變成不值了。所以,我們在冇有十分把握時,不要對彆人喜歡的物品、衣著加以挑剔。

2

說話的時間、地點、場合也很重要。假如你的同學生病住院了,他的病很重,你去看他時,不要說你的病如何如何嚴重、危險,而要勸他安心養病,配合醫生積極治療,要使他充滿信心,還可以說些注意事項。這和實事求是是兩碼事,因為不吉利的話隻能增加病人的思想壓力。再如,你到商店買東西,人家售貨員正在數另一個顧客交的錢,你此時偏要嚷:“請給我打一斤醋!”售貨員是不會理你的,這和打斷彆人說話一樣讓人不高興。

有個同學因為搬家轉到新的中學上學。他第一天上課,就覺得班裡的黑板報內容過時了,心想自己在原來的學校裡就負責出黑板報,應該為新的班級做件好事,就找到班長,說:“你看這板報早就該換了,你讓板報組的同學放學留下,我和他們一起換期新內容吧。”冇想到班長卻瞥了他一眼,冇理他。

這是為什麼?因為他頭一天上學就對班裡的工作評頭品足,指手畫腳,誰買他的賬呀。有些話孤立地看是對的,但在特定的時間、場合就行不通、讓人接受不了,所以,說話還是要注意在什麼樣的時間、場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

人家忌諱的話不要說。人家不願告訴你的事,不要刨根問底;也不要揭短。比如,你向彆人介紹一位同學,說:“他過去愛偷彆人的東西,現在進步了,還入了團。”那位被介紹的同學心裡不會好受的。同學家裡有人不幸病故,你應該勸慰他,不要張口閉口說“死”字。此外,開玩笑也要掌握分寸。

4

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這天該某個同學值日打掃衛生,可放學後他背起書包要回家。如果你這樣說:“你不是這個班的吧?你忘了今天星期幾了?該你值日你要溜,成心偷懶!”他接受得了嗎?可你要是這樣說:“今天是你值日,你準忘了吧?”他一定不會不高興的。所以,就是批評人也要讓人家聽得進去才行。不要扣帽子,說話不要絕對,不要噎人,要留有餘地,話趕話傷感情,退一步則天地廣闊。這樣說不是要同學們去阿諛奉承、搞虛情假意、耍滑頭,也不是不要原則。在原則問題上不讓步,不是不給人家台階下。

言為心聲,語言是內在文明的一種最有說服力的標誌。所以,從根本上說,說話要讓人愛聽,還是那句老話:文明人說文明話。願我們都做文明的人,掌握說話藝術的人,說話讓人受聽的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