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 成就是掌控時間的結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成就是掌控時間的結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成就是掌控時間的結果

人生,猶如一條無形的鏈子,這條鏈子由一節節年齡環所穿編而成。人的年齡分期,是人的時間形態,又是人的生命形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個時間與價值組成的座標係。在這個座標係上,時間是橫軸,價值是縱軸。若把人的一生當作點描在上麵,我們就會看到由這些點組成的線,有時是直線,有時是曲線,有時上升,有時下降,表示了人生有的時期光輝閃爍,有的時期平淡無奇,有的時期還產生負價值。有一句外國諺語:“一個人成年償還少年的債錢。”就是說,倘若一個人青少年時不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那實際等於欠下後半輩子償還不完的宿債。相反,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能夠努力進取,那就等於為後半輩子的發展積累雄厚資金,受益無窮。所以在這個座標係上,有兩個特點,一是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最寶貴時期,一個人年輕時期對時間的態度,往往影響到他一生的價值。二是時間還對人生做出嚴格的“篩選”,它不把有價值的東西篩掉,也決不魚目混珠,廢物長存。文藝複興時代的巨匠達·芬奇有一句至理名言:“真理是時間的女兒。”相信它能逐步把所有東西的“真相揭露出來”。

學問、事業都是時間和精力的結晶。成功之路,是一個要經過長期艱辛的奮鬥之路。成就的大小,與人們為之付出的汗水和時間成正比。達爾文經過20餘年的研究,才於50歲時出版了《物種起源》;孟德爾對豌豆花進行了10年的實踐,終於在44歲時發現了遺傳法則;發明大王愛迪生前後經過17年,試驗了1600種不同的物質,纔有了我們今天所用的電燈泡的鎢絲;美國科學家吉耶曼和他領導的一個小組,曆時27年,處理了27萬隻羊腦,終於得到一毫克促甲狀腺釋放因子的樣品;而哥白尼寫《論天體的運行》花了36年,歌德寫《浮士德》花了10年。就以畫蝦為例來說,齊白石對問他成功秘訣的人說:“餘畫蝦數十年,始得其神。”凡此等等,無一不說明瞭時間與成就的關係。

據學者研究,立誌和勤奮相結合是支配人才成長的一條重要規律。所謂“勤”,就是要求人們像珍惜生命一樣去珍惜時間,我們常說,要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探索、勤於實踐、勤於總結,就是這個道理,說到“奮”,就是要有一個堅強的信念和奮鬥的目標。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勤奮可以克服一切障礙。”達爾文說:“我所完成的任何科學工作,都是通過長期考慮、忍耐和勤奮得來的。”門捷列夫說:“終生努力,便成天才。”郭愛克博士也說:“科學就是勤奮,勤奮者就是要緊緊抓住時間。”要知道,成就之果並不是一探手就可摘到,光輝的成就之峰,並不是一蹴就可攀登上去。著名的組織學家柳比歇夫,他一生都用來研究蠕蟲的構造。他說:“蠕蟲那麼長,人生可是那麼短!”

人生,以時間為尺度計算其長短;事業以時間為標準衡量。冇有時間,就冇有生命、冇有存在、冇有思想、冇有希望,也就冇有一切,一切存在於時間之中,時間是一切條件中的基本條件。不珍惜時間就得不到生命的價值。在人類曆史上,無論哪個有成就的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哪一個冇有演奏一曲曲動人的時間之歌。因此,如果你想儘快踏上成功之路,那就首先要知道時間的價值,學會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時間好像在慢慢地爬;

我是個孩子,整天嬉笑不止,

時間邁開前進的步伐;

在我長大成人以後,

時間變作奔騰的駿馬;

當我老得皺紋滿頰,

時間成了飛逝的流霞。

人類的時間觀不但和年齡有關,也和事業心有關。據著名物理學家費米的夫人回憶,費米工作準時得像“鬧鐘一樣的某種大腦機械裝置”;格拉寧寫道,柳比歇夫“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麵上移動”。高度的時間觀念,是現代化社會人才必備的條件之一。

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了發達的資訊社會。資訊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時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寶貴。因而,時間不僅是金錢,它還是道德、教養、品格、尊嚴、社會責任,甚至還是一種社會生命。

因此,《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格拉寧說:“時間比過去少了,時間的價格比過去高了……”而與這種深刻變革的時間觀念相適應的必須是強烈的時間資訊感。有誌於成功的人,如果對身邊流逝的分分秒秒冇有敏銳的感受,繃緊頭腦裡的弦,那顯然是不行的。

你想在偉大的事業中留下“痕跡”嗎?你想用現實社會的成功來顯示自己生命的價值嗎?那好,請你珍惜這人生的最大財富吧!請你以強烈的時間資訊感,適應深刻變革的時間觀唸的需要吧!有了這種強烈的時間資訊感,才能提高時間管理水平;才能疏導時間資訊渠道,增強時間的節奏意念,不斷追求效率。我們希望每一位立誌於成功的人能夠駕馭那飛逝的分分秒秒,真正做時間的主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