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三十二章 揚州百態
-
大周遠承漢唐,目前對女子的束縛遠冇有發展到巔峰。
雖然女子依然受到束縛,但隻要遵循一定的禮防規範,是可以由外男進行武藝教學。
這在武勳之家更是如此。
英國公的邀請,既是滿足女兒的心願,也是給李瑜一個真切親近武勳的機會。
李瑜自然不會拒絕,畢竟教一個小女孩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自己還有支箭落在她那呢。
“那好!到時候我讓昭義過來尋你!”。
英國公看向李瑜的眼神親近了些。
之前在朝堂上為李瑜說話,一方麵,此人畢竟也是武官的一份子,自己不能因為令國公那個蠢貨損害武將的整體利益。
畢竟,若是李瑜的功勞這次冇有得到應有的賞賜,文官們說不定會以同樣的理由削減立功武將的賞賜。
另一方麵,其實是自家幼女在他麵前提過一嘴一個叫李瑜的白袍小將。
如今李瑜慢慢接受自己的好意,他自然會更加器重李瑜。
李瑜恭送走英國公後,又處理了一些瑣事,這才騎著小白朝著家中走去。
馬無夜草不肥,李瑜專門雇了個馬伕專職侍候小白的起居。
小白原本就是那夥山匪搶的馬中的最好的一匹,如今得了精細照顧,愈發健壯起來。
雖然比不過汗血寶馬,但已經很令軍中的一些武官眼饞了。
“大人,這是吳大娘子托人送來的請帖。”
有下人見李瑜回家,將早就被送來的請帖遞給李瑜。
李瑜作為朝廷新貴,雖然現在品級在一眾武勳中並不算高。
但展現出的潛力,已經足以讓吳大娘子親自下邀請函了。
李瑜接過請帖,請帖上的日期訂的恰好是此月的休沐日,正好可以去一下。
……
盛家。
沈正心將李瑜寄來的草貼遞給盛紘。
是“草帖”是大周婚俗中議親階段男女雙方家庭初次交換的書麵文書,俗稱“八字帖”。
它相當於一份古代的“婚前意向書”和基本資訊表。
上麵記載著李瑜的生辰八字及三代的家世田產,和一些基本的婚前準備。
王若弗覷了一眼盛紘,盛紘笑著將李瑜的草貼接過。
隨後又將盛家的草貼奉上。
此時,議親環節就正式完成。
再完成一個月後的相看環節和大概兩個月後的納征環節,兩家的婚事就徹底定下。
並且,當納征完畢之後,兩人的婚姻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單方麵悔婚,或者有人破壞婚姻,都將受到法律的處罰。
交換完草帖後,盛紘又和沈正心交流了一些官場上的事情,雙方都相談甚歡。
古代結婚,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必須要有媒人相看。
《大周律》規定:行必有媒。
冇有媒人的婚姻,將被視為私相授受。
而媒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沈正心作為朝廷的五品官,自然算的上是上等媒人。
特彆是在揚州這種地方。
盛紘對此很滿意,這也是女兒家的婚姻能夠吹噓的一個方麵。
送走沈正心,王若弗有些唏噓地望著盛紘:
“官人,你說這李瑜,真的行嗎,到底之前還是個泥腿子出身的……”
其實,越缺什麼,越在意什麼。
王若弗出身顯貴,但自小養在鄉下,對門第非常看重。
“你不是說還相看了什麼國公伯爵家嗎——怎麼就訂下了這個李彰蔚?”
盛紘懶得同這夫人掰扯,隻是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原先,丘大人那個嫡子也算是好的,但丘大人做了王府講經,自我們哪能摻和這事?”
“令國公府,我原先也是在那裡讀過書的,可以說隻有個石獅子是乾淨的。而且,現在國公府後繼無人,與我家結親,不過是看上了我家的嫁妝罷了……”
“至於忠勤伯爵府的那個嫡二子,我看是個不受寵的,又誌大才疏,華兒嫁過去,恐怕隻能受苦!”
盛紘說著,突然站起身來,在廳房裡轉了幾圈,頗為滿意地說道:
“這李彰蔚,我們可是撿了個便宜。”
“年紀輕輕就已經當上了五品武官,又得張樞密看重,可以說的上前途無量。”
“人品貴重,這麼大的人呢,身邊連個通房丫鬟也冇有,可見是個不好色的。華兒嫁過去,既不用日夜服侍舅姑,又不用處理內宅之事!”
“而且這李彰蔚身為武將,卻是個秀纔出身,聽他說話比一些舉人還文雅,也不用擔心武人粗魯……”
王若弗聽了,心中滿意,但總有些不安心:“這麼好的人物,怎麼就這麼快和我家訂下了婚事——官人,你真是為華兒下了苦心了。”
說到這裡,王若弗的語氣也難得軟下幾分。
“華兒是我盛家的嫡長女,自小跟我們在靈州那苦寒之地過日子,從不叫苦叫累,我自是疼她愛她的……如今為她尋了一門婚事,我自是為她高興的。”
盛紘念及此處也不禁感慨起來,幾個女兒中,他確實最喜華蘭。
打定主意要給華蘭多添幾分嫁妝,盛紘看著濃情蜜意的王若弗,決定今天不去林棲閣,留在葳蕤軒。
不同於盛紘和王若弗二人的喜悅。
在自家丫鬟打聽到了自己與李彰蔚的婚事後。
華蘭的心裡更多的是忐忑。
她是知道李瑜的,畢竟有個弟弟經常在她唸叨李彰蔚的大名。
也知道李瑜“朱袍贈帶”的事情。
可二人終究是陌生人。
從來都冇見過麵。
萬一李彰蔚是個五大三粗的粗魯漢子怎麼辦?
萬一李彰蔚是個色中餓鬼,自己一嫁過去就得和一大堆姐姐妹妹周旋怎麼辦?
看著將桌子上的茶杯不小心碰倒,心虛地看著自己的胖乎乎的如蘭。
華蘭也隻是歎了口氣。
如蘭見平常愛在自己和長柏麵前耍大姐姐的威風的華蘭這般模樣,開口道:
“大姐姐你就彆淒淒切切了,二哥哥說了,李彰蔚是個人品貴重的,而且長得很俊俏……誒!”
如蘭話冇說完就被羞惱的華蘭作勢要打。
……
水塘村。
杜月娘將李瑜親筆寫的書信擺在桌子上,反覆摩挲著。
李瑜在信上寫了他與揚州盛家通判嫡女的婚事,也說了下聘的時候就將月娘接到汴京去。
杜月娘將李瑜的信看了又看,指尖久久停在那行“迎娶盛家嫡女”上。
她該高興的。
二郎有出息了,能娶官家小姐,這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她確實笑了,嘴角揚得高高的,可笑著笑著,眼裡卻泛起淚光。
真好,他再也不用吃苦了。
可她的心為什麼這樣沉?像被什麼揪著,又酸又脹。
良久。
她抹去眼角淚痕,將衣衫仔細疊好。不該哭的,這是天大的喜事。
月娘再次展信,目光變得柔和而堅定。
隻要二郎過得好,彆的都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