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習慣的力量_心得 > 6.在學習中養成好習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習慣的力量_心得 6.在學習中養成好習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6.在學習中養成好習慣

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我們學習過不少日常行為規範。這不僅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養成”教育。因為,日常行為規範的每一條都是一種良好的行為規範。學習它們,實際上就是在學習種種好習慣,並且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好習慣。

讓我們看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故事:

托爾斯泰六七歲開始,就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他把每天有趣的事記下來。九歲的時候,他專門記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裡麵記滿了外祖父打仗時的非凡經曆和有趣故事。他還喜歡收集激勵自己的名言警句,記了滿滿一本子,後來收集名言警句也成了他一生的習慣,逐漸發展到把自己關在書屋裡,終日與書為伴,專心讀書,最終開始自己創作。豐富而深厚的積澱使他的文學作品傳到各地,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因此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就了托爾斯泰。所謂的學習習慣,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背景下自動地去進行某項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一定的時候,孩子會自動地去學習。學習習慣的主要內容:

1基本的學習習慣是:上課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及時複習。

2.課堂學習習慣:預習→專心聽講→記好筆記→大膽發言→善於提問。

3.作業習慣:書寫整齊→勤於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整理錯題。

4.考試習慣:平時學好→認真複習→放鬆心態考試。隻有在放鬆的良好狀態下,孩子才能在考場充分發揮,正確指導孩子戰勝考場怯場的習慣。

5.閱讀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開啟孩子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有人說孩子如果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靈中裝上了一台成長的發動機。要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孩子讀書快樂第一,在快樂的基礎上對孩子正確引導。

在家庭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在家聚眾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看電視,總之,在家儘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響孩子學習的事。

2.孩子放學以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時間規定,一般不隨意更改。

3.孩子每週的學習與娛樂有一個合理的安排,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電視,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與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時電視;星期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時間讓孩子做他特彆感興趣的事,如打籃球、乒乓球、玩電腦,但玩電腦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以此來鬆弛一週的緊張學習所帶來的精神壓力,以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4.規定孩子在冇有完成學習任務時,不得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

5.杜絕孩子邊做作業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6.父母儘量抽空陪同、協助、監督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不能聽之任之。

7.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單獨的房間,固定的寫字檯、專用護眼檯燈等。讓孩子一踏入這個環境,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氛圍中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