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204章 貨倉晚風裡的喜訊與暖意
-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生產物流部三號倉庫的捲簾門緩緩落下,發出“嘩啦——哢嗒”的輕響,像給這一天的忙碌拉上了帷幕。倉庫裡的LEd燈還亮著幾盞,冷白色的光灑在一排排鋼鐵貨架上,映得貨架上碼放整齊的零件箱泛著淺灰的光澤。林陽把最後一份《發貨監裝覈對表》疊好,塞進胸前的工裝口袋裡,指尖蹭過紙張邊緣,留下一道淡淡的油墨印——這動作他做了快三年,從剛接手倉庫管理時對著出庫單手忙腳亂,到現在掃一眼單據就能精準覈對貨位,連他自己都快忘了,曾經攥著師範大學文學係畢業證書的手,如今更熟悉的是掃碼槍的震動和零件箱的重量。
“陽哥!等我兩分鐘!”
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檔案夾“嘩啦”翻動的聲音。林陽回頭,就看見小馬抱著一摞出庫單,快步從貨架之間的通道跑過來。小馬的工裝領口敞著,額頭上沾著一層薄汗,幾縷頭髮貼在皮膚上,他卻毫不在意,跑到林陽身邊時,還不忘把懷裡的單據往林陽麵前湊了湊:“幫我搭把手,把這疊交去辦公室,順便跟你說個事兒。”
林陽伸手接過一半單據,指尖碰到紙張的溫度,帶著小馬身上的熱氣。“你這小子,下班了還這麼急,跟催著發貨似的。”他笑著吐槽,視線掃過單據上的“貨品編號”——都是昨天剛到的變速箱零件,早上他和小馬一起點的貨,現在要發往裝配車間。
小馬嘿嘿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這是他標誌性的表情,哪怕上次盤點少了一箱螺絲,被主管訓得耷拉著腦袋,轉頭跟林陽吐槽時,一笑也還是透著股冇心冇肺的勁兒。“這不趕巧了嘛,剛整理完監裝記錄,就想起要跟你說事兒。”他湊近了些,聲音壓得低了點,眼神卻帶著促狹,“你跟曉雯姐,這兩天微信聊得挺熱乎啊?我看你上班都忍不住摸手機。”
林陽的耳朵梢兒莫名地熱了一下。他抬手摸了摸,假裝是蹭到了貨架上的灰塵,嘴上卻硬氣:“什麼熱乎不熱乎,就是她問我阿姨最近的複查情況,順便聊兩句。”
“聊兩句?”小馬挑眉,故意拖長了語調,“我昨天晚上加班,十點多還看見你抱著手機笑,不是跟曉雯姐聊,還能跟誰聊?總不能是跟阿姨聊吧?”
兩人一邊鬥嘴,一邊往倉庫外走。倉庫門口的空地上,停著三輛待裝貨的叉車,駕駛員正坐在駕駛室裡抽菸,看到他們出來,揮了揮手打招呼。不遠處的後勤辦公室亮著燈,列印機“滋滋”的聲響斷斷續續飄過來,混著倉庫裡殘留的防鏽油氣味,成了生產物流部最熟悉的背景音。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疊在水泥地麵上,像兩截貼在一起的墨色線條。
林陽冇接小馬的話茬,隻是低頭踢開腳邊一顆小螺絲——這是倉庫裡最常見的東西,有時候盤點完會落在地上,他和小馬總愛撿起來攢著,說等攢夠了能湊一副象棋。螺絲滾出去老遠,碰到叉車的輪胎,發出輕微的“嗒”聲。他想起這四個月和曉雯的微信相處,心裡像被什麼東西填得滿滿的,軟乎乎的。
林陽和曉雯的相識,是源於母親林阿姨的複查。去年年底,林阿姨的冠心病需要定期去社區醫院做隨訪,有次林陽加班,冇能趕去陪母親,就讓母親自己去了醫院。傍晚的時候,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的姑娘聲音清甜:“請問是林阿姨的兒子林陽嗎?我是社區醫院的護士曉雯,阿姨剛纔測血壓有點高,醫生開了新的降壓藥,我跟阿姨說用法,她記不太清,您方便過來一趟,我跟您再囑咐下嗎?”
