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與老實的分寸 > 4.放下架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與老實的分寸 4.放下架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4放下架子

做人金典:“以退為進”不是真退,而是“轉進”。

很多人之所以隻選擇不放棄,隻知進不知退,根本原因是他們放不下麵子和架子。暫時的退後,無疑會招來非議或嘲笑,而他們的麵子容不得半點嘲笑,隻有一味地勉強硬撐下去。但是,暫時退卻,養精蓄銳,等待時機,這樣的退後再進會更快,更好,更有效,更有力,在某些時候,退一步路更寬。

一位留美計算機博士學成後在美國找工作。有個嚇人的博士頭銜,求職的標準當然不能低。結果,他連連碰壁,好多家公司都冇錄用他。想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大材小用,但他仍然乾得認認真真,一點兒也不馬虎。不久,老闆發現他能看出程式中的錯誤,不是一般的程式輸入員可比的。這時他才亮出了學士證,老闆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稱的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時常提出一些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要強,這時他亮出了碩士證,老闆見後又提升了他。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闆覺得他還是與彆人不一祥,就對他“質詢”,此時他纔拿出了博士證。這時老闆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麵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這位博士最後的職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標。然而直線進取失敗了,後退一步曲線再進,終於如願以償。

以退為進,由低到高,既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也是生存競爭的一種方略。跳高,離跳高架很近,想一下子就跳過去並不容易。後退幾步,再加大沖力,成功的希望可能更大。人生的進退之道就是這樣。

這個博士的辦法是聰明的,他先降下身份和架子,甚至讓彆人看低自己,然後尋找機會全麵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彆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他刮目相看,他的形象慢慢變得高大。如果剛一開始就讓人覺得你多麼的了不起,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結果會被人越來越看不起。這種反差效應值得任何人注意。彆人對你的期望值越高,越容易看出你的平庸,發現你的錯誤;相反,如果彆人本來並不對你抱有厚望,你的成績總會容易被髮現,甚至讓人吃驚。

許多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不懂得這種心理,往往希望從一開始就引人注目,誇耀自己的學曆、本事和才能,即使彆人相信,形成心理定式之後,如果你工作稍有差錯或失誤,往往就被人瞧不起。試想,如果一個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樣的成績,人家會更看重誰呢人家肯定會說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的學曆高,理應本領高些,可你跟人家一樣,有什麼了不起呢心理定式是難以消除的。所以,剛走上新崗位的人,不應當過早地暴露自己,當你默默無聞的時候,你會因一點成績一鳴驚人,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處。如果交給你一項工作,你說“我保證能夠做好”就幾乎和說“我不會”一樣糟糕,甚至更糟糕。你應當說:“讓我試試看。”結果你同樣做得很好,可得到的評價會大不相同。

俗話說,退一步路更寬。這裡所說的退是另一種方式的進。退是為了以後再進,暫時放棄某些有礙大局的目標是為了最後實現更大的成功。這退中本身已包含了進的含義了,這種退更是一種進取的策略。

那位留美計算機博士的求職藝術堪稱極妙,最初對理想目標追求得太迫切,反而白白增添煩惱而又不能達到目的,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以退為進,走一條曲線成功之路。

放下架子,以退為進,這種曲線方式有時比直線的方式更有效。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