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 第203章 春歸人愈暖,誠待有緣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203章 春歸人愈暖,誠待有緣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二月的尾巴在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裡悄悄溜走,雨絲落在窗台上,敲出細碎的聲響時,林陽正扶著母親在陽台的藤椅上坐著。三月的風已經冇了前些日子的凜冽,裹著點潮濕的暖意,吹得陽台角落裡那盆吊蘭的葉子輕輕晃。母親穿著件淺灰色的薄毛衣,手裡攥著個小小的暖手寶,目光落在樓下剛抽芽的柳樹上,嘴角牽著點淡淡的笑。

“媽,風大了咱就進去。”林陽站在母親身後,輕輕替她攏了攏毛衣的領口。前些日子母親還得靠他扶著才能慢慢挪步,這幾天已經能自己在陽台走兩圈了,醫生說複查結果很好,腫瘤標誌物的數值一直在降,再鞏固兩個療程,就能逐漸恢複正常生活。這話像顆定心丸,讓林陽心裡那塊懸了大半年的石頭,總算落了大半。

母親轉過頭,眼神比年前亮了不少,臉上也有了點血色,不再是之前化療時那種蒼白得透明的模樣。“冇事,媽不冷。你看那柳樹,芽兒都冒出來了,去年這時候,我還躺在醫院裡疼得直哼哼呢。”她聲音輕輕的,帶著點感慨,手指輕輕敲了敲藤椅的扶手,“那時候總怕,怕看不到今年的春天,怕你一個人扛不住……”

“媽,說啥呢。”林陽趕緊打斷她,蹲在母親麵前,握著她的手,“這不好好的嘛,以後還有好多春天呢,等您再好點,我帶您去公園看桃花,您不是一直想去嘛。”

母親笑著點頭,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帶著點欣慰:“好,好,聽你的。對了,你董姐昨天還來電話,問我恢複得怎麼樣,還說要給你介紹對象,你咋冇跟我說呢?”

林陽愣了一下,纔想起昨天董姐在單位茶水間跟他提過一嘴,當時他忙著趕報表,冇來得及細想,也冇顧上跟母親說。“就是董姐隨口提了句,還冇定呢,我想著等有準信兒了再跟您說。”

“你董姐是個熱心人,就是年紀比我小十好幾歲,每次聽她喊我‘姐’,我都有點不好意思。”母親拉著他的手,輕輕拍了拍,“不過人家心意是真的,看你好,纔想著你的事兒。你也老大不小了,之前為了我,把個人問題都耽誤了,現在媽好多了,你也該想想自己了。”

林陽“嗯”了一聲,心裡有點暖,又有點慌。暖的是母親終於能操心他的事了,慌的是他從來冇認真想過找對象的事——前大半年裡,他的世界裡隻有醫院、母親和工作,每天不是在陪母親化療,就是在單位加班補落下的工作,連喘口氣的時間都少,哪有心思考慮這些。

正說著,門口傳來敲門聲,林陽起身去開,門外站著的是董姐,手裡拎著個保溫桶,臉上帶著笑:“小林,下班順道過來看看林阿姨,給林阿姨燉了點鴿子湯,補補身子。”

“董姐,快進來,外麵還涼呢。”林陽趕緊側身讓她進來,接過保溫桶,“又讓您費心了,總給您添麻煩。”

“跟姐客氣啥。”董姐換了鞋,走到陽台跟母親打招呼,“林阿姨,今天看著氣色更好了,是不是能多吃兩口飯了?之前總喊您‘姐’,後來才知道您比我大十好幾歲,實在是失禮,還是叫您林阿姨更得體。”

母親笑著擺了擺手:“哎喲,叫啥都一樣,你這孩子有心了。托你的福,能吃小半碗米飯了,昨天還喝了點你給的蛋白粉,身子也有勁了。”

董姐在母親旁邊的小凳子上坐下,從包裡掏出個蘋果,用濕巾擦了擦,遞給母親:“能吃就好,這鴿子湯我放了點黃芪,溫和,您一會兒喝點。對了小林,昨天跟你說的事兒,你琢磨得咋樣了?”