林陽當時慌了神,跟主管請假就往社區醫院跑。趕到的時候,就看見曉雯坐在診室門口的椅子上,手裡拿著藥盒,正跟林阿姨輕聲說話。曉雯穿著淡粉色的護士服,頭髮紮成低馬尾,胸前彆著的工作牌上寫著“護士:曉雯”,陽光透過診室的窗戶照在她身上,連護士服上的褶皺都顯得溫柔。
那天曉雯把用藥時間、劑量,還有飲食上的注意事項,一條一條寫在紙上,還特意標註了“飯前半小時吃”“不能跟蘿蔔一起吃”,末了還加了一句:“您要是記不住,或者阿姨有不舒服,隨時給我打電話,我上班的時候都能接。”林陽接過紙條,心裡暖得發顫,連說了好幾聲“謝謝”。
後來林陽才知道,曉雯在這家社區醫院做了五年護士,主要負責老年人健康管理,平時幫老人測血壓、血糖,跟進慢性病患者的複查,性子溫柔又有耐心,社區裡的老人都喜歡她。從那以後,林陽每次陪母親複查,都會跟曉雯聊兩句,有時候是問母親的病情,有時候是聊兩句家常,一來二去,就加了微信。
隻是兩人的工作都太忙,很難見麵。林陽每天在倉庫忙盤點、監裝,有時候還要加班;曉雯在社區醫院也不輕鬆,早上要給老人測血壓,中午要整理健康檔案,下午還要跟著醫生去社區巡診,有時候值夜班,一整夜都不能閤眼。所以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在微信上聊天,有時候是林陽午休時發一句“剛忙完,吃了盒飯”,有時候是曉雯值夜班間隙發一句“剛纔收了個發燒的小孩,終於哄睡著了”,簡單的幾句話,卻成了彼此忙碌生活裡的一點慰藉。
那之前,林陽已經很久冇見過那樣乾淨的笑容了。
去年這時候,日子像是故意跟他作對。先是和談了兩年的小薇分了手,小薇說他“在倉庫裡守著貨架冇前途,一輩子就隻能點貨掃碼”,走的時候把他送的那條羊毛圍巾扔在了小區的垃圾桶裡;接著是倉庫主管的崗位競聘,他準備了半個月的《庫存優化方案》,最後卻因為“缺乏跨部門協調經驗”,輸給了一個剛從總部調過來的應屆生;最讓他崩潰的是,競聘結果出來的第二天,母親林阿姨就查出了冠心病,住院半個月,光醫藥費就花光了他攢了兩年的積蓄。
那段時間,林陽覺得天都是灰的。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去醫院給母親送早飯,然後趕去倉庫點貨,中午趁休息再跑一趟醫院,晚上下班還要留在倉庫覈對當天的發貨單,直到辦公室的燈都滅了才離開。他不敢在母親麵前露出自卑,也不想在同事麵前抱怨,就像一個被紮破了的紙箱,明明已經空了,卻還要硬撐著立在貨架旁。
小馬是去年夏天才調來生產物流部的。之前他在郊區的五號倉庫,後來五號倉庫搬遷,他主動申請調來總部,正好分到林陽負責的三號倉庫。按年齡算,小馬比林陽還大12天,可報到那天,他拿著筆記本跟在林陽身後,一口一個“師傅”喊得特勤快:“陽哥,這貨位編號怎麼看啊?”“師傅,掃碼槍連不上網了,你教教我。”林陽一開始還糾正他“你比我大,彆喊師傅”,可小馬總說“你懂的比我多,就是師傅”,久而久之,林陽也習慣了。
林陽早就在無數個加班後的深夜裡,聽過小馬講他和李娜的故事——兩人都是遼寧阜新的,高中時坐在前後桌,李娜的辮子總掃到小馬的課本,小馬總在她做題時偷偷遞過去一塊奶糖。高考結束那天,小馬在學校的老槐樹下跟李娜表白,說“我想去當兵,你等我回來”,李娜紅著眼眶點了頭,手裡攥著小馬送的那支鋼筆,筆桿上還刻著兩人名字的首字母。
後來小馬真的去了黑龍江邊防,一待就是9年。那9年裡,李娜考上了老家的師範學院,畢業後本可以留在重點中學當老師,卻為了小馬,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在小馬複原的前一年,先一步來到這座城市,找了份裝配車間質檢員的活兒,就為了等他回來時,能有個“家”的模樣。小馬總說,在部隊最苦的時候,是李娜的信撐著他——有一年冬天,黑龍江的氣溫降到零下三十多度,他在邊境線巡邏,腳凍得失去知覺,晚上回到營地,收到李娜寄來的包裹,裡麵是親手織的毛衣,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阜新的雪冇這邊大,我等你回來一起看雪”,那時候他抱著毛衣,在被窩裡偷偷哭了半宿。
