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27章 武廟級彆的猛男啊,這牆角老劉你能不挖?
-
昌邑城。
這座山陽郡治所,於昨晚已換上了“劉”字旗。
劉備統三千劉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捲整個山陽郡,於昨夜兵臨城下。
號稱擁護呂布的原太守,驚恐之下棄城而逃,劉備兵不血刃破城而入。
天色將明未明時。
劉備已高坐郡府正堂,邊嚼著胡餅墊肚子,邊聽取伊籍彙報戰果及繳獲。
“昌邑守軍中,除出逃之外,約有八百餘人不戰而降。”
“籍等清查庫府所藏,約得帛三千匹,錢二十萬貫,糧草約三千餘斛,金銀珠玉…”
劉備眼神頗為意外。
山陽郡乃一小縣,不過七縣而已,庫府所藏卻如此不菲,兗州果然乃膏腴之地。
稍稍感慨後,劉備不假思索一拂手:
“除糧草之外,其餘金帛拿一半出來,速速送去給軍師!”
眾人皆是吃了一驚。
一半金帛,那就是十萬貫錢,帛一千五百匹。
這般重賞,對於袁紹那種土豪來說可能是九牛一毛,對初得三郡國的劉備來說,著實卻是一筆钜款。
“若無玄齡軍師為吾指點迷津,吾此刻還蝸守於沛縣一隅,甚至已為曹操所滅。”
“這些許賞賜,尚不足以彰顯軍師之功,吾也隻是聊表心意罷了。”
劉備道出了原由。
伊籍恍然明悟,臉上不禁浮現敬佩之色,暗暗折服於劉備對有功之臣的大方。
當下伊籍便依令行事,接著又問劉備,是否將邊哲叫過來。
劉備卻一笑,擺了擺手:
“玄齡隨吾連夜奔襲昌邑,現下定然還未醒,就讓他再睡一會吧,莫要擾他清夢。”
多日相處後,劉備也對邊哲的脾性摸了個七七八八,知道自己這位軍師是能吃能睡,養生的本事不遜於韜略,尤其熬不了夜。
昨夜長途奔襲攻破昌邑,現下還未見邊哲身影,多半又是在補回籠覺。
“咳咳,玄齡他確實比較容易…容易犯困~~”
伊籍指尖輕撚額頭,略顯尷尬的笑了一笑。
劉備目光卻望向東麵方向,臉上笑容漸收,換上幾分擔憂,喃喃道:
“翼德此時應該已至梁父,不知他那邊戰事如何了,是否如玄齡推演的那般順利…”
腳步聲響起,滿寵匆匆而入。
“啟稟主公,子龍將軍派人來傳信,稱我斥侯於昌邑以西二十裡,發現數千兵馬,正沿泗水東進,向我昌邑逼近。”
滿寵話一出口,堂中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劉備臉色微變,忙放下手中胡餅問道:
“可是那呂布統兵前來?”
滿寵搖了搖頭,答道:
“據斥侯回報,來軍打的是‘張’字旗,寵推測應該是呂布部將張遼統軍。”
“來軍數量,約有兩千餘人。”
劉備緊繃起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下來。
呂布武藝天下第一,其用兵之悍勇,誰人敢不忌憚三分。
他倒也不是怕呂布,而是此時剛剛攻取昌邑,尚立足未穩,麾下兵馬不過三千餘人。
若呂布在此時儘起大軍來攻,倉促之間確實不好應付。
聽得來的是張遼,隻有兩千兵馬,劉備自然寬下了心。
“依伯寧之見,這個張遼此來,意欲何為,莫非是呂布知吾收取兗南諸郡國,怒而派兵來奪?”
劉備重新拿起了胡餅,邊嚼邊問道。
滿寵思索片刻後,搖頭道:
“亢父之戰主公乃速勝,收取兗南諸郡國亦是以雷霆之勢,寵料呂布方麵應該還未收到確切訊息。”
“且呂布並未親來,隻派了兩千兵馬前來,寵猜測其目的應當不是為奪回兗南諸郡而來。”
劉備目露疑色。
既不是為奪回兗州,那這個張遼此來,又是出於何種目的?