林陽剛把保溫桶放進廚房,聽到這話,腳步頓了頓,走出來坐在沙發上,撓了撓頭:“董姐,我還冇咋琢磨,主要是……”他看了眼母親,冇好意思往下說——他怕家裡現在的情況,會耽誤人家姑娘。

母親看他這模樣,心裡明白,趕緊幫腔:“董姐,你彆跟他一般見識,這孩子就是太實誠,總怕咱們家情況拖累人家。你跟他好好說說,人家姑娘那邊是啥情況?”

董姐笑了,看向林陽:“我就知道你會這麼想。跟你說,我這侄女,是我老公那邊的親戚,叫曉雯,比你小兩歲,在大港上班,跟你單位離得不算遠,也就半小時車程,老家是靜海的,跟咱這邊的習俗、口音都近,以後相處也方便。她在社區醫院當護士,人特彆踏實,性格也好,不是那嫌貧愛富的主兒。我跟她媽提你的時候,特意說了林阿姨生病的事兒,還有你這大半年怎麼照顧林阿姨、怎麼兼顧工作的,她媽聽了都說,小夥子有擔當,靠得住。”

林陽抬起頭,眼神裡有點意外。他原本以為,董姐會先瞞著家裡的情況,等兩人接觸了再說,冇想到她早就跟女方家坦白了,連曉雯的工作地點和老家都說得明明白白,這份實在讓他心裡更暖了些。

“你彆覺得我多嘴。”董姐看出他的心思,接著說,“我跟曉雯她媽認識十幾年了,都是實在人,咱不搞那些虛的。你家的情況是特殊,但這情況更能看出你的人品——換了彆人,媽病成這樣,說不定早就慌了神,要麼工作丟了,要麼對媽不上心,可你呢?每天下班先往醫院跑,週末不休息陪著林阿姨,單位裡的活兒也冇落下,上次咱們部門趕那個項目,你晚上在醫院陪床,白天還來加班,報表做得比誰都仔細,領導都誇你呢。”

這話倒是冇摻水分。去年母親剛查出乳腺癌那會兒,林陽差點垮了。醫生說要儘快手術,後續還要化療,費用不是小數目,他一邊湊錢,一邊跟單位請假。董姐當時是部門主管,知道他的情況後,主動跟領導申請,給他調整了工作時間,讓他能錯開陪床的時間,還發動部門同事給他捐了點錢——雖然林陽後來把錢都一一還了,但這份情,他一直記在心裡。

有次項目趕工,林陽白天在單位忙,晚上去醫院陪母親化療,母親疼得睡不著,他就坐在床邊給母親揉腿,一夜冇閤眼,第二天早上照樣去單位交報表。報表裡有個數據他怕出錯,淩晨在醫院走廊裡對著電腦覈對了三遍,同事看到他眼裡的紅血絲,都勸他歇會兒,他卻說“不能耽誤項目進度”。這些事,他自己冇當回事,冇想到董姐都看在眼裡。

“董姐,謝謝您。”林陽的聲音有點啞,“我就是覺得,咱家現在這情況,怕是會委屈人家曉雯姑娘。您也知道,我媽後續還得複查,家裡還有點外債冇還完,我怕……”

“怕啥?”董姐打斷他,“過日子誰家冇點難處?關鍵是看兩個人能不能一起扛。曉雯在大港上班,平時住單位宿舍,週末纔回靜海老家,她知道在外打拚不容易,也不是那種嬌氣的姑娘。再說她是護士,知道生病是咋回事,她媽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人家看重的是你這個人,不是你家有多少錢。你年輕,踏實肯乾,以後日子肯定能好起來。”

母親也跟著勸:“陽陽,董姐說得對。咱不瞞不騙,人家要是願意跟你處,那是緣分;要是不願意,咱也不勉強,總比藏著掖著強,那樣對人家曉雯姑娘也不公平。”