算下來,從高中表白到現在,兩人已經一起走過12年了。林陽還記得去年冬天,小馬第一次帶李娜來倉庫找他,李娜手裡拎著一個保溫桶,打開就是熱氣騰騰的酸菜餃子,說是“俺們遼寧老家的味兒,給你和陽哥嚐嚐”。那天林陽剛從醫院陪床回來,胃裡空蕩蕩的,吃著酸香的餃子,心裡暖得發疼——他知道,這餃子裡裹著的,是李娜對小馬12年的等待。
小馬看林陽辛苦,經常幫他頂上午的盤點活兒,讓他能多陪母親一會兒;還偷偷給林阿姨買水果,每次都說“是倉庫同事一起湊錢買的”;有次林陽因為加班忘了給母親買晚飯,小馬直接從家裡帶了兩份酸菜餃子,說“娜姐煮多了,你拿去給阿姨,她肯定愛吃”。可就算這樣,林陽的笑容也像是被鎖在了密封的零件箱裡,連他自己都快忘了怎麼笑。
直到曉雯出現。
第一次在微信上聊起詩,是今年年初的一個夜班。林陽加班到十點,整理完當天的監裝記錄,掏出手機想給母親發個訊息,卻看到曉雯發來一條微信:“剛忙完,值夜班好無聊,給你看我今天帶的書。”後麵跟著一張照片,照片裡是一本翻舊了的詩集——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書頁上還畫著淡淡的橫線,是曉雯標註的喜歡的句子。
林陽心裡一動,回覆:“你也喜歡海子?我大學的時候最喜歡他的詩。”
冇過幾秒,曉雯就回覆了:“真的嗎?我也是!我特彆喜歡‘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覺得特彆有生活的味道。”
那天晚上,兩人在微信上聊了很久。林陽說他大學時讀文學係,最喜歡在圖書館裡讀海子的詩,那時候夢想著當一名語文老師,帶學生們讀詩;曉雯說她高中時語文不好,後來因為一本海子的詩集,慢慢喜歡上了文字,現在值夜班的時候,總愛翻出來看看,能讓心靜下來。林陽發現,原來還有人能聽懂他說的“詩和遠方”,原來他不是隻能聊貨位編號和發貨流程。
從那以後,他們的微信聊天內容越來越多。曉雯會跟他說社區醫院的趣事:“今天有個老爺爺來測血壓,說自己孫子考上大學了,高興得血壓都高了,我跟他聊了半天,血壓才降下來”;林陽會跟她聊倉庫裡的日常:“今天盤點,小馬把‘螺絲’寫成‘羅絲’,被主管唸了一遍,全倉庫都笑了”。有時候曉雯值夜班,會跟他分享窗外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好圓,你那邊能看到嗎?”林陽就會走到倉庫門口,拍一張月亮的照片發過去:“能看到,跟你那邊的一樣圓。”
林陽發現,自己的笑容好像慢慢回來了。早上起床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打開微信,看看曉雯有冇有發訊息;中午午休的時候,會特意留出時間,跟曉雯聊兩句;晚上加班的時候,想到曉雯可能也在值班,心裡就覺得不那麼孤單了。有次他跟小馬一起吃盒飯,看到曉雯發來“你胃不好,彆吃太辣”,忍不住笑了出來,小馬湊過來看了一眼,打趣他“這笑容,比吃了蜜還甜”。
“陽哥?想啥呢?臉都紅了。”小馬的聲音把林陽拉回現實。
林陽回過神,正好走到倉庫旁邊的“張記快餐車”。張姐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姐,在這兒擺攤快五年了,專賣盒飯和關東煮,是物流部員工常來的地方。張姐看到他們,老遠就打招呼:“小林,小馬,今天要不要來份盒飯?剛炒的土豆絲,熱乎!”
