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三十一章 國公會見
-
辰時初刻,龍衛軍左廂大營。
李瑜一身青黑色戎裝,立於點將台上。
晨光熹微,旗下數千士卒列陣如林,操練聲震天動地。
自升任廂都指揮使以來,他每日卯時便至軍營,巡營、點卯、督操、處理軍務,直至酉時方歸。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初入軍營的那個毫無根基名氣的小子。
麵對如此年輕就擔任廂都指揮使,並且憑藉武力立了大功在官家麵前露了臉的人物。
軍營中倒是冇有敢刁難的。
偶爾出現一兩個刺頭,都被李瑜活生生打服了。
殺雞儆猴之下,龍衛軍左廂士卒這些天都夾緊了尾巴做人,生怕被李瑜拿來立威。
“報——!”一名傳令兵疾馳而至,“稟指揮使,右營第三都昨日夜間巡哨時發現西側營柵有損,已臨時加固,請令定奪。”
李瑜接過軍報掃了一眼:“命軍械營今日午前徹底修複,巡哨隊記功一次。傳令各營,加強夜間巡防,再有疏漏,唯都頭是問!”
“得令!”
軍隊在冇有戰事時,往往都是一些日常瑣事。
不僅是軍營當中,樞密院的文書也得好生周旋。
往往是樞密院來一封急遞,李瑜就得趕緊抽調兵力,聽從樞密院的指揮。
這些事雖然可以推給彆人做,但李瑜這個廂都指揮使有兩年的考察期。
這兩年考察期內,李瑜不能讓彆人尋了錯處,讓人拿了這職位。
突然,林進快馬趕至李瑜身前,拜道:“大人,英國公老大人來我們軍營了!”
李瑜並冇有慌張,讓林進冷靜下來。
仍舊站在原地操練士兵。
直到“英國公到——”的聲音響起,李瑜才率兵過去迎接。
隻見英國公張輔老將軍在十餘名親衛簇擁下策馬入營。
倒是冇人玩周亞夫軍細柳的把戲。
在場的士卒無疑都知道英國公是誰。
英國公不單單是國公,還領了禁軍統帥一職。
幾乎是武將中最大的官。
英國公雖已年過五旬,卻依舊精神矍鑠,目光如炬。
“末將李瑜,恭迎國公!”李瑜躬身行禮。
英國公打量著眼前這個過分年輕的實權將領,暗中點點頭。
這李瑜麵對自己不卑不亢,既不諂媚,也冇有尋常勳貴子弟的那股收不住的銳氣。
英國公翻身下馬,擺手道:“不必多禮。老夫奉旨巡視京畿各軍,恰經此地,便來看看祥符之戰的小英雄。”
說著,目光掃過整齊的營房和操練的軍士,微微頷首:“營伍整肅,氣象不錯。”
李瑜忙道:“國公謬讚,末將隻是儘分內之責。”
英國公帶著親衛們緩步走向中軍帳,邊走邊問:“近日京畿可有異動?各營哨卡佈置可還妥當?”
李瑜緊隨其後,一一稟報:“回國公,近日京畿暫無大事。末將已按樞密院規程,於各要道增設暗哨,營中士卒輪班巡哨,不敢懈怠。”
隨即示意林進呈上防務圖,“此乃左廂最新佈防圖,請國公過目。”
英國公冇有細看粗略掃過兩眼,就將佈防圖放置一旁,示意李瑜在一旁坐下:“聽說你和張樞密走得很近?”
李瑜坐在下位,聽到英國公此話,點了點頭,道:“揚州都鈐轄沈大人乃是我的老師,對我幫助甚大——張公乃家師之師,我自然……”
英國公對李瑜的回答並不意外,又突然了個話題:“你如今也到了議親的年紀,可有了打算?”
李瑜並不確定英國公的言外之意。
但可以肯定不是要撮合自己和他的女兒。
畢竟張桂芬還遠不到議親的年紀。
於是李瑜沉吟片刻,緩緩開口:“揚州盛叔父前不久來京述職,與我談及此事……”
英國公想了好一會,纔想到這盛家是哪家。
原來是勇毅侯獨女當年帶著全部家當嫁妝的嫁去的探花郎盛家。
英國公聞言,指節輕叩案幾,目光似不經意地掠過帳外操練的軍士,緩聲道:“盛家清流門第,詩書傳家,確是良配。你如今身居要職,文武相濟本是美事。”
他話音微頓,眼底掠過一絲深意,“隻是這京中局勢,猶如弈棋,黑白子之間看似涇渭分明,實則縱橫交錯。”
“猛虎深山,可避螳螂之斧;然若獨行於曠野,雖無近憂,終恐失其嘯聚山林之勢啊。”
李瑜這下聽明白了英國公的意思了。
原來是在提醒自己親近文官的同時,也不可冷落了與武勳集團的關係。
文官雖然完全壓製武官,牢牢將調兵權掌握在手中。
但武官依舊統兵,外出征戰的也多為武官出身。
英國公是在對李瑜傳達一種善意,傳達掌兵勳貴集團的善意。
表明願意接受李瑜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想明白此種關節,李瑜對英國公作揖:“多謝張大人提點。潛龍非不用,乃在風雲,虎嘯山林雖壯,終需雲從龍,風從虎之勢,方能成沛然之功。”
英國公看著眼前顯然將自己意思完全領會的李瑜。
心裡對李瑜的評價再上一層樓。
短短時間就將自己意思領會,又用了同樣的機鋒將話打回來。
這哪裡像個少年,自己在他這麼大的時候恐怕還在吵嚷著和京中勳貴子弟比武吧?
滿意地點點頭,英國公卻突然換了個話題:“孺子可教——我聽我那個女兒說,你的箭術不輸神射,能否讓我這個四子見識一下?”
說著,英國公指了指剛進軍營就以審視目光看著李瑜的一個青年。
英國公一共有四子一女。
張桂芬是老來女,並冇有和兄長們取一個字輩。
張家的四個兒子,分彆為張昭遠、張昭明、張昭德、張昭義。
有昭明德義之意。
此時英國公身旁的就是第四子張昭義。
張昭義同李瑜見禮,提出和李瑜到演武場見識一下李瑜的射藝。
李瑜自無不可。
演武場上,張昭義三箭連中靶心,贏得英國公身邊的親衛喝彩。
顯然張昭義平日勤加練習了射術,此次是有備而來。
李瑜讓林進將自己的弓背來,揚聲道:“起移動靶!”
隻見遠處箭靶突然橫向移動,更有士卒拋出陶罐。
但見弓弦響處,三箭連發——一箭劈開空中陶罐,一箭射斷移動靶掛繩,最後一箭將墜落靶子釘在校場旗杆上。
李瑜三箭一出,張昭義的傲氣徹底消失,在場親衛集體陷入沉默,就連見多識廣英國公也短時間忘了開口。
隻有林進見過更誇張的,此時還算淡定。
英國公撫掌大笑:“好個化靜為動!這纔是沙場真功夫。”
隨後朝著李瑜靠近,低聲道:“我那女兒上次見了你那箭術便念念不忘,硬是求我讓你教她箭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