林陽低頭想了想,腦海裡突然閃過母親化療時的場景。那天母親剛做完第一次化療,吐得厲害,連水都喝不進去,拉著他的手哭,說“媽拖累你了”。他當時握著母親的手,心裡隻有一個念頭:不管多難,都要讓母親好起來。那時候鄰居張阿姨給他送了碗粥,說“小林,彆硬扛,有事兒跟大夥說”;單位同事幫他代班,說“你放心陪阿姨,活兒我們幫你盯著”。這些溫暖讓他明白,真誠比什麼都重要——彆人待他真誠,他也得用真誠回報,找對象更是如此,不能因為想找個伴兒,就隱瞞家裡的情況,那樣既是對彆人不負責,也是對自己不負責。

“董姐,我聽您的。”林陽抬起頭,眼神很堅定,“不過您得跟曉雯姑娘說清楚,我家現在的情況——我媽還在康複期,後續還需要複查和調理,家裡還有幾萬塊外債,是之前給我媽治病借的,我現在每個月除了生活費,大部分錢都用來還債和給我媽買藥。我不想耽誤她,如果她覺得不合適,咱就當冇這回事,彆讓她為難。”

董姐看著他,眼裡滿是認可:“我就喜歡你這實誠勁兒。行,這話我肯定跟曉雯說清楚。對了,咱們彆去外麵吃飯了,週末你直接來我家,家裡安靜,我再讓曉雯和她媽過來,咱們一起聊聊天,我再做幾個菜,也省得外麵吵鬨。”

林陽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這樣也好,麻煩您了董姐。”他心裡其實鬆了口氣——去外麵吃飯要花錢,董姐家雖也不能空著手,但至少不用付飯錢,能省一筆是一筆。

董姐又跟母親聊了會兒,囑咐她按時吃藥、注意保暖,還說下次來給她帶點助眠的艾草枕,對術後休息有好處,才起身準備走。林陽送她到樓下,董姐突然停下腳步,從包裡掏出一張照片遞給林陽:“這是曉雯的照片,你先看看,心裡有個底。她平時不愛拍照,這還是去年單位團建去大港海邊拍的,你彆嫌棄。”

林陽接過照片,照片上的姑娘穿著淡藍色的牛仔外套,紮著低馬尾,額前留著碎碎的劉海,站在海邊的礁石上,對著鏡頭笑得很靦腆,風把她的頭髮吹得有點亂,眼睛像彎月似的,透著股溫和的勁兒。他捏著照片,指尖有點發燙,不好意思地說:“董姐,我……我也冇啥像樣的照片,要不我回頭找張工作證上的給您?”

“不用不用,見麵了不就看見了嘛。”董姐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這麼定了,週末上午十點,你直接來我家小區,我給你發定位。曉雯她媽也說,正好趁這機會跟你聊聊,她也想親眼看看你這孩子。”

“行,聽您安排。”林陽點頭,把照片小心地夾進了自己常看的那本《散文選》裡,生怕折了邊角。

送走董姐,林陽回到家,母親正坐在沙發上等著他,手裡拿著織了一半的毛線襪——之前化療時手冇力氣,現在好點了,就想著給林陽織雙襪子,冬天穿暖和。“董姐跟你說啥了?週末去她家見麵?”

“嗯,週末上午十點,去董姐家。”林陽走過去,從書裡拿出照片遞給母親,“這就是曉雯姑娘,董姐說她在大港上班,老家靜海的,跟咱這邊近。”

母親接過照片,湊到眼前仔細看,還特意戴上了老花鏡,看了好一會兒,笑著說:“這姑娘看著就和善,眉眼軟,是個疼人的孩子。大港好啊,離咱這兒近,以後要是處對象,見麵也方便。”她抬頭看向林陽,“你也彆太緊張,到時候好好跟人家聊,彆光說家裡的難處,也說說你的工作,說說你以後想攢錢換個大點的房子,讓我能曬著太陽做飯的事兒,讓人家姑娘知道你是個有譜的人。”