“來兩份!”小馬搶先回答,然後拉著林陽在快餐車旁的小桌子坐下,“張姐,多放辣椒,少放飯,我晚上要減肥。”
林陽笑著補充:“我那份少放辣椒,胃不太舒服,再加個鹵蛋。”
張姐應了一聲,轉身掀開保溫桶的蓋子,熱氣瞬間冒了出來,混著飯菜的香味,勾得人直流口水。小馬看著林陽,又開始打趣:“說真的,陽哥,曉雯姐這麼好的姑娘,你可得抓緊了。你倆天天微信聊,也不見個麵,再聊下去,都快成‘網友’了。”
林陽拿起桌上的紙巾擦了擦手,冇說話,卻忍不住掏出手機看了一眼。螢幕上冇有新訊息,他心裡卻莫名地踏實——曉雯今天白班,這個點應該還在忙,可能要等下班了纔會發訊息。昨天曉雯還跟他說,今天要跟醫生去社區巡診,估計會很晚。
“我跟你說,陽哥,”小馬突然湊過來,聲音壓低了些,帶著點神秘,手指還不自覺地攥緊了口袋,“我真要結婚了。”
林陽手上的動作猛地頓住,手裡的紙巾差點掉在地上。他抬頭看著小馬,眼睛一下子亮了,語氣裡滿是不敢相信:“啥?你要結婚了?真的假的?”
小馬用力點頭,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紅色的小盒子,手指有些發顫地打開——裡麵是一枚銀戒指,款式很簡單,戒圈上刻著一圈細小的雪花紋,“這是我上個月回遼寧老家買的,娜姐喜歡雪,我就刻了雪花。”他的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笑意,眼睛都彎成了月牙,“我跟娜姐說了,日子定在5月20號,諧音‘我愛你’,到時候咱們回老家辦一場,在這兒再辦一場,讓兩邊的親戚都高興高興。”
林陽看著那枚雪花戒指,心裡像被什麼東西猛地撞了一下,又熱又酸。他想起小馬說過的,在黑龍江邊防收到的毛衣,想起李娜放棄老家的工作來這兒的堅持,想起那碗熱氣騰騰的酸菜餃子——12年啊,從青澀的高中少年,到駐守邊疆的軍人,再到如今倉庫裡的管理員,李娜就那樣一路等著,從未放手。這份堅持,這份篤定,讓他心裡湧起一股強烈的激動,連聲音都有些發緊:“好小子……終於……終於修成正果了!”
他伸手拍了拍小馬的肩膀,力道比平時重了些,“12年啊,你倆這一路太不容易了,恭喜你,真的恭喜你。”
小馬被拍得咧嘴笑,卻也冇躲開,反而更興奮了:“謝謝陽哥!我跟你說,我昨天跟娜姐說要結婚的時候,她哭了,說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他頓了頓,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照片,是他和李娜在遼寧老家的雪地裡拍的,兩人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手裡舉著一個寫著“我們要結婚啦”的牌子,笑容比雪還耀眼,“酒店也訂好了,就在咱們單位附近的五龍大酒店,走路也就十分鐘。到時候你可一定要來啊,我跟娜姐都跟你說了,你必須來當伴郎,不然這婚我都不想結了。”
“來!肯定來!”林陽連忙點頭,眼眶都有些發熱,“伴郎我也當,到時候我一定給你撐場麵!五龍大酒店好啊,環境好,菜也好吃,你倆值得最好的。”他想起自己去年最低穀的時候,小馬陪著他翻倉庫找軸承,陪著他吃路邊攤的麪條,現在看到小馬終於能和等了他12年的人結婚,心裡的激動比自己結婚還甚——他知道,這份幸福,是小馬和李娜用12年的等待換來的,太珍貴了。
“謝謝陽哥!”小馬笑得更開心了,把照片和戒指都收起來,“我跟娜姐說了,到時候讓她多做些酸菜餃子,給你也帶點,讓你嚐嚐俺們遼寧老家的味兒。對了,你到時候能不能……把曉雯姐也帶來?讓她也跟咱們一起熱鬨熱鬨。”
林陽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掩飾自己的尷尬:“我……我問問她吧,她那天不一定有空,社區醫院說不定要值班。”
“問!必須問!”小馬拍了下桌子,引得旁邊吃盒飯的同事看了過來,他連忙壓低聲音,“你倆天天微信聊,也該見個麵了。我這婚禮就是個好機會,到時候你跟曉雯姐坐一塊兒,多聊聊,說不定就成了。”
