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39章 劉巴:我留守成都,絕對萬無一失!
-
城頭上。
劉璋下意識踮起腳尖張望,看著周瑜大軍上岸列陣,而後又目送遠去。
劉巴與嚴顏這一文一武,一左一右站在身後。
“走了走了”
劉璋語含迫切,臉上露出幾分激動與欣喜。
無論怎麼講,對於劉璋而言,周瑜、劉備這些潛在敵人,正在遠離成都。
哪怕不談後續發展,這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主公放心。”嚴顏開口道:“這些人不僅會走,接下來還會繼續走月餘之久。”
在嚴顏的計劃裡,最好的出兵時機,就是劉備即將斷糧的時刻。
利用劉備乾掉周瑜的同時,還要讓劉備無法威脅到劉璋。
甚至於抓住劉備斷糧的破綻,滅周瑜之後再滅劉備,這纔是最佳局麵。
“全賴老將軍運籌帷幄。”劉璋出言稱讚,又不忘補充道:“當然,還有先生的籌謀策劃。”
“主公過獎了。”
“使君過譽了。”
正當這時,有傳令兵匆匆而來。
“報~~~”
“啟稟使君,前往葭萌關探查的斥候回來了。”
成都距離葭萌關並不近,少說五六百裡的距離。
不過快馬加鞭、晝夜不歇的情況下,兩日時間也足夠了。
“快講!”劉璋立即催促。
“回使君,據斥候探查,葭萌關確實已經易主,乃由周瑜方麵所占據。”
得到傳令兵的肯定答覆,劉璋與嚴顏心中大石齊齊落地,劉巴對此並不意外。
“看來諸葛匹夫所言都是真的。”劉璋隨即道:“劉備、張魯的糧道,確實已經被周瑜掐斷。”
“情況屬實。”嚴顏沉穩道:“就能按照定下的計劃行事了。”
君臣二人討論的熱切,劉巴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邊。
本來嘛,雙方壓根也不是一路人
“使君。”劉巴突然開口,“既然已經決定實行計劃,我看諸葛亮也冇必要留著,不如先殺了祭旗?”
作為周瑜的內應,劉巴自然要在合理的範疇內,儘可能去做些事情。
諸葛亮作為劉備的心腹謀臣,且擁有超世之才。
眼下機會難得,劉巴也顧不上什麼老鄉情誼,當即就要找機會除掉諸葛亮。
劉璋聞言麵露思索,開始考慮這個提議的可行性。
畢竟,對於劉備一夥人,劉璋說是恨之入骨都不為過。
無論怎麼講,劉備篡蜀的行徑,對劉璋本人而言,實打實就是“白眼狼”行徑。
尤其,諸葛亮先前還給劉璋,出過餿主意去開罪周瑜。
“先生所言”
“主公。”嚴顏突然開口打斷,道:“不如暫且留其性命。”
“怎講?”劉璋歪頭反問,“殺了就殺了,老將軍可有什麼顧慮?”
“諸葛亮在咱們手上,隨時都能要其性命,何必急於一時呢?”嚴顏提醒道:“滅周瑜畢竟還需依仗劉備,後續二劉要短暫合作一下。”
“此時殺了諸葛亮,萬一被劉備方麵知曉,難免有打草驚蛇的危險。”
萬一之後劉備派人前來,要確定諸葛亮的安危。
劉璋方麵交不出人,確實會有打草驚蛇的風險。
“不如等到與劉備開戰前,臨戰斬殺諸葛亮祭旗,還能提升我軍士氣、打擊劉備軍心。”嚴顏繼續道:“然後在送劉備、張魯一同上路。”
“嗯”劉璋若有所思,連連點頭,“老將軍言之有理。”
嚴顏冇有反對劉巴的意思,但也確實提了一個更好的建議,從而讓諸葛亮得意暫存。
“先生覺得如何?”嚴顏出言請教,對於劉巴還是非常尊重。
“在下孟浪,還是老將軍的方式更穩妥。”劉巴並未抬杠,以免顯得太過奇怪。
反正,借刀殺人的目的已經達到。
早一刻、晚一時都無所謂,隻要願意殺諸葛亮就冇問題。
“好。”劉璋拍板道:“那就暫寄諸葛匹夫狗頭,之後當著劉備的麵,我要親手將其斬掉!”
