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技術員到人生贏家 第263章 金州的難題
-
金州化工廠比陳凡想象的要大得多,高聳的塔罐,縱橫交錯的管道,空氣裡瀰漫著一股複雜的化學品味兒。宋運輝直接把陳凡和趙紅軍帶到了出問題的車間,一台龐大的、看起來就價值不菲的進口設備靜靜地趴在那裡,周圍圍著幾個眉頭緊鎖的老師傅和穿白大褂的技術員。
“就是它了。”宋運輝拍了拍冰冷的金屬外殼,語氣沉重,“從德國引進的,核心反應釜的控製係統。調試階段就問題不斷,運行起來時好時壞,動不動就報警停機,參數漂移得厲害。德方的技術支援來了幾波,換了幾個模塊,當時好了,過段時間又犯病,說是咱們電網質量問題,可我們裝了進口的穩壓櫃,效果也不理想。”
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師傅湊過來,遞過一遝記錄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運行數據和報警代碼:“陳工,您給瞧瞧。這玩意兒邪性得很,有時候運行挺平穩,突然就給你來個參數跳變,我們查了供電,電壓穩得很!懷疑是它自個兒裡頭哪個電子板子不穩定,可這洋玩意兒,線路板封得嚴實,我們也不敢隨便拆啊,怕拆壞了更麻煩。”
陳凡接過記錄紙,快速瀏覽著。趙紅軍在一旁伸著脖子看,小聲嘀咕:“凡哥,這看起來比玩具車那塊板子複雜多了……”
陳凡冇說話,他仔細看著那些報警代碼和對應的參數曲線,眉頭漸漸鎖緊。他走到設備的主控製櫃前,櫃門緊閉,上麵貼著德文的警告標識。
“宋廠長,能不能打開控製櫃看看?”陳凡問道。
旁邊一個技術員有些猶豫:“陳工,這……德方有規定,非授權人員不能打開核心控製部分,怕誤操作引起更大故障。”
宋運輝擺了擺手,語氣果斷:“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設備停著就是最大的損失。打開,讓陳工看!出了問題我負責!”
控製櫃門被小心地打開,裡麵是密密麻麻的線路板、繼電器和接線端子,佈局緊湊,做工精良,但也能看到後期加裝、改線的痕跡,顯得有些雜亂。
陳凡冇有貿然動手,他先是用手電筒仔細檢視每一塊線路板的外觀,尋找是否有明顯的燒灼、鼓包或者虛焊的痕跡。然後又讓趙紅軍拿來萬用表,在斷電的情況下,測量一些關鍵電源點的對地電阻和線路通斷。
“紅軍,記一下,這塊模擬量輸入板的5伏基準電壓輸出點,對地電阻有點偏低。”陳凡指著萬用表上顯示的數值說道。
“好的凡哥!”趙紅軍趕緊在小本子上記下。
排查了一圈,冇有發現明顯的硬性故障。陳凡沉吟了片刻,對宋運輝說:“宋廠長,從目前看,硬體直接損壞的可能性不大。問題可能更隱蔽,比如某些元器件的參數漂移,或者……電磁乾擾。”
“電磁乾擾?”宋運輝若有所思,“我們車間裡大功率設備不少。”
“對。”陳凡點點頭,“尤其是變頻器、大功率電機啟停,都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噪聲。如果設備內部的信號線遮蔽不好,或者電源濾波不到位,這些乾擾就可能串入敏感的控製電路,導致參數異常甚至誤動作。”
他指著控製櫃裡那些後期加裝的線路:“這些改動,可能破壞了原有的電磁相容設計。”
“那……有辦法解決嗎?”宋運輝追問,眼神裡帶著期盼。
“需要進一步測試確認。”陳凡冇有打包票,“我們需要在設備運行時,用示波器捕捉關鍵信號點的波形,看看有冇有疊加異常的噪聲。如果能定位到乾擾源或者敏感點,就能針對性解決,比如加強遮蔽,改進濾波,或者調整佈線。”
宋運輝立刻拍板:“需要什麼設備,我讓人去準備!廠裡的技術員隨你調用!”
接下來的兩天,陳凡和趙紅軍就泡在了車間裡。示波器、頻譜分析儀,能用的工具都搬來了。陳凡讓技術員啟動設備,在不同工況下運行,他則像個老練的獵人,用示波器探頭在複雜的電路裡小心翼翼地探測著,捕捉著那可能轉瞬即逝的異常信號。
趙紅軍跟在旁邊打下手,遞工具,記錄數據,看著陳凡專注的側臉和不時在圖紙上寫寫畫畫的手,心裡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設備一次突然的參數跳變時,陳凡終於在一塊負責溫度信號采集的模塊輸出端,捕捉到了明顯的、週期性的高頻噪聲毛刺。
“找到了!”陳凡指著示波器螢幕上那扭曲的波形,對圍過來的宋運輝和技術員們說,“乾擾是從這裡串進來的。看這噪聲的頻率特征,很可能是旁邊那台大型循環泵變頻器工作時產生的。”
問題根源找到了,解決起來就有了方向。陳凡帶著廠裡的技術員,重新整理了那部分信號線的走線,增加了金屬遮蔽管,並在模塊的電源入口處加裝了效能更好的濾波電路。
全部改造完成,再次啟動設備。機器平穩運行起來,各項參數顯示穩定,之前那種時不時的跳變和報警,再也冇有出現。
連續運行了八個小時,一切正常!
車間裡爆發出一陣小小的歡呼。那個花白頭髮的老師傅激動地握著陳凡的手:“陳工!太感謝了!可算是把這頑疾給治了!”
宋運輝一直緊繃的臉上,也終於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他用力拍了拍陳凡的肩膀:“陳凡同誌,這次真是多虧你了!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晚上,宋運輝在廠裡的招待所食堂安排了簡單的飯菜,非要好好感謝陳凡。
“陳工,不瞞你說,為了這台設備,我是吃不下睡不著。”宋運輝給陳凡倒上酒,感慨道,“引進先進技術不容易,消化吸收更難。很多時候,不是設備不行,是我們還冇完全掌握它的脾氣,配套的環境、維護跟不上。你們這種能沉下心來,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的技術團隊,太寶貴了!”
陳凡和他碰了杯:“宋廠長過獎了。我們也就是碰巧對這方麵有點經驗。說到底,還是得靠咱們自己人,一點點摸索,把技術吃透。”
“說得太對了!”宋運輝深有同感,“靠彆人,永遠靠不住。關鍵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他看著陳凡,眼神真誠,“陳工,你們‘啟明’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或者有什麼好的技術、產品,儘管開口。咱們國企和你們民營企業,應該多交流,多合作!”
這話讓陳凡心裡一動。宋運輝在金州化工廠顯然是個有分量的人物,如果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對“啟明”未來開拓更廣泛的工業市場,無疑大有裨益。
“一定!宋廠長,以後少不了要麻煩您。”陳凡笑著舉杯。
回深圳的火車上,趙紅軍還沉浸在成功的興奮中:“凡哥,這下咱們在金州化工廠也打出名號了!宋廠長看著就是個實在人,以後肯定還能有合作!”
陳凡看著窗外飛速後退的景色,心情也不錯。這次金州之行,不僅賺到了一筆可觀的技術服務費,緩解了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結識了宋運輝這樣一個務實、有遠見的潛在合作夥伴,也為“啟明”在更廣闊的工業控製領域,埋下了一顆種子。
他感覺,“啟明”的路,正在他腳下,一步步地拓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