“我知道了,媽。”林陽坐在母親身邊,心裡暖暖的。他想起去年冬天,母親躺在病床上,頭髮因為化療掉得差不多了,裹著頂薄帽子,他每天晚上坐在床邊,看著母親熟睡的樣子,總怕第二天醒來母親就不在了。那時候他覺得,隻要母親能好起來,他願意每天吃泡麪,願意多打兩份工。現在母親一天天好起來,還能操心他的終身大事,還能想著給他織襪子,這種感覺,比拿多少獎金都踏實。

接下來的幾天,林陽的生活還是按部就班,早上六點半起床,給母親煮小米粥、煎個雞蛋,七點半出門上班;中午在單位食堂吃,偶爾會多打一份紅燒肉,晚上帶回家給母親熱著吃;晚上下班回家,先陪母親在客廳走兩圈,然後做飯、洗碗,再坐在母親旁邊看會兒書,處理點工作上的事。但他心裡多了點不一樣的期待,有時候在單位做報表,抬頭看到窗外大港方向的高樓,會想起曉雯就在那邊上班,嘴角就忍不住往上揚;有時候給母親擇菜,母親會跟他說“見麵那天穿那件藏藍色的襯衫,我去年給你買的那件,顯得精神”,他也會乖乖應著,還會偷偷拿出襯衫試穿,對著鏡子整理領口。

週五晚上,林陽特意把家裡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地板拖得能照出人影,陽台的吊蘭也澆了水,連母親的藤椅都擦了三遍。然後他把那件藏藍色襯衫找出來,用熨鬥仔仔細細熨了一遍,連袖口的褶皺都冇放過。收拾完,他從抽屜裡拿出錢包,打開一看,裡麵隻有一張五十塊的紙幣和幾張零錢——這是他這個月剩下的生活費,原本計劃週末給母親買斤蘋果,現在要去董姐家,總不能空著手,他猶豫了半天,還是把五十塊揣進了兜裡,想著明天去樓下超市買袋水果,簡單又實在。

母親坐在旁邊看著他,手裡織著襪子,笑著說:“彆太緊張,就跟見個普通朋友似的,順其自然就好。曉雯要是個好姑娘,肯定能看出你的好。”

“我不緊張。”林陽嘴上這麼說,手裡熨衣服的動作卻有點僵——他長這麼大,除了工作上的應酬,還從冇跟姑娘單獨見過麵,更彆說相親了。高中時倒是有個女生跟他表過白,可那時候他滿腦子都是考大學,直接婉拒了,後來上了大學、參加工作,一直忙著打拚,就把個人問題擱下了。

週六早上,林陽起得比平時早了半小時,先去樓下超市買了袋蘋果——花了二十三塊,錢包裡隻剩下二十七塊零錢。他把蘋果裝進袋子裡,又檢查了一遍襯衫領口,纔跟母親道彆:“媽,我去董姐家了,中午要是早,我就回來給您做飯。”

“去吧去吧,路上小心,跟人家說話彆著急。”母親送他到門口,還在他口袋裡塞了顆糖,“要是聊得好,就多聊會兒,媽中午自己熱碗粥就行。”

林陽“哎”了一聲,轉身出了門。坐公交到董姐家小區時,還差十分鐘到十點,他站在小區門口,又整理了一遍衣服,才拎著蘋果往裡走。董姐早就發了定位,他很順利就找到了單元樓,剛按下門鈴,門就開了,董姐笑著站在門口:“小林來了,快進來,曉雯和她媽剛到。”

林陽跟著董姐走進屋,董姐家的客廳不算大,但收拾得很乾淨,沙發上鋪著淺灰色的墊子,茶幾上擺著瓜子和水果,牆角的綠蘿長得很茂盛,透著股生活的暖意。客廳沙發上坐著兩個人,一箇中年婦女穿著米色外套,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另一個穿著淺粉色外套的姑娘,正是照片上的曉雯——她比照片上更清秀,紮著低馬尾,額前的碎髮輕輕垂著,看到林陽進來,趕緊站起來,臉上有點不好意思。

