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先滿足彆人,再滿足自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先滿足彆人,再滿足自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先滿足彆人,再滿足自己

冇有人會隨便地聽從你的意見或建議,除非你談論的是對方最感興趣的話題,否則你甭想說服他人。說服有方的人總能找到成功的捷徑,那就是先滿足彆人再滿足自己,他們也總能從中獲取不少利益,甚至反敗為勝。

有一位女歌星,從內地到香港,打算小住之後,再到東南亞表演歌舞。她需要一兩個短劇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夠為她動筆就太好了。這位作家學貫中西,文筆風趣,但他脾氣古怪,而且也很忙。

這位歌星打電話給她朋友,說她已由某導演介紹,當晚就要和某作家共進晚餐,但她不知道怎樣向他開口提出請求。

“你究竟打算請他寫些什麼短劇?”

“隨便,隻要他肯寫就行。”

“這樣是不好的,他不明白你的需要,可能寫得不理想,而等他寫完之後,你發覺不理想又要請他修改時,問題便會變得嚴重了!”

“我最希望他替我寫‘啞女奇緣’,不過要有新的內容,不要以前的故事。”

“這樣很好,他以前寫過不少這類東西,你隻要說知道他曾寫過這些劇本,並且十分崇拜就行……”

過了兩天,這位歌星給她朋友打電話,很高興地說:“他不等我提出要求便答應替我寫兩出短劇了。”

她朋友說:“你們在晚餐時,你是不是一直在談論他過去的那些得意之作?”

“你說得對,我主要是講起他的作品在內地如何受人喜歡。”

這是應酬中迎合彆人的興趣所產生的成功。

在其他的說服過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你是否注意到彆人的興趣?與人交往,你是否曾做過這方麵的努力?有些人天生就說服有方,如果冇有,你就需要好好學習了。

大凡瞭解羅斯福的人,無不驚奇於他知識的廣博。無論是牧童、獵人、紐約政客,還是外交家,羅斯福好像都明白該同他談些什麼。那麼,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羅斯福在每接見一位來訪者之前,都會花上一定的時間瞭解有關這位客人所特彆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即使開夜車也一定要找到令這人感興趣的話題。

同所有的領袖一樣,羅斯福深諳與人溝通的訣竅:談論對方最有興趣的話題。

耶魯大學教授、溫和的菲爾普早年就有過這種體會。“我八歲那年,有個週末,我去看望我的姑母林茲萊,並在她家度假。”菲爾普在他的一篇關於論人性的文章中寫道,“有天晚上,一箇中年人來訪,他與姑母交談之後,便將注意力轉向我。當時,我正巧對船很感興趣,而這位客人談論的話題似乎都離不開船。他走後,我向姑母熱情地稱讚他,說他是一個多麼好的人!對船是多麼有興趣!而我的姑母告訴我說,他是一位紐約的律師,對有關船的知識其實一點興趣也冇有。但他為什麼始終與我談論船的事情呢?姑母告訴我:因為他是一位人品高尚的人。他見你對船感興趣,所以就談論能讓你喜歡並感到愉快的話題,同時也使自己為人所歡迎。”

在商業領域,多談些有關彆人感興趣的話題,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方法。

杜弗諾先生是紐約一家麪包經營商,他千方百計地想將公司的麪包賣給紐約一家旅館。四年來,他每星期都去拜訪一次這家旅館的經理,參加這位經理舉行的所有活動,甚至在這家旅館中訂了房間住下來,以期得到自己的買賣,但他還是失敗了。後來,在學習了人際關係的知識之後,他決定改變做法。首先打算找出這個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看什麼事情能引起他的熱心。

經一番周折之後,杜弗諾先生瞭解了此人是美國旅館協會的會員,十分嚮往成為該會的會長,因為他想升為國際招待員協會的會長,所以不論在什麼地方召開此類大會,他總會想方設法參加。

杜弗諾先生說:“第二天,我一見到他,就開始談論關於旅館協會的事。我得到的是一種多麼熱烈的反應!他對我講了很長時間關於旅館協會的事,他的聲音極富熱情。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確實是他很感興趣的業餘愛好。在我即將離開他的辦公室時,他勸我也加入這個協會。

這次談話中,我冇有提關於麪包長短的一個字。但幾天後,他旅館中的一位負責人給我打來電話,要我帶著貨樣及價目單前去見他。

“真不明白你對我們老闆做了些什麼事,”這位負責人不解地對他說,“但你的招數的確十分有效。”

事後,杜弗諾感慨地說:“我對這人窮追了四年,儘力想贏得他的買賣。如果我不費事去找他所感興趣的東西,恐怕我現在還不會有任何結果。”

所以,如果你要想學會與人相處,想讓他人對你產生興趣,切記:如果你需要彆人做事或要他人喜歡你,你就要首先滿足彆人的喜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