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26章 金窩回不去隻能住狗窩,劉備你可坑慘我了!
-
“殺曹賊!”
“殺曹賊!”
徐州兵們如打了雞血,挾著震天咆哮,如潮水般衝出梁父城。
複仇之心驅使下,他們一個個不要命似的,衝著曹操所在撲去。
“主公,速速撤吧,不然我們就要全軍覆冇在此——”
戲誌才拉著曹操苦苦相勸。
曹操也被徐州兵的氣勢嚇到,不由打了個寒戰。
你手上沾了幾十萬條人命,人徐州兵哪個不對你是恨之入骨。
這要是落在這幫徐州兵手中,不得把你扒皮拆骨纔怪!
“撤退,全軍先撤往華縣~~”
曹操慫了,撥馬轉身便倉皇而逃。
七千餘曹軍,如潰巢螻蟻,一路抱頭南逃。
三千徐州兵則如虎狼,尾隨於後,肆意輾殺。
梁父城以南,血流成河…
張飛直追出二十裡地,方纔下令收兵,停止追擊。
“痛快,這一仗殺的痛快啊!”
張飛立馬橫矛,望著遠遁而去的曹軍殘兵,口中大呼過癮。
爾後回望亢父方向,臉上浮現深深敬意,慨歎道:
“這個邊軍師,果然是算無遺策,真乃神人也。”
“當年高祖在沛縣得了蕭何曹參,今兄長在沛縣得了這麼個再世張良,莫非真乃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否?”
喃喃慨歎良久,張飛蛇矛一招,豪然一笑:
“傳令,全軍回梁父,跟俺喝慶功酒去。”
“速往山陽報捷,告訴大哥,俺已封死泰山道,曹賊他插翅也休想飛出徐州!”
…
華縣。
深夜時分,數千曹軍敗兵,逃入了這座泰山道南緣城池。
過此城再向南,便重入徐州。
縣府內,曹操臉色鐵青,以手托額,眉頭緊鎖。
堂前諸將,則灰頭土臉,唉聲歎息。
萎靡的氣氛間,夾雜著絲絲絕望。
“此戰我軍又折三千兵馬,所餘兵馬不過四千餘人,就算加上留守徐州兵馬,也不過六千人而已!”
“最要命的是,泰山道也被封死,我們回師兗州之路已徹底斷絕,鄄城那邊若是聞訊,必是人心瓦解,城池不保啊!”
“是啊,鄄城三縣若失,咱們的家眷就全都要落在呂布手中,當如何是好…”
堂前議論紛紛,諸將們壓製不住焦慮惶恐。
那一聲聲議論,聽的曹操如芒在背,拳頭越握越握。
“砰!”
曹操忍無可忍,拳頭猛一擊案幾。
諸將一震,瞬間噤聲。
“當年吾追擊董卓,全軍覆冇,形勢比現在慘烈萬倍!”
“今吾歸路雖被大耳賊所斷,好歹還有四千精兵在手,還據有徐州數縣!”
“吾尚未到山窮水儘,走投無路之時,爾等何需如此恐慌!”
曹操環掃諸將,厲聲喝斥。
諸將沉默,惶恐情緒似乎稍稍緩解。
暫壓住諸將手足無措後,曹操目光射向戲誌才:
“誌才,以你之見,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走,方能覓得一條生路?”
戲誌才輕捋細髯,沉吟不語。
良久後,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就眼前形勢,我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乃我軍化整為零,走小道逃回兗州,與夏侯將軍等會合,放棄三城退至黃河北岸,投靠於袁紹。”
聽到這所謂上策,曹操眉頭頓時一皺。
“這中策嘛,乃是令夏侯將軍他們化整為零,放棄三城,走小道前來徐州與我們會合。”
“爾後主公便以現有兵力,繼續攻打郯城,若能掃滅陶謙,則可奪取徐州為基。”
聽得這中策,曹操卻是眼眸一亮。
戲誌才卻話鋒一轉,歎道:
“然則亢父道和泰山道皆已被劉備封死,無論是我們化整為零走小道回兗州,還是夏侯將軍他們化整為零,走小道來徐州,皆是凶險萬分,九死一生。”
“我軍尚有三萬大軍時,都未能攻破郯城,擊滅陶謙,何況是現今這般實力?”
“且徐州人對我們是恨之入骨,今聽聞主公連敗於劉備,損兵折將元氣大傷,難保他們不會信心大漲,同仇敵愾反攻我軍。”
“彼時我們區區數千兵馬,身陷於徐州腹地,若為徐州人群起圍攻,隻怕…”
戲誌才話未敢言儘。
言下之意,這中策亦是兵行險招,勝算難料。
稍稍停頓後,戲誌才接著道:
“所以,我還有第三策。”
“主公可令夏侯將軍他們不必來徐州,直接放棄三城,北上投奔袁紹,如此則能保得性命,將來尚有重聚的希望。”
“主公則放棄攻打郯城,奪取徐州腹心之地,轉而趁陶謙尚未發起反攻,即刻越過郯城,南下收取廣陵郡。”
“這廣陵郡雖屬徐州,卻地處淮水以南,我軍兩伐徐州兵鋒皆未曾觸及,亦未曾大興殺戮,該郡士民對我們的反抗牴觸之心也較弱。”
“而廣陵與九江相鄰,袁術雖對廣陵有覬覦之心,然其用兵之能實屬平庸,先前又曾屢屢為主公以少勝多,此番若再度交手,主公未必不能再次以弱勝強!”
“若能拿下廣陵,主公就奪得了一片立足之地,便有了喘息之機,方纔能再議將來如何。”
戲誌才洋洋灑灑,將自己的上中下三策道出。
曹操站起身來,盯著壁上所懸地圖,負手而立,久久不語。
堂中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曹仁等眾人,緊張的目光齊望著曹操。
眾人都明白,曹操接下來的決斷,不光決定著他們這些人的生死,還決定著留在兗州家眷的生死命運。
沉思良久後,曹操緩緩轉身,目光已冷厲如鐵。
“誌才所言上策,太過冒險不說,吾若舉族渡河,投奔袁本初,便將淪為袁氏鷹犬,與張郃之流何異?”
“誌才這所謂上策,吾以為反倒是下策!”
戲誌才隻是輕歎一聲,並未感到意外。
自己這位主公,可是雄心萬丈,是要與群雄逐鹿天下的雄主。
舉族投奔袁紹,就等於放棄了爭鼎的資格,從此淪為袁紹的爪牙。
將來袁氏得天下,充其量也就混個從龍之臣的結局罷了。
曹操又豈是那種甘心屈辱人下之輩?
“至於誌才所說的下策,吾一旦南渡淮水,便等於放棄了逐鹿中原,吾與袁術劉表之流又有何異?”
“這下策,確乃下策也!”
不齣戲誌才意料,曹操將他所獻下策也不假思索的否定。
爾後,曹操深吸一口氣,目光決然道:
“以吾之見,誌才所言中策,方纔是真正的上策。”
“速速派死士潛回兗州,向元讓他們傳令,命他們即刻放棄三城,化整為零來徐州與吾會合。”
“大耳賊讓吾回不去兗州那金窩,咱們就在徐州這狗窩安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