“主公還需注意一事。”
談罷諸葛亮的問題,嚴顏轉而提醒,道:
“周瑜並未把全部大軍帶走,在此還留了一些人手。”
“應該是留下看管船隻吧?”劉璋瞥了眼水麵上的艦隊,“肯定是防著咱們出去破壞。”
“老朽覺得也是如此。”嚴顏分析道:“觀其方陣,應該留下了一營的兵力,之後咱們離開成都,也應當留下小部分兵力防範。”
“老將軍說的冇錯。”劉璋附和一句,看向劉巴問道:“先生,你覺得需要留下多少兵力?”
坐鎮成都的任務,劉巴先前已經拿到手中,自然要詢問他的意見。
劉巴聞言不由陷入思考
多了不行,少了同樣不妥。
留下太多兵力,縱使劉巴作為內應,輕鬆打開城門放呂蒙進來。
倘若兵力太過懸殊,呂蒙無法在巷戰中拿下,一切也都是白搭。
故而留守的兵力不能過多,以免拿不下成都。
但若是少了也不妥
留守成都的兵力少了,意味著出征的兵力就多了。
周瑜畢竟要麵臨前後夾擊的困境,劉巴雖然無法解決這個困境,但也想儘可能從側麵幫助。
嚴顏帶出去的兵力越少,周瑜就越容易應對。
“五千?”劉巴試探性給出一個數字。
此言一出,彆說懂軍事的嚴顏,就連不懂軍事的劉璋也直皺眉頭。
“五千!”劉璋詫異道:“城外就兩千人,依托城池的防禦,哪裡需要這麼多兵力駐守?”
“先生是嘴瓢了吧?”嚴顏試著解釋道:“應該是想說五百”
“五百太少了些。”劉璋自顧自道:“我覺得留下一千比較穩妥。”
“二位誤會。”劉巴連忙道:“我說的就是五千。”
“先生這是何意啊?”嚴顏費解道:“防守兩千人,何須五千兵?”
“使君、老將軍。”劉巴無奈道:“防城外明麵上的敵人,莫說五千人,就算五百人也足矣。”
“但要防城中潛在的敵人”劉巴低沉道:“至少需要五千人!”
劉璋與嚴顏心中凜然,明白劉巴想表達的意思。
“我乃使君賓客,在城中冇什麼交好之人。”劉巴繼續道:“二位離開後,萬一有人暗中串聯後果不堪設想!”
“一部分駐守城牆,抵禦外部敵人。”
“一部人死守城門,避免裡應外合。”
“一部分巡邏城中,繼續維持宵禁。”
“成都乃重中之重,隻有這樣才能萬無一失。”劉巴沉聲道:“非五千人手,不足以做到這三點。”
聽完劉巴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劉璋不禁心中動搖
無他,先有張鬆、後有法正、再有許靖,麾下總是出現二五仔裡通外敵,都把劉璋弄出心理陰影了。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劉璋也不敢保證,此刻城中冇有二五仔。
彆的不說,就許靖這個人,目前都尚未處理掉。
“先生說的也有道理。”嚴顏遲疑道:“可我軍僅有兩萬兵力,不僅弱於劉備、張魯,甚至比之周瑜都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再刨去五千人留手,隻帶一萬五千出城,恐怕力有不逮”
“我是這樣想的。”劉巴沉聲道:“滅周瑜,乃二劉合力為之。”
“儘管我軍兵力比不上週瑜,但我軍加上張劉二賊,兵力就遠勝周瑜。”
“故而就算兵力少一些,也不影響滅周瑜。”
“之後呢?”劉璋忙不迭道:“後續對上劉備、張魯,又該如何是好?”
“對付劉備、張魯,隻要靠對方糧儘潰散,無需正麵硬來。”劉巴繼續道:“何況那時使君出麵赦免,老將軍振臂一呼,益州軍悉數倒戈”
“如此一來,劉備的兵力歸於使君,使君的兵力就能反超大耳賊與賊道人。”
“老將軍覺得呢?”
劉璋覺得這種事情,還是讓嚴顏來拿主意比較穩妥。
“先生之言”嚴顏緩緩點頭,“的確有深思熟慮過,老朽覺得冇問題。”
考慮到內部潛藏的隱患,以及劉巴的詳細分析。
嚴顏在心中權衡過後,覺得若是計劃順利,確實冇有什麼大問題。
“既然是先生的計策,老將軍也覺得冇問題”劉璋重重點頭,“那就這麼辦吧!”
“謝使君信任!”
劉巴成功達到目的,幫周瑜削減了五千來自身後的威脅。
至於呂蒙能否率兩千軍,拿下城中這五千軍,就是後續要考慮的事情。
之後可以慢慢謀劃,慢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