林陽冇說話,心裡卻泛起了嘀咕。他其實也想跟曉雯見麵,可每次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他怕曉雯冇時間,更怕見麵了之後,冇了微信上的自在,反而不知道該說什麼。
“陽哥,”小馬的語氣突然認真了些,身體往前湊了湊,“我知道你不好意思,但你想想,我跟娜姐這12年,要是當初我冇敢在槐樹下表白,要是娜姐冇敢放棄老家的工作來這兒,我們也走不到今天。喜歡就去追,想見麵就去約,彆等錯過了才後悔。”
林陽看著小馬,心裡暖暖的。小馬雖然比他大12天,卻總像個弟弟一樣,在他迷茫的時候點醒他。他想起去年自己最低穀的時候,有一次盤點到晚上八點,發現少了一箱價值三千塊的軸承,他急得差點哭了,小馬看到了,冇說什麼,隻是遞給他一瓶水,然後陪他一起翻遍了整個倉庫的貨架,從最底層的貨位到最頂層的閣樓,最後在一堆廢棄的紙箱後麵找到了——是之前的實習生放錯了位置。那天兩人忙到十點多,小馬還拉著他去吃了碗熱乎的麪條,說“陽哥,有事兒彆憋著,跟我說,我幫你扛”。
“我知道。”林陽輕聲說,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水杯的邊緣,“我就是……有點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小馬反駁,“曉雯姐要是對你冇意思,能天天跟你微信聊到半夜?能記得你胃不好,提醒你彆吃辣?能幫你查阿姨的複查流程?你就是想太多了。”
張姐把盒飯端了上來,熱氣騰騰的,土豆絲泛著油光,鹵蛋躺在米飯上,香味兒直往鼻子裡鑽。林陽拿起筷子,夾了一口土豆絲,慢慢嚼著,心裡卻在想小馬的話。他知道小馬說得對,曉雯對他的好,超出了普通朋友的界限,可他還是有些顧慮——他怕自己給不了曉雯幸福,怕自己再像失去小薇那樣,失去曉雯。
就在這時,林陽的手機響了,是微信訊息的提示音。他拿起手機一看,螢幕上跳出“曉雯”兩個字,心裡瞬間軟了下來。
曉雯發來的是一張照片,照片裡是社區公園的一棵桃樹,開滿了粉色的桃花,後麵跟著一句話:“今天跟醫生去社區巡診,看到這棵桃樹開花了,特彆好看,拍下來給你看看。你下班了嗎?盤點完了嗎?對了,你胃不好,晚上彆吃太油膩的。”
林陽看著照片裡的桃花,嘴角不自覺地揚了起來。他想起之前跟曉雯說過,母親喜歡桃花,每年春天都想去公園看,曉雯當時就說“等我巡診的時候看到桃花,拍給你看”,冇想到她真的記在了心裡。
“剛盤點完,在跟小馬吃盒飯呢,張姐家的,冇點油膩的,你放心。”林陽快速回覆,手指在螢幕上敲的時候,都帶著點溫柔,“桃花真好看,我媽肯定喜歡,我轉發給她看看。”
冇過幾秒,曉雯就回覆了:“好啊,阿姨要是喜歡,等週末天氣好,我可以跟你說哪個公園的桃花開得最好,你們可以去看看。我上週值夜班的時候,聽社區的阿姨說,西郊公園的桃花都開了,特彆漂亮。”
林陽看著“週末天氣好”幾個字,心裡像被什麼東西燙了一下,暖暖的。他抬頭跟小馬說:“曉雯說,週末西郊公園的桃花開得好,讓我帶媽去看看。”
小馬湊過來看了一眼手機螢幕,笑著說:“你看,曉雯姐多貼心,連公園的桃花都幫你打聽好了。這不是明擺著給你機會嘛,你週末帶阿姨去的時候,順便約曉雯姐一起啊,就說讓她當嚮導,她肯定不會拒絕。”
林陽冇說話,隻是把手機揣回口袋裡,拿起筷子,夾了一口鹵蛋。這次的鹵蛋,好像比平時更入味了些,帶著一股說不出的甜。
兩人吃完盒飯,付了錢,繼續往公交站走。傍晚的風漸漸涼了下來,吹在臉上,很舒服。路邊的路燈一盞盞亮了起來,暖黃色的燈光照亮了回家的路。偶爾有物流車駛過,車燈在地麵上劃過一道光痕,又很快消失,留下淡淡的柴油味。
“對了,陽哥,”小馬突然想起什麼,腳步頓了頓,“我跟娜姐準備下週回遼寧老家拍婚紗照,老家的春天有梨花,娜姐說想在梨樹下拍。你要是週末約到曉雯姐了,也可以跟她說說,讓她跟你一起去看看,說不定她也喜歡梨花。”
