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第四章?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第4章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第四章?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第4章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規勸批評的話要適可而止

無論人的能力多麼強,在暴風驟雨的批評下都會萎縮。一般人認為,挨批評肯定是苦的,其實批評的效果往往不在於言語的尖刻,而在於批評的技巧,在於你是否給批評加了一層“糖衣”。

批評切記冇完冇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種批評如果反覆進行時,就會失去作用。有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認為自己占了理就批評個冇完冇了。其實,這是一種低下的批評方法。有經驗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適可而止。因為他們知道每次批評彆人時隻可以提及一二點,忌諱“萬箭齊發”,讓人難以招架。如果隻圖“嘴巴快活”說個冇完冇了,就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學校長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先生無意中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就迅速製止,並要求他放學後到校長辦公室一趟。

放學後,陶先生處理完手邊的事情後趕到辦公室時,看到王友早就等候在門口。陶先生把他領進屋,很客氣地讓他坐下,冇有立即批評他,卻出人意料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遵守時間並且比我先到。”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並且也聽師長的話,是個好學生。”待王友遲疑地接過糖,陶先生又說:“你是個有正義感的孩子,你打同學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你看不過去,纔出手打人。”說完陶先生又給了他第三塊糖。王友再也忍不住了,邊哭邊說:“校長,我錯了,你批評我吧,我不該打同學,我不能接受你的獎勵。”陶先生笑了,又拿出第四塊糖:“你已經承認了錯誤,再獎勵一塊。我們的談話結束了,你可以走了。”

其實,隻要我們在批評彆人時注意三個方麵,就會很容易讓他人接受。

一是秉著尊重他人的原則。尊重每一個人是社交過程和職場生活中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要在批評中將對方視為和自己是平等的個體,充分體諒他人的自尊心,切忌說出帶有侮辱性的話語,不可以隨隨便便指責對方是“垃圾”、“廢物”、“真冇有用”等詞。

二是注意當時說話的語氣。高聲嗬斥的語氣會讓人感覺到在人格上矮了一大截,用譏諷嘲笑的語氣批評對方會使其感覺冇有受到尊重。所以我們在批評他人時是要根據環境注意自己的語氣,避免使雙方發生衝突。

三是注意場合。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一下,誰都不願意將自己被批評時的狀態被他人瞧見,考慮到這種人之常情,所以在準備批評他人時也要看看當時的場合是不是合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