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 第066章 一夜飛蝗卷八郡!小醜原來是我呂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66章 一夜飛蝗卷八郡!小醜原來是我呂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九月,兗州蝗蟲大起。

數日之內,飛蝗襲捲八郡國。

因兗南五郡國,早已提前割麥,蝗蟲無麥可食,來的也快去的也快。

陳留濟陰東郡三地,則被蝗災打了個措手不及,隻能倉促收麥。

為時已晚。

蝗蟲過境,遮天蔽日,寸草不留…

濟陰郡,定陶城。

“東郡急報,蝗災一夜之間驟起,襲捲整個東郡,各地不得不搶收秋麥。”

“然蝗災起勢太急,諸縣皆收割不及,據範縣,濮陽,離狐諸縣最新上報,秋糧損失將近有五到六成。”

“陳留,濟陰二郡,形勢與東郡相差無幾,亦是蝗災突起,割麥不及。”

“預計今秋三郡秋糧,至少比往年要減產五到六成…”

府堂之內。

王楷正宣讀著各地蝗災損失,越說越是心虛,額頭冷汗刷刷直滾。

堂中死一般的靜寂。

諸將皆倒吸一涼氣,驚到坐立不寧。

“好端端的,這蝗災為何一夜之間忽起?”

“為何?”

呂布方寸已亂,拳頭猛捶案幾,陡然一聲咆哮。

這突起的蝗災,著實把他給打懵了。

原想著秋收之後,各郡糧賦進獻上來,將士們吃飽喝足,就能去收拾劉備了。

誰料臨到秋收之際,突然間天降這麼一股蝗災!

照各地報上來的減產數據,豪強也好百姓也罷,搶割下來的那點糧草,連填飽自己肚子都成問題,何來餘糧上繳給他?

糧賦收不上來,庫府存糧又將耗儘,拿什麼養活幾萬士卒?

還想去收拾劉備,收複兗南五郡?

作夢去吧。

不被劉備趁勢反推就不錯了。

“這場蝗災,確實起的甚是突然,全然冇有半分征兆,實在是…”

陳宮額頭滾汗,眼神慌亂中摻雜著深深迷茫。

顯然這位兗州第一謀士,疏於農桑之事,口中才能說出“冇有半分征兆”這句話。

“難道說,那劉備竟是預料到了今秋會起蝗災,所以提前割麥?”

高順突然開口,打破了死寂氣氛。

堂中立時一片驚嘩。

呂布也好,陳宮也罷,一雙雙驚詫的目光,齊聚向了高順。

“伯平,你在胡言亂語什麼,那大耳賊怎可能預知蝗災將起?”

呂布一拍案幾,激動的喝斥道。

高順深吸一口氣,拱手道:

“回稟溫侯,當日順帶五萬斛糧草去換回伯延時,是張遼前來交換。”

“順當時諷刺劉備昏聵,竟做出提前割麥這種荒唐蠢事,不配為明主二字。”

“誰想張遼卻說,我們很快就會明白,劉備為何要提前割麥。”

說罷前因,高順打了個寒戰,顫聲道:

“順當時未曾多想,如今細細一思,莫非張遼竟暗指,劉備是預料到今秋會起蝗災,故而寧可減產也要提前割麥?”

此言一出,大堂中一片駭然。

一切的疑點,似乎在這一刻,突然間就解釋通了。

劉備為何不徇天時,非要提前一月割麥?

因為提前割麥,雖有所損失,卻能避過蝗災,總比顆粒無收要勝過十倍百倍!

可是,劉備又是如何推算到,兗州今秋會起蝗災?

“這不可能,大耳賊怎有如此未卜先知之能?”

“高伯平,你所言實在荒唐可笑也!”

呂布震驚過後,直接跳了起來,激動的擺手否認。

高順一震,忽覺自己這猜測,確實有些荒唐。

眼珠轉了一轉後,猛想起什麼,急道:

“劉備雖無此能,倘若是那邊哲呢?”

“此人神機妙算,智計超群,莫非是他推算出今秋會起蝗災?”

呂布語塞。

陳宮卻輕咳一聲,沉聲道:

“那邊元禮之子,確實是智計不凡,奇謀妙計可謂層出不窮。”

“隻是智計歸智計,這推算蝗災將起,卻乃推演天時之能。”

“有如此之能者,古來亦是鳳毛麟角,這個邊哲,竟有如此之能?”

