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臨夏無恙 > 第7章 應是海棠依舊(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臨夏無恙 第7章 應是海棠依舊(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應是海棠依舊(一)

來醫院快一個月了,周予夏也漸漸適應這裡的工作。

傍晚高峰期,江立市有處立交橋發生重大連環交通事故。

一輛輕型貨車因為疲勞駕駛與一輛小轎車相撞,導致六輛後來的車輛發生追尾事故,貨車衝出橋梁,到現在還冇打撈上來。

電視台爭相報道傷亡情況,目前已經造成兩名重症,四名輕傷。

說巧不巧,今天軟件園的一所公司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街上到處都是開往醫院的私家車,把十字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周予夏今天上夜班,剛下地鐵就聽見到處都是救護車的警鳴聲。

路過急診部的時候,門前已經站了許多看熱鬨的群眾,警衛正在大聲嚷嚷著讓他們為救護車騰出空間。

急診科的護士在門口來回踱步,總算看見來了一位醫生,立刻朝周予夏跑過來,火急火燎地說:“周醫生,能拜托您看看患者情況嗎今天急診人數太多,骨科和神外的醫生都在急著搶救,醫生實在調動不開!”

車禍最容易造成身體骨折與顱腦損傷,骨科和神外科的醫生也是最常出入急診部的醫生,今天也不例外。

周予夏點了下頭,掏出工牌帶上,跟隨護士疾步走進急診部,邊問:“患者情況?”

“52歲男性患者,一週前發生交通事故,顱骨骨折,前天纔出院。現在中度昏迷狀態,急救人員趕到已經有頭痛嘔吐,伴有癲癇視力模糊等症狀。”

她聽見,眉頭輕蹙,又問:“這麼快出院,怎麼冇多觀察幾天?”

小護士頗為頭疼地解釋說:“患者強烈要求。”

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很多患者自認為瞭解自己的身體機能,反而對醫生的話抱持懷疑態度,一來二去,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

一進急診室,周予夏就驚了。

平常寬敞的大廳現在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患者哀嚎聲,還有醫生護士大聲施救或者交談的聲音。

場麵十分緊迫。

護士長動作麻利地挨床檢視病人情況,邊讓手下的護士進行急救,看情況不好的就去叫醫生。

一個實習醫生推著小推車從周予夏麵前疾步而過。

急診部的床位無一空缺,她下意識瞥了眼,連最不常出現在急診科的眼科醫生都被請過來救急,足見狀況多緊迫。

周予夏邊走邊綁起頭髮,跟著指引的護士穿過三排病床,走到第四排右手邊倒數第二個床位前。

床上躺著一個已經昏迷的中年男子,床邊還站了兩三個實習生和護士。

周予夏下意識摸口袋,發現自己根本冇來得及穿白大褂,於是伸手讓身邊的實習醫生拿出手電筒遞過來。

接過手電筒,先觀察病人左右瞳孔情況,接著彎腰仔細聆聽呼吸情況。

左右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呼吸頻率正常。

周予夏沉著嗓音問:“生命體征多少?”

“脈搏65,血壓150/110。”

“ct和ri做了嗎?”

“在這裡。”

周予夏拿起操作檯上的無菌手套戴上,邊走到分診台視窗定睛觀察顯示屏上的片子。

側腦室顳角額角變鈍變圓,典型腦積水。

於是又問,“今天神外誰當值?”

“馬教授,可是馬教授已經進手術室搶救了,一時半會兒出不來。”

“彆的神外醫生呢?”

護士舉著電話朝她這邊喊道,“黎醫生這邊手術快結束了!”

周予夏快走一步,耳朵挨著聽筒。

“是我,周予夏,ct顯示患者腦池擴大明顯,第三腦室和側腦室枕角擴大,急性腦積水,需要腦室-腹腔分流術。”

“周醫生,脈搏59,血壓170/125。”護士還在她一邊提醒道。

情況不理想,患者病程發展迅速,脈搏開始下降,血壓升高。

她點了下頭,又問黎初臨,“你那邊多久結束?”

黎初臨隔著電話聲筒,眼睛專注在顯微鏡上,正在進行最後的腫瘤夾除,手機他請護士放在自己的耳邊。

黎初臨聽見那邊人聲喧囂,她的聲音平靜得出奇,在一片混亂中稍顯格格不入。

他手上動作冇停,啟唇說:“我半小時後到,你先對側腦室穿刺,放出適量腦脊液。”

“好。”

周予夏掛斷電話後不容多想,邊準備消毒,邊朝一旁的護士醫生交代:“準備腦室穿刺包,我先做側腦室穿刺,手術室準備好後直接通知黎醫生,他那邊半小時後結束。”

“治療室還有位置嗎?”

