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_心得 7. 破壞先例與習慣,未來才更美好
-
7.
破壞先例與習慣,未來才更美好
我們的生活已經被習慣層層包裹了,我們對任何事都見慣不驚。固定的習慣不但侷限了個人的選擇範圍,而且剝奪了新的經驗,以至於剝奪了彈性和自然,進而抑製了我們的激情。
有一些習慣通常是一個人自我調節的結果。對此,柏拉圖指出:如果行為僅僅由外部報酬或懲罰所決定,人就會像風向標一樣,不斷地改變方向,以適應作用於他們的各種短暫影響。事實上,除了在某種強迫壓力下,當麵臨各種衝突時,人們具有自我指導的能力,使得人們可通過自我調節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施加某種影響。因此,人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通過改變習慣,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一個人的日常活動中,有90%的行為都在不斷重複原來的動作,並在潛意識中轉化為程式化的慣性。這些行為都是不用思考的自動運作。這種自動運作的力量,就是習慣的力量。習慣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生活。它是行為的自動化,不需要特彆的意誌努力,不需要彆人的監控,在什麼情況下就按什麼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主宰人的一生。
心理谘詢專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工作、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意誌、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占有重要位置。
習慣可以是我們最好的幫手,也可以成為我們最大的負擔。它會推著我們前進,也會拖累我們直至失敗。駕馭人生,駕馭習慣,做習慣的主人,才能讓好習慣帶著我們走向成功。
影片《土撥鼠每日巡禮》中那個被日複一日重複的生活搞得精疲力竭的記者多像我們日常生活的縮影,他的每一天就是他的每一年,日子被成批地複製著。到影片結束時,他終於擺脫了這樣的生活,開始了新的一天,美妙的愛情和新的生活多麼美好和令人陶醉。
有創造精神的人,總是習慣先例的破壞者;隻有懦弱、膽小、無用的人,纔不會“破壞”什麼。
對於羅斯福總統來說,白宮的先例、政治的習慣,全部失其效力。無論在什麼位置上,無論是警察局長、副總統,還是總統,他總堅持著“做他自己的人”,堅持著行其所是。他驚人的力量大半從這點上得來的。
世界上冇有一個因模仿他人、靠習慣而成功的人,無論被模仿的人怎樣成功,怎樣偉大,複製都是不會成功的。成功是創造的,是自我的表現,一個人在要離開他“自己”時,他就失敗了。
皮邱和勃諾克大名鼎盛時,數百個年輕律師都學著他們兩人的風貌、姿態語氣。但在這些模仿者中間,在他們停止抄襲模仿以前,就冇有人曾經成功過。
世界上有固定的見解的人,到處有出路,到處都需要他。但是模仿者、尾隨於人後者、循行舊軌者,卻不受人歡迎。社會的前進需要一種有創造能力的人,需要能夠脫離舊軌道闖入新天地的人。
能夠帶著你趨向於你的目標的力量,就蘊蓄在你的自身中;蘊蓄在你的才能、你的膽量、你的堅韌力、你的決心、你的創造精神,你的品性中!
成功前進的人,總是朝著光明而前進。他的心胸是開闊的。對於一件事,他不管以前是否有人做過,或者彆人怎樣做,他隻是做著自己的事。現代的進步,就是從古到今不斷地摧毀或淘汰不適用的機器、陳腐的思想、愚笨的偏見迷信,以及不適用的製度與方法的結果。
很久以前,英國政府出售31艘近代的戰艦,售價共1500萬英鎊,還抵不上造價的5。這些戰艦,年代還不算長久,但造船業的進步,使它們相形之下已經落伍了。今日還算是最新的機器,但在五年之後,恐怕就要被前進的廠主送進回收站去了!
按照習慣先例生活的奴隸,是那些把困難的事全當作不可能的人。“這不會做,這不可能。”永遠是習慣先例的崇拜者的呼號。
在世界上,有哪一件成功的事不應歸功於古往今來的習慣先例的破壞者呢?如果世界曆史中冇有他們,還有誰願意去讀這曆史呢?
現代人生的種種舒適、便利、奢華、幸福,無一不是這些先驅的破壞者腦海中的產物;雖然在困難、反對、笑罵的荊棘中,他們還是要破壞先例與習慣,同時創立一些更好的事物,以推動世界不斷地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