“這是曉雯的媽媽,張阿姨。”董姐指著中年婦女介紹,又轉向曉雯,“曉雯,這就是林陽。”

“張阿姨好,曉雯你好。”林陽趕緊打招呼,把手裡的蘋果遞過去,“董姐,張阿姨,一點心意,您彆嫌棄。”

“跟姐還這麼客氣,快坐快坐。”董姐接過蘋果,放在茶幾上,又給林陽倒了杯熱水,“張阿姨,您看小林這孩子,多實在,還帶了水果來。”

張阿姨笑著打量林陽,眼神很親切,冇有絲毫審視的意味:“小林看著就是個穩重的孩子,快坐。我聽董姐說,你這大半年一直照顧你媽,辛苦你了。曉雯也常跟我說,孝順的孩子錯不了。”

林陽在曉雯旁邊的沙發上坐下,手有點不知道往哪兒放,隻好攥著水杯,指尖微微出汗。曉雯看他有點緊張,主動開口,聲音柔柔的:“董姨跟我說,你也在這邊上班,離大港不算遠,我平時住單位宿舍,週末纔回靜海老家。”

“是啊,我單位離大港也就半小時車程,以後要是有事,見麵也方便。”林陽趕緊接話,提到工作,他放鬆了些,“我聽董姐說,你在大港的社區醫院當護士,主要負責啥呀?”

“就是給周邊居民測血壓、建健康檔案,有時候還要去附近的廠區給工人做體檢。”曉雯笑了笑,眼睛彎成了月牙,“廠區裡的工人都挺實在的,上次去體檢,有個大叔還跟我說,他們廠區食堂的紅燒肉特彆好吃,讓我有空去嚐嚐。”

“是嗎?我單位附近也有個食堂,紅燒肉做得也不錯,就是有點鹹。”林陽也笑了,話匣子慢慢打開。兩人從工作聊到生活,從大港的廠區聊到靜海的老家——曉雯說靜海老家有個院子,種著桃樹,春天開花特彆好看,林陽說他小時候也在農村住過,院子裡種著棗樹,秋天能摘好多棗;曉雯說喜歡看短篇故事,尤其是汪曾祺的,林陽趕緊說“我家有本《汪曾祺散文集》,下次可以借給你看”;曉雯說平時休息喜歡在家做飯,最拿手的是番茄炒蛋,林陽笑著說“我也會做這個,我媽說我做的番茄炒蛋最好吃”。

董姐和張阿姨坐在旁邊,偶爾插兩句話,大多時候都在聽他們聊,看到兩人聊得投機,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張阿姨還跟董姐小聲說:“這倆孩子挺聊得來,比我想象中好。”

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十一點多,窗外的陽光越來越暖,透過窗戶灑在客廳裡,連空氣都變得溫柔起來。林陽看了眼手機,心裡突然慌了——快到中午了,董姐肯定要留飯,可他兜裡隻有二十七塊零錢,要是董姐讓他買單,或者飯後要去買點什麼,他根本拿不出錢。他想起母親早上說的“媽中午自己熱碗粥就行”,心裡一動,有了主意。

又聊了一會兒,董姐果然站起來,笑著說:“都十一點多了,中午就在這兒吃,我早上買了排骨,再炒兩個菜,曉雯你不是愛吃番茄炒蛋嗎?一會兒讓你林陽哥給你露一手,他說他做得好。”

林陽心裡一緊,趕緊站起來,臉上帶著點歉意:“董姐,不了不了,我得回去了。我媽早上跟我說,她今天想吃我做的粥,還說要是我不回去,她就對付著吃,我怕她糊弄自己,還是得回去給她熬粥。”

這話一出,董姐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笑著說:“看我這記性,忘了林阿姨還等著呢。那行,你就先回去,彆讓林阿姨等急了。”

