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 成功從掌控時間開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成功從掌控時間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成功從掌控時間開始

我們總是在時間中成長,在時間中前進,在時間中創造各種機會,在時間中譜寫自己的曆史。我們取得的各種各樣的成功,也必須經過時間來鑒定。時間,唯有時間,才能讓我們的智力、想象力及知識轉化為現實的成功。我們的才能想要得到充分的發揮,儘快踏上成功之路,若冇有充分利用時間的能力,不能認識自己的時間、計劃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那隻會失敗。

時間,就是成功者前進的階梯。日本東京大學名教授渡邊茂提出過“三萬天學習論”,他設定人生壽命為81歲,把生命分為“成長時代”“活躍時代”“充實時代”三個時期。每個時期27年,大約相當於一萬天。從出生到27歲,這第一個一萬天被稱為“成長時代”,是人們成長學習各種基礎知識、鍛鍊自己適應社會能力的時代。從28歲到54歲,這第二個一萬天被稱為“活躍時代”,是人們接受事業挑戰,施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領域裡展翅飛躍的時代。從55歲以後,這第三個一萬天被稱為“充實時代”,是人生總結的階段。人才也和一般人一樣,從呱呱墜地到滿頭白髮,都是踩著時間的階梯前進的。

時間,是成功者的資本。坎農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指出:“一個研究人員可以居陋巷、吃粗飯、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但是隻要他有時間,他就可以堅持致力於科學研究。一旦剝奪了他的自由時間,他就完全毀了,再也不能為知識做貢獻了。”可見,獲得時間資本對於成功者是多麼重要,一旦損失又是多麼令人惋惜。偉大物理學家牛頓在研究力學時,一場熊熊大火吞噬了他的財產,也燒燬了他數年辛勤研究的手稿。牛頓並不痛惜財產的損失,而是流著淚歎息道:“可惜,時間呀!”

時間是成功者勝利的籌碼。射箭需要練一段時間才能射準,畫畫需要多畫一段時間才能畫精。成功要有個定向積累的過程,這是成為人才的一個重要過程。世界上從來冇有不要花費時間便唾手可得的成功,也冇有一蹴而就的事業。大詩人歌德曾後悔地說:“在許多不屬於我本行的事業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假如分清主次的話,我就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我們再假定,如果歌德活到67歲即去世,那他的偉大钜著《浮士德》肯定完成不了。

時間,是衡量成功者成就大小的標準。我們在讚歎成功者成就大小時,實際上是使用了時間這個尺度。偉人們在有限的一生中,做出了超越常人的貢獻,這就是偉大之所在。我們讚歎魯迅的成功,常常想到他一生寫了和翻譯了600多萬字著作。我們讚歎愛迪生偉大,也常離不開他一生有1000多項科學發明。

時間,是鑒定成功者成就的最偉大的權威。俄國文藝批評家彆林斯基說:“在所有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人類的一切成果,都將接受時間的批評,都將接受時間的鑒定。正因為這樣,古往今來凡有遠見卓識的人,都十分重視讓認識去接受時間的考驗。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談到他的化學理論時說:“我不期望我的觀點立刻被人接受。因為隻有時間的流逝纔會肯定或否定我提出的見解。”法國另一個化學家巴斯德,因考察生命起源而被人們罵為騙子和小醜時,他坦然地對妻子說:“一個科學家應該想到的,不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辱罵或表揚,而是未來若乾世紀中人們將如何講到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特彆是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所引起的資訊革命,使時間產生了增值效應,正以幾何級數成倍增長,能否有效地運用時間,提高時間管理的藝術,成為決定成就大小的關鍵因素。由於現代資訊的增加,知識陳舊週期縮短,使人才越來越帶有不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成就,不善於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就可能從昨天的英才變成今天的庸才。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