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_心得 2.這種生活習慣易得癌
-
2.這種生活習慣易得癌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可你知道嗎,也許你每天都樂在其中的生活習慣,正在將你慢慢地引向癌症。如果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
下麵幾種致癌的生活方式,你有冇有?
1.喝滾燙的水
很多人喜歡閒暇時泡杯工夫茶,殊不知,這種現衝現泡“趁熱喝”的茶,可能為食道癌埋下隱患。原因就在於,滾燙的水會燙傷食道黏膜,引發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時間久了,可能發生癌變。
新疆哈薩克族人常喝滾燙的奶茶、潮汕人喜歡工夫茶、太行山區的人愛喝大碗燙粥,目前這些地區都成為食管癌、賁門癌、口腔癌的高發區。
專家建議,食物或飲料如果覺得燙,千萬彆性急往下嚥。帶餡兒的食物可能外麵不燙裡麵燙,吃的時候尤其要當心。喝熱飲千萬不要用吸管。
2.蔬果吃得少
大魚大肉吃不夠,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千萬彆小看這一生活習慣帶來的危害。由著性子吃會造成肥胖,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有關。
其次,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纖維,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帶走有害物質。老不吃蔬菜水果,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少吃蔬菜還會導致缺乏維生素。不吃胡蘿蔔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蘿蔔的人,因為缺少β-胡蘿蔔素,肺癌發病率要高7倍;缺乏維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葉酸與維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專家指出,要保證身體需要,每天應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過75克,體積相當於一副撲克牌大小。粗茶淡飯纔是遠離癌症的最好辦法。
3.夜晚不睡覺
很多人因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還有人趕時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晝伏夜出的“派對動物”。研究發現993患有癌症的患者常年熬夜,淩晨之後纔會休息。
專家指出,熬夜一方麵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另一方麵,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
熬夜最好不要超過12點,如果加班到淩晨,最好找一間窗簾有遮光布的房間睡覺,漆黑的環境有助於身體中褪黑素的生成。
4.坐下不想動
很多人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裡不想動。千萬彆以為久坐的危害隻是傷頸椎、脊椎。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機率。看看這些數據: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所以,工作每2個小時,必須起來活動15分鐘以上。
5.愛鑽牛角尖
如果你覺得生活中讓你生氣的事像道坎一樣,怎麼也邁不過去,思想鑽了牛角尖,而且抑鬱的心態持續一兩年以上,就要小心了。臨床發現,生活中愛較真、生氣又不擅表達的人,自主神經、內分泌與免疫係統長期處於高度亢奮和緊張狀態,是導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
工作中愛較真、過於追求完美的人,患胃癌與胰腺癌的較多。專家指出,豁達的心胸、愉悅的心情是癌細胞的“天敵”,平時要多培養興趣愛好,遇到不快時做做深呼吸。
6.常吸二手菸
除了眾所周知的肺癌,吸菸還會導致鼻咽癌、口腔癌、食道癌,甚至膀胱癌、腎癌、胰腺癌和胃癌等,可謂“一支菸在手,全身都遭殃”。
另外,二手菸對身體的危害比一手煙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最好趕緊掐滅手中的菸捲,離煙霧越遠越好。
癌症的發生固然有遺傳、基因等內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環境導致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的癌症患者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有大約30的癌症與生活習慣,特彆是吸菸、喝酒有關。另外還有一些和個體的體質有關的因素。這裡介紹10條預防癌症的規則。
1.食物多樣化
注意食物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飲食應含有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等。
2.控製體重
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後要限製體重增幅不超過5公斤,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增高。
3.不吃燒焦的食物
烤魚、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燻肉隻能偶爾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4.多吃澱粉類食物
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要限製精製食物的攝入。食物中的澱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生。
5.多吃蔬菜、水果
堅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險性下降20,每天吃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6.不提倡飲酒
飲酒每天不超過一杯(相當於250毫升啤酒、100毫升紅酒或25毫升白酒),經常飲酒能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的危險。
7.減少紅肉攝入量
每天應少於90克,最好用魚和家禽替代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危險率。同時要限製高脂飲食,特彆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應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8.限製食鹽攝入量
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6克。
9.常溫不易儲存太久
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儲存過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汙染的食物。
10.堅持體育鍛鍊
每天應堅持鍛鍊40~60分鐘,快走或類似強度鍛鍊為宜。
隻要大家能夠飲食中注意合理膳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在麵對各種致癌危險因素侵襲時就可以形成鞏固的防線,“拒之於千裡之外而後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