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六十一章 初見盛淑蘭
-
李瑜哪裡會讓孫誌高和這宋海如願跑掉。
在林進遞來從屍體上拔回來的箭矢時,李瑜再次挽弓搭箭。
兩支箭矢精準命中二人大腿,令其滾下馬來。
孫誌高在地哀嚎,而宋海則麵如死灰。
宋海如今後悔了,早知道就不聽孫誌高放手一搏,在寨子裡等著朝廷招安多好!
他眼睛剜了眼孫誌高,恨不得親手將其殺死。
而孫誌高此時卻已經痛的睜不開眼睛,他是個完全脫產的讀書人,受不了箭矢刺進身體的痛苦。
他幾乎要昏死過去。
這還是李瑜收了力,不然這箭能貫穿大腿而去。
孫誌高掙紮地睜開眼睛,就對上李瑜那冰冷的目光,以及周圍龍衛軍士卒毫不掩飾的鄙夷。
他色厲內荏地叫道:“你……你們想乾什麼?我是秀才,有功名在身!你們不能濫用私刑!我要見官!我要見張縣令!”
李瑜緩緩抬起手中的【開疆】大戟。
本就駭人的大戟沾了血之後,更是能讓普通人見著就怕。
孫誌高更是想起李瑜在戰場上那煞星般的表現。
“你…你彆過來!”
孫誌高嚇得屁滾尿流,手腳並用向後爬,褲襠間瞬間濕了一片,腥臊之氣瀰漫開來。
“饒命!將軍饒命啊!學生……學生隻是一時糊塗,受了奸人矇蔽啊!”
“秀纔算什麼?”
李瑜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重壓,傳入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投敵叛國,挾眾作亂,圍攻縣衙,荼毒鄉裡……哪一條,不夠將你千刀萬剮,革除功名,禍及宗族?”
正在這時,宥陽縣令張瀾終於帶著幾個僚屬一同趕了李瑜身旁。
張瀾雖是文官,此刻卻毫無矜持,走到李瑜馬前,竟是鄭重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李瑜深深一揖:
“下官宥陽縣令張瀾,拜謝李將軍力挽狂瀾,救我宥陽全城百姓於水火。將軍神勇,真乃國之柱石。此番恩德,宥陽上下,冇齒難忘!”
文武分彆,按理,張瀾品級雖低於李瑜,卻完全不必向李瑜行禮。
相反,應當是李瑜向張瀾行禮纔對。
但張瀾卻真心感激李瑜解民之於倒懸,恨不得當場在宥陽給李瑜立個生祠。
李瑜下馬還禮:“張縣尊言重了,分內之事,瑜不敢居功。”
而其他的幾位宥陽大戶族長同樣躬身作揖,向李瑜介紹自己,腰卻彎得更低,也不敢抬眼直視李瑜。
雖然大周不興蠻族跪拜之禮,但官與民之間的身份地位仍然相差極大,見著官是要行禮的,且不得允許,不得直視。
而李瑜看見和盛紘有有幾分相似的盛維,親自將盛維扶起,笑道:“伯父不必多禮。你我日後便是一家。”
盛維在城樓上聽林進高喊李彰蔚之名時就有所揣測,如今得了確認,心裡是又喜又帶著幾分複雜情緒。
喜的是盛家的未來女婿是本次平亂的大功臣,前途無量,整個盛家興許也能沾上幾分光。
複雜則是出於對二房羨慕中夾雜的一絲嫉妒和對大房未來前途的憂慮。
如今二房的堂弟盛紘已經進京為官,又得了李彰蔚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女婿,長柏長楓恐怕也能在科舉一途有建樹。
而他的長女淑蘭差點就和一個快要造反的秀才定了親。
長子長鬆是個不讀書的,又考不上科舉,隻能等著繼承家業。
二子長梧更是不通文墨,成天想著習武從軍。
品蘭日後恐怕嫁的也會是一個平常商賈人家。
盛維心中默默歎氣,他又何嘗不想讓兩個女兒高嫁。
可是,若非為妾,最好也隻能挑著冇有中進士的秀才舉人做大娘子。
中了進士的貧寒士子,再怎麼也看不上他們這等商賈人家的。
盛維收起心中情緒,看著過分年輕的李瑜,心中訝然又多了幾分,他不敢憑著長輩身份如何,仍然對李瑜十分客氣:
“彰蔚……我從紘弟那裡聽過你,真是年少有為啊!你一路平叛……”
二人寒暄之時,卻見盛家的一個家丁著急忙慌地跑至跟前,連話也說不太清:
“不好了,不好了,老爺!……縣裡的很多人見著城外叛軍……幾個孫家的人帶頭,竟領頭搶大戶,現在已經闖到了盛家了去了……”
盛維忙道:“你個混賬,連話也說不清了嗎!”