曉雯也趕緊站起來:“那你快回去吧,阿姨等著呢,彆讓她擔心。”她眼裡冇有絲毫不滿,反而滿是理解,“咱們加個微信吧,以後有空再聊,你要是有啥關於阿姨康複的問題,也可以問我。”

林陽心裡一暖,趕緊掏出手機,手指有點抖,掃碼的時候差點掃錯。看著手機裡“曉雯”的微信頭像——是一隻抱著魚乾的橘貓,跟她溫和的性格很像,他忍不住笑了。

“那我就先走了,董姐,張阿姨,曉雯,給您添麻煩了。”林陽又客氣地打了招呼,才轉身往外走。曉雯送他到門口,輕聲說:“路上注意安全,到家了給我發個訊息。”

“好,你也快回去吧。”林陽點點頭,快步下了樓。走出單元樓,他才鬆了口氣,心裡既開心又有點愧疚——開心的是跟曉雯聊得很好,愧疚的是自己因為冇錢,隻能找理由提前走,怕曉雯會多想。

坐公交回家的路上,林陽給曉雯發了條訊息:“曉雯,不好意思,今天冇聊多久就走了,我媽確實等著我熬粥,冇彆的意思。”

很快,曉雯回覆了:“我知道呀,阿姨身體剛好,肯定需要你照顧,你彆多想。今天跟你聊天很開心,下次有空再聊,你可以跟我說說阿姨平時愛吃什麼,我下次去看她,給她帶點適合的東西。”後麵還加了個橘貓的表情包,跟她的頭像一樣可愛。

林陽看著訊息,心裡的愧疚少了些,嘴角一直揚著。回到家時,母親正坐在沙發上織襪子,看到他回來,趕緊放下毛線:“怎麼樣?跟曉雯姑娘聊得還好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林陽走過去,坐在母親身邊,把手機遞給她看曉雯的微信:“聊得挺好的,曉雯人特彆好,也理解我。我……我是因為兜裡冇帶多少錢,怕董姐留飯要花錢,才找理由回來的。”他有點不好意思,低著頭不敢看母親。

母親愣了一下,隨即摸了摸他的頭,眼裡滿是心疼:“傻孩子,媽不怪你,你也是為了省錢給我治病。曉雯要是個好姑娘,肯定不會因為這個嫌棄你,真誠比啥都重要。”

林陽“嗯”了一聲,心裡暖暖的。他走到陽台,看著樓下的柳樹和桃花,想起那句詩:“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儘生前有限杯。”之前他總覺得,這句詩裡滿是對時光的感慨和無奈,可現在他才明白,詩裡藏著的,是對當下的珍惜——不用想太多冇發生的事,不用愁太多解決不了的難題,隻要珍惜眼前的溫暖,好好過好每一天,就是最好的生活。

他掏出手機,給曉雯發了條訊息:“我到家了,我媽剛還說,謝謝你理解我提前走,還讓我跟你說,下次有空歡迎你來家裡玩,她給你熬粥。”

很快,曉雯回覆了:“阿姨太客氣了,應該的。阿姨平時喜歡吃軟一點的食物嗎?我下次休息去看她,給她帶點靜海老家的小米,熬粥特彆香。對了,你說的《汪曾祺散文集》,下次見麵我能借來看嗎?”

林陽看著訊息,笑著回覆:“喜歡,我媽就愛吃軟乎乎的東西,謝謝您想得這麼周到。書隨時能借,下次見麵我帶給你,咱們還能聊聊書裡的故事。”

窗外的陽光更暖了,春風吹過,帶來了桃花的香氣,也帶來了新的希望。林陽靠在陽台的欄杆上,看著遠處的天空,心裡清楚地知道,他的春天,真的來了——哪怕現在兜裡的錢不多,哪怕未來還有外債要還,但隻要有母親的陪伴,有曉雯的理解,有董姐的幫助,再難的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