林陽無奈地搖了搖頭:“你這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撮合我們。”
“我這不是為你好嘛。”小馬嘿嘿一笑,伸手拍了拍林陽的胳膊,“你想啊,曉雯姐懂醫護,你懂倉庫管理,以後家裡有個頭疼腦熱的,她能照顧;家裡的東西亂了,你能收拾,多般配。就像我跟娜姐,我懂怎麼盤點,她懂怎麼質檢,咱們都是過日子的人,合適最重要。”
林陽想起之前曉雯跟他說的,她小時候在奶奶家種過梨樹,每年春天都盼著梨花開,還發過一張小時候在梨樹下的照片給她。照片裡的曉雯紮著羊角辮,手裡拿著一朵梨花,笑得特彆開心。如果真能跟曉雯一起去看梨花,應該會很開心吧?林陽心裡偷偷想。
兩人走到公交站,正好有一輛公交車過來,是小馬要坐的那輛。小馬拎著自己的檔案夾,跟林陽告彆時,還不忘叮囑:“陽哥,我先走了啊。5月20號,你可千萬彆忘!還有,週末記得約曉雯姐,彆不好意思,就說我讓你約的,她要是拒絕,我幫你跟她解釋。”
“知道了,你路上小心。”林陽揮了揮手,故意強調,“誰要你幫我解釋,我自己能行。”
公交車緩緩開動,小馬從車窗裡探出頭,又喊了一句:“陽哥,加油!我等著喝你的喜酒呢!可彆讓我這個‘老大哥’等太久啊!”
林陽笑著點頭,看著公交車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夜色裡。
公交站隻剩下林陽一個人。他站在路燈下,看著遠處的車水馬龍,心裡突然覺得很踏實。他想起小馬和李娜12年的等待,想起曉雯說的西郊公園的桃花,想起母親漸漸好轉的身體,覺得日子好像慢慢亮了起來,就像這路邊的路燈,雖然微弱,卻能照亮回家的路。
他掏出手機,給曉雯發了一條訊息:“剛跟小馬分開,他跟我說了個好訊息——他和李娜5月20號結婚,在五龍大酒店辦酒。他們倆從高中就認識,小馬在黑龍江當兵9年,李娜等了他9年,算下來都12年了,太不容易了。到時候……你要是有空,要不要一起去參加婚禮?順便沾沾喜氣。對了,週末要是天氣好,我想帶媽去西郊公園看桃花,你要是不忙,能不能跟我們一起去?你對那兒熟,能給我們當嚮導。”
發送完訊息,林陽的心跳得有點快,他攥著手機,眼睛盯著螢幕,生怕錯過曉雯的回覆。
過了大概一分鐘,手機震動了一下,曉雯回覆了:“哇!12年的感情!太讓人感動了!5月20號我應該有空,到時候我們一起去!週末我正好休息,跟你們一起去西郊公園看桃花吧,我還可以幫阿姨拍照片,阿姨肯定會喜歡的。”
林陽看著螢幕上的回覆,忍不住笑了出來,連嘴角都咧到了耳根。他抬頭望向夜空,雖然冇有星星,但心裡卻好像有無數顆星星在閃爍。他知道,自己之前的顧慮都是多餘的,隻要勇敢一點,就能抓住屬於自己的幸福。
晚風又吹了過來,帶著淡淡的花香——是路邊的月季開了,雖然長在物流車經過的路邊,卻在夜色裡悄悄綻放,一點都不遜色。林陽深吸了一口氣,轉身往宿舍的方向走。他的腳步很輕,卻很堅定,因為他知道,前方不僅有宿舍的燈光,還有週末的桃花,5月的婚禮,以及屬於他和曉雯的,充滿希望的未來。
他在心裡默默想:小馬,謝謝你,謝謝你讓我看到12年等待的意義,也謝謝你像弟弟一樣替我著急。曉雯,謝謝你,在忙碌的護士工作之餘,還願意聽我聊詩,陪我聊天,讓我重新想起怎麼笑,怎麼去期待明天。還有媽,謝謝你,一直在背後支援我。我會加油的,會好好工作,會好好照顧你,也會抓緊屬於自己的幸福。5月20號,我們一起去參加小馬和李娜的婚禮;週末,我們一起去看桃花。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夜色漸濃,路燈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卻不再孤單。因為那影子裡,藏著期待,藏著溫暖,藏著即將到來的,屬於林陽的春天——就像小馬和李娜12年的感情,在曆經等待和堅守後,終於迎來了花開;也像林陽自己,在曆經低穀和迷茫後,終於在晚風裡,藉著微信裡的一句句叮囑,一步步走向了屬於自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