家丁見此,忙道:“家裡遭了賊,快徹底撐不住了!”
盛維驚了一跳,連忙想要告辭回家。
其他幾個大戶聽了,也怕在征召民夫之時,在城中躲藏逃竄的那些或流氓或以其它方式躲過縣尊征召的賊人搶劫自家,也紛紛告辭。
李瑜吩咐林進待在城外處理善後事宜,對著盛維道:“伯父且與我同乘,我來解盛家之圍。”
盛維此時也顧不上客氣,騎上李瑜的白馬,帶著李瑜和幾個親衛向城中盛家而去。
小白見盛維騎上自己,心中不滿,幾欲將盛維甩下去。
見著李瑜那威脅的眼神才老老實實讓兩人同乘而去。
……
盛家府邸,此刻已不複往日安寧。
前院隱約傳來的打砸聲、叫罵聲和家丁的呼喝聲,如同重錘般敲擊在後院每一個人的心上。
婦孺們聚集在後院,臉色煞白,瑟瑟發抖,壓抑的啜泣聲此起彼伏。
盛家作為宥陽第一大戶,又冇有官身作保,受到了宥陽全縣最大的衝擊。
許多平日裡對盛家和顏悅色甚至受過盛家恩惠之人在縣城即將被破的困境中長出了獠牙。
在孫家等與叛匪勾結的家族帶領下,紛紛奔著盛家而來。
盛淑蘭右邊緊挨著母親李氏,纖細的手指死死攥著一支磨得尖利的金簪,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她穿著一身素雅的月白襦裙,此刻卻因倉促躲避而沾上了些許灰塵,髮髻也有些散亂,幾縷青絲垂落在蒼白的頰邊,更添幾分淒惶。
她生得溫婉秀麗,眉眼間自帶一股書卷清氣,但此刻,那雙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眸裡,卻盛滿了驚懼與一種近乎絕望的決絕。
盛淑蘭靠著妹妹,雖然心裡害怕,但還是寬慰著妹妹:“品兒,不用怕,爹爹肯定馬上就會回來,不怕……”
嘴上這麼寬慰妹妹,實際上盛淑蘭自己也十分慌亂。
城外叛匪攻城,城內又有餓狼與叛匪勾結,若非父親抗住縣尊壓力留了家丁在屋內,恐怕盛家已經被攻破了!
而眼見家丁已經快要撐不住了,而她們這群女眷會麵臨什麼……淑蘭已經不敢細想下去。
又有一個家丁傳來疼痛的喊聲,淑蘭心中愈發絕望。
“頂住!都給我頂住!”
院牆處,傳來盛維長子長鬆聲嘶力竭的呼喊,伴隨著家丁們用木柱頂門的沉悶撞擊聲和兵刃交擊的脆響。
顯然,外麵的賊人正在猛攻後院的門戶。
絕望的氣氛如同濃霧般籠罩著整個盛家後院。
“噅律律——!”
一聲高亢激昂的馬嘶,如同一道白色的閃電一般,驟然從街道另一端傳來!
緊接著,迅疾而富有力量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速度快得驚人!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一愣,不由自主地望向聲音來源。
隻見一騎白馬如旋風般衝至盛府後院。
馬背上,一位將軍身披沾染著暗紅血跡的銀甲,在昏暗的天光下顯得有幾分可怖。
而後麵頭髮被震散的盛維則與其形成了鮮明對比。
李瑜手中的那柄巨大戰戟【開疆】更是散發著令人膽寒的煞氣,本身駭人的形狀更是令人不敢直視。
然而,當淑蘭的目光,怯生生地、不由自主地向上移。
掠過那猙獰的甲冑,落到那張年輕而剛毅的麵龐上時,她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