“治療室滿了。”

“就在病床這裡吧。”

“好的。”

護士得到指令後,立刻去拿腦室穿刺包,引流管引流袋以及其他用品,站在一旁的實習醫生拿了消毒用具遞給周予夏,然後退到她身後。

病床前,眾人屏息。

天花板上熾白的燈光落在周予夏後背的襯衫上,散出一大片神聖的光暈。

她睫毛低垂,視線一點不差地落在病人身上,彎腰的時候,肩胛骨隔著衣服麵料微微凸顯出來,顯得身影格外瘦弱。

周予夏用甲紫液在需要切口的地方畫出矢狀線,接著對皮膚進行二次消毒,蓋上無菌手術巾,用切口膜固定在切口周圍,區域性浸潤麻醉。

“電鑽。”

“骨蠟。”

她用指腹捏著刺針,按照預定方向穿刺側腦室,全神貫注在針尖的位置,隨著緩緩推進,針尖的阻力突然減小時,立刻拔出針芯。

儀器發出急促的的滴滴聲伴隨腦脊液從中流出而變得緩慢。

片刻後,周予夏壓著嗓音,“生命體征。”

“脈搏67,血壓148/110。”

一旁的實習醫生緊握的拳頭終於鬆開了,像是說給自己聽:“稍微下降了一點。”

又過幾分鐘,病人的生命體征逐漸趨緩。

護士們懸著的心也算放下了。

她們都忍不住向周予夏投去審視敬佩的目光。

臨床精神科雖然有臨床二字,隻是很少有手術安排,實習時再熟練的手藝,工作幾年後也漸漸就荒廢了,更彆提急救技能。

就算是同行,也有大把人認為他們是群對著病人隻會開處方,說點安慰鼓勵的話,到點就下班,錢賺的輕鬆又自在。

誰能想到,今天在急診室磨練許久的住院醫生手忙腳亂的時候,周予夏出色完成神經外科的穿刺術,全程冷靜理智,冇有慌亂,也冇有一句廢話。

今晚的美談足夠在醫院八卦趣聞中沸沸揚揚一個禮拜。

半小

時還冇到,急診室的內部電梯下來了。

黎初臨邁步而來。

護士將隔簾拉開的時候,正好和他四目相對。

黎初臨身上帶著風塵仆仆而來的涼意,比這更涼的是那雙含著平淡的眉眼。

看見好看的人突然出現在麵前,距離又近,小護士刷的一下臉就紅了。

黎初臨冇在小護士身上停留,稍微側身麵向病床的位置。

他問:“患者情況怎麼樣?”

病床前圍著三四個人,有護士,實習醫生,掠過這些人,他瞧見一抹嬌小的身影垂著腦袋,正在觀察患者的意識體征。

聽到那聲熟悉的嗓音,周予夏冇擡眼,淡淡地交代情況,“顱內壓降下來一點,生命體征平穩。不過還要請你觀察確認。”

話畢,周予夏從病床前退下,下意識掃了眼時鐘。

從打電話到現在,剛好過去25分鐘。

黎初臨越過一行人,走到她之前站立的位置,拿出手電筒晃了晃患者的瞳孔。

嗯,對光反應刺激正常。

然後,他又把引流管的高度上移三厘米,問,“腦脊液送去檢查,手術室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把患者推進去吧,一會兒做分流。”

黎初臨吩咐完,然後悄悄把周予夏拉出急診室門外。

白花花的牆壁上隻有一道透明的玻璃箱子,裡麵放著兩瓶滅火器還有兩件消防用的工具。

今天的急診始料不及,周予夏冇來得及穿洗手衣,連施救用的隔離罩衫也冇套,身上隻有一件棉麻襯衫,下麵是一條卡其色的過膝傘裙。

她頭髮紮著,耳後還有兩縷頭髮冇梳上,柔軟卷在耳側,一雙大眼睛稍稍仰頭看著他,滿是迷茫和疑惑。

該說的她剛剛都已經說完了,周予夏不明白黎初臨還拉她出來做什麼。

隻見地麵的人不著痕跡地掃了周予夏身前一眼,把自己的白大褂外套脫下來披在她身上。

那天生彎翹的唇角此刻上揚了點弧度,溫著嗓音對她說:“辛苦了,你做得很好,下麵我來處理。”

他語氣溫柔又堅定,這樣沉穩的姿態很難不讓患者信賴。

如果她是病人,也會選擇黎初臨做她的主刀醫生。

那顆小心臟聽到黎初臨的話又開始躁動起來。

其實直到剛剛,周予夏的手指都是涼的,手心裡還沁了很多冷汗。

她也緊張。

急診科那麼多比她年輕的實習醫生護士,總算盼來個有實際經驗的主治醫生,都理所當然地指望周予夏一個人。

儘管她來自和手術最不沾邊的臨床精神科。

說起來,她的引流術還是當初和黎初臨搭檔時候學的,這麼多年,多少前輩老師都演示過操作過程,隻有黎初臨的手法最讓人過目不忘。

揮刀處理乾淨又利落,連引流管的擺放位置都像用標尺量過一樣精準。

周予夏也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回答的。

黎初臨離開後,不知過了多久。

她站得腳有些麻了,纔回過神來,警覺地看了看四周,確認冇有人看見剛纔黎初臨披外套的舉動。

幸好,他們剛站的位置隱蔽,如果不是刻意,都不會走到這裡來。

隻是她不明白,黎初臨拉她出來就為說一句安慰又誇獎的話?

難不成是顧及她之前說的保持同事關係?

周予夏思忖著,餘光感覺胸前怪怪的。

作者的話

槐夏

作者

02-24

都是醫生,怎麼能不寫點正經事捏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