陳宮明為疑問,實則卻是不信。

高順啞然。

一時間,呂布主臣,陷入了無儘困愕之中。

“溫侯,現下去揣摩劉備已無意義,今蝗災已起,三郡秋糧大減已無可逆轉。”

“秋糧大減,則我們收上來的糧賦,亦將隨之大減,遠不能供養現有數萬兵力。”

“軍中乏糧,則士卒定然怨聲四起,無心死戰,甚至還會出現逃亡,我軍戰力勢必大減。”

“反觀劉備卻因提前割麥,糧草遠較我們充足,勢必會趁勢招兵買馬,乃至於以糧草為餌,誘使我軍叛投。”

“此消彼漲之下,劉備便將對我軍有壓倒性優勢,彼時揮師來犯,我們如何抵擋?”

一直不作聲的張邈,終於語氣凝重的開口。

一開口,就給了呂布一記暴擊。

呂佈滿腔的激亢,瞬間涼了半截,如泄氣的皮球般一屁股跌坐在地。

“孟卓言之有理,原本我們庫存之糧還能緩解蝗災影響,可拿出五萬斛換回魏伯延後,庫存之糧也所剩無幾,唉~~”

陳宮搖頭一聲歎息,又給呂布心頭補了一刀。

呂布拳頭握緊,怨怒的目光,陡然間射向魏續。

若不是為換回你這個廢物,我能白白折損五萬斛糧草?

這便是呂布眼神的含義。

魏續額頭滾汗,滿麵愧疚,匆忙低下頭來,不敢正視。

“莫非,劉備竟是有意用魏伯延騙取我們糧草,好令我們雪上加霜?”

高順倒吸一口涼氣,又是一記暴擊。

呂布身形一震,隻覺臉龐陡然一陣火辣,如被扇了一記耳光。

回想當初,他可是財大氣粗,說換魏續就換。

還狂妄的宣稱,就算送給了劉備五萬斛糧草又如何?

當時有多狂妄,現在耳光就有多響亮。

“大耳賊,大耳賊~~”

呂布卻毫無辦法,隻能咬牙切齒,無能狂怒。



山陽郡,昌邑城。

“軍師真乃神人也,遼心悅誠服!”

府堂內,張遼已滿眼折服,起身鄭重其是向邊哲一揖。

兗州全境,蝗災驟起的訊息,自然早已傳到了昌邑。

甚至就在昨天,遮天蔽日的蝗群,才從昌邑城外襲捲而過。

邊哲之預言,如期而至。

張遼,曹性等新降之人,親身領教了邊哲“知天時”之能,焉能不拜服於地。

“古往今來,能下知地利,上知天時間,不過寥寥數人。”

“備能得玄齡這般不世出的奇士,真乃上天厚待也。”

劉備唏噓感慨,臉上慶幸與服歎交雜之色。

“主公謬讚了,哲受之不起。”

邊哲幾聲輕咳,一番謙遜自嘲後,笑道:

“哲料陳留三郡秋糧必大減,呂布乏糧,必會有不少士卒,倒戈前來投奔主公。”

“北三郡遭災的士民,亦會有不少人,前來依附主公。”

“兗州人心之逆轉,應該就在這幾日,主公當備好粥米,靜待四方來投纔是。”

劉備喜上眉頭,大笑道:

“好好好,諸位都聽到了,一切依軍師所言去辦吧。”

府堂內,大笑聲此起彼伏。

氣氛正愉悅之時,親衛卻來報,言麋竺之弟麋芳,已星夜兼程趕至昌邑,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

堂中笑談驟止。

麋芳,十萬火急之事…

眾人眼神對視,立時響起了當日邊哲的預言。

劉備不及多想,忙令將麋芳請入。

少頃,一位年輕文士,風塵仆仆進入堂中。

“子方…”

“劉使君!”

不等劉備開口寒暄,麋芳便緊上前幾步,拱手正色道:

“陶公於數日前,已不幸於下邳病故,臨終有遺命,要將徐州交付於劉使君。”

“家兄現下正於下邳為陶公發喪,並說服陳氏等州中豪姓,遵徇陶公遺命。”

“家兄命芳提前來向使君報信,不日家兄將親捧州牧印信,前來昌邑請劉使君接掌徐州!”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