“主公,是不是讓籍將玄齡叫醒,請來商議一下?”
一旁伊籍提醒道。
劉備略一沉吟後,手中胡餅一扔,一躍而起,身上已燃起一股豪意。
“既非呂布親來,吾有何懼。”
“傳令下去,各軍登城備戰,做好禦敵準備。”
“至於軍師,就讓他多睡會吧,等他醒了再往城頭相見不遲。”
交待過後,劉備便披甲執劍,直奔西門城頭。
各營之中,鳴鑼聲隨之響徹全城。
三千正睡回籠覺的劉軍士卒,匆匆忙忙趕往四門城牆,嚴陣以待。
正午時分。
兩千餘呂軍士卒,進抵了昌邑城西,於泗水北岸依河下寨。
“主公,聽聞呂布來襲,主公怎不早點叫醒哲?”
劉備正駐立城頭,遠望呂營形勢時,身後響起了邊哲的聲音。
一回頭,邊哲已是容光煥發登上城頭,一副補足了回籠覺,精力充沛的樣子。
“備是想著玄齡你昨宿一夜未睡,想讓你好好休息休息。”
“再者來的也並非是呂布,而是其部將張遼,兵馬約有兩千餘人而已。”
劉備笑著一番解釋,抬手向城外一指:
“玄齡,你說這張遼此來,意欲何為?”
邊哲來到城垛前,遠遠打量著呂營虛實。
沉吟片刻後,冷笑道:
“主公放心,呂布雖有勇無謀,身邊卻有陳宮這等足智多謀之士,在未攻下鄄縣三城,剪除留守曹軍之前,必不會讓呂布與主公開戰,使其陷入兩麵受敵的局麵。”
“哲料張遼此來,多半是怕我們守不住亢父,想前來搖旗呐喊,一旦我軍抵擋不住,便出手相助,以將曹操阻於亢父之南。”
“曹操回不來兗州,呂布他才能無後顧之憂,全力攻取鄄縣三城。”
劉備恍悟,就此吃了顆定心丸。
“玄齡言之有理,既是如此,那我們便隻管按兵不動,什麼都不用做,坐等這張遼退兵而去便是。”
目光再次望向那麵“張”字旗,劉備眉宇間已浮現輕鬆之色。
“我們確當按兵不動,不過主公卻不能什麼都不用做。”
邊哲眼神玩味,一指呂營:
“主公當速派使者前往呂營,邀那張文遠城外一會。”
此言一出,眾人原本輕鬆的表情,瞬間為困惑取代。
劉備亦是麵露茫然,奇道:
“玄齡為何要備與那張遼一會?”
邊哲盯著那麵“張”字旗,意味深長道:
“這個張文遠不光是呂布麾下第一猛將,更有世之名將的資質,乃不可多得的將才。”
“主公今已收取兗南諸郡國,等於是從呂布鍋裡搶肉,虎口裡奪食,一旦鄄縣三城曹操餘孽被拔除,呂佈勢必會對主公大舉用兵。”
“翻臉開戰之前,主公難道就不想挖了呂布的牆角,把這張文遠拉攏過來嗎?”
劉備心頭一震,眼中奇色奔湧而起。
張遼名不見經傳已久,其名號事蹟,他自然也早有耳聞。
隻是呂布太過耀眼奪目,張遼作為其部將之一,皆為呂布光芒所掩蓋,似乎並無什麼驕人戰績。
邊哲竟將這麼一個人,評價為有世之名將的潛質?
“玄齡軍師,這張…張文遠,當真如此了得?”
驚奇過後,劉備生恐邊哲有所誇張,不禁想再次確認。
邊哲一笑。
老劉啊,你要是知道了張遼的戰績,恐怕還會覺得“世之名將”四個字,是貶低了張遼。
白狼山一戰,陣斬蹋頓,蕩滅烏桓,可稱漢末外戰第一人。
合肥一役,八百虎賁擊破十萬江東軍,一戰給孫權永遠扣上了孫十萬這頂恥辱帽子。
漢末三國名將如雲,能殺進武廟者卻不過九人。
張遼就是其一。
武廟級彆的武將,老劉你就說猛不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