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83章 八百虎賁踏江去…張遼果然天克孫氏也!
-
“遼遵令!”
張遼先是慨然領命,爾後卻問道:
“袁軍雖有五千,卻皆為步卒,遼以八百虎賁破之,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隻是軍師既要半渡擊敵,何不儘起城中之兵?”
張遼言下之意,五千步騎齊出,豈不勝算更大?
“登岸這五千袁軍,隻是誘餌。”
邊哲遙指敵船,冷笑道:
“我料其兩萬餘主力,皆藏在船中,我軍若傾巢而出,與登岸之敵糾纏時,孫策必會令主力從兩翼登岸,包抄我軍後路。”
“彼時我們四麵受敵,必全軍覆冇,孫策便可不戰而破下相也!”
聽得此言,張遼和於禁皆是大吃一驚。
二人目光,急是望向泗水。
袁軍戰船隻有不到百艘,這個數量,正常情況下,最多隻能運載五千士卒。
邊哲卻斷定,船中還有兩萬五千士卒?
“邊軍師何以斷定,敵船之中還藏有兵馬?”
張遼當即道出疑點所在。
邊哲遙指敵船,不緊不慢道:
“咱們自下邳南下,亦是乘船走泗水水路,一艘船裝多少士卒吃水線有多深,想必文遠應該瞭然於心。”
“再看江上的敵船,明明士卒已空,吃水線卻仍舊極深,且不是一艘,而是全部。”
“這就證明,敵船中裝的絕非糧草,定然是藏了數萬士卒。”
張遼似懂非懂,似悟非悟。
畢竟他是北人,善騎戰而不善水戰,生平坐船次數都有限,何況是戰船吃水線載重這等跨界領域之事。
“孫策以百艘戰船前來,再以五千兵馬登岸,乃是故意示弱,令我們誤以為他發全軍登岸,以誘使我軍傾巢而出截擊。”
“彼時他再以主力,出其不意兩翼登岸,將我們一舉全殲,爾後不戰而下下相城。”
“此乃引蛇出洞之計也!”
“這孫伯符與呂布皆有驍勇之名,其智計卻遠在呂布之上呀。”
邊哲將孫策圖謀全盤點破,言語間也不掩幾分讚賞意味。
聽到這裡,張遼終於理順了其中玄機。
簡而言之:
孫策藏兵於船內,拋出五千誘餌,引他們上鉤,爾後撒出主力大網,圍而殲之!
邊哲正是識破孫策圖謀,故才隻派他以八百虎賁半渡擊敵。
騎兵截擊步軍,勝算極大,贏了自然是最好不過。
倘若未能速破敵軍,就算孫策以主力登岸包抄,騎兵也能憑藉機動優勢全身而退,不至於被包圍殲滅。
此乃萬全之策也。
張遼是豁然開朗,欣然一拱手:
“孫策竟妄想在軍師麵前使詐,當真是班門弄斧,不自量力也。”
“軍師且在城頭閒坐片刻,看遼八百虎賁如何破敵!”
說罷,張遼提刀下城而去。
城門大開,吊橋落下。
八百虎賁騎,如鋼鐵洪流湧出城門,浩浩蕩蕩撲向泗水東岸。
“軍師,騎兵對戰步卒,確實是有優勢。”
“隻是敵軍登岸之兵雖非主力,至少也有五千餘人,文遠兄僅憑八百鐵騎的話…”
於禁話未言儘,擔憂之意卻已明瞭。
邊哲卻玩味一笑。
彆人或許不行,但那可是張遼啊。
十萬江東鼠輩尚且可破之,何況區區五千淮南兵?
關鍵是統帥這支誘餌者,還多半不是孫策本人。
孫策不下場,更無忌憚也。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文則,備好美酒,坐等為文遠慶功便是。”
見得邊哲對張遼如此信任,於禁隻得暫且壓下擔憂,目光轉向戰場。
八百虎賁,向著泗水席捲而去。
岸邊。
一艘艘走舸陸續靠岸,五千袁軍陸陸續續下船登岸。
袁軍登岸的速度並不快,紀靈也並冇有急著催促士卒。
下相城雖臨水而建,離岸邊多少還是有些距離。
紀靈自信能在劉軍出擊前,至少能將七成兵力登岸,嚴陣以待。
就算城中劉軍傾巢而至,他三千兵支撐一時片刻,撐到孫策的主力從兩翼登岸包抄,應該不在話下吧。
紀靈心中這般盤算著,遂不慌不忙,慢悠悠的策馬登岸。
“將軍,騎…騎兵!敵軍好象有騎兵來襲!”
身邊響起親衛尖叫聲,打斷了紀靈的悠哉。
紀靈一凜,猛抬頭望去,瞬間臉色大變。
東南方向,塵霧滾滾,遮天蔽日。
塵影下,一隊隊鐵騎若隱若現,如地獄而來的幽冥之兵,正滾滾而來。
一麵“張”字旗,在殘陽之下張狂飛舞。
“張字旗?張遼?是幷州騎兵?”
紀靈猛然驚醒,倒吸一口涼氣。
雁門張遼,原乃呂布部將,昌邑一戰叛呂歸劉…
這情報紀靈也是知曉。
可隨同張遼降劉備的,還有數百幷州騎兵,卻是他所不知。
劉備以這數百幷州騎兵為骨乾,令張遼組建了八百虎賁騎,亦是他不曾知曉。
這八百虎賁騎,早已提前進入下相城,他更是渾然不曉。
此刻這八百虎賁,如神兵天降般殺來,紀靈焉能不震驚到方寸大亂。
左右袁軍士卒,多為淮南卒,何曾見識過北地鐵騎的恐怖。
虎賁騎尚未衝至,袁軍便被其威勢所懾,軍心大挫。
“不得慌張,全軍聽令,速速結陣迎敵~~”
紀靈到底也算宿將,轉眼冷靜了下來,急是放聲喝令。
步兵對戰騎兵,陣形能否穩住,事關生死。
這個道理,紀靈還是清楚的。
令旗搖動,戰鼓聲驟起。
登岸的三千餘袁軍,到底不是烏合之眾,在紀靈的喝斥下稍稍穩住軍心,匆忙開始結陣。
一座座方陣,倉促間在岸邊排開。
弓弩手,刀盾手,槍戟手,在將官的催促下,手忙腳亂進入各處位置。
還是慢了。
下相城離岸太近,騎兵來勢快如疾風,袁軍各兵種尚未全部就位時,虎賁騎已呼嘯而至。
張遼手提長刀衝鋒在前,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袁軍陣形。
紀靈以為將要對戰的乃是劉軍步卒,故陣形乃是一字排開,各方陣間相距較遠。
方陣間隙太遠,在對戰騎兵之時,便是致命破綻。
“玄齡軍師所料不錯,袁軍不知我城中有騎兵,不然怎敢結這樣的一字長蛇陣…”
張遼嘴角上揚,眼神已是勝算在握。
目光左右一掃,憑藉著騎戰的經驗,轉眼搜尋到了袁軍最薄弱之處。
“跟著我,殺——”
張遼一聲長嘯,縱馬提刀加速而上。
八百虎賁騎,從左翼兩座軍陣間的空隙刺入敵陣,爾後朝著敵陣攔腰輾去。
騎兵的速度優勢,在這一刻儘顯無遺。
袁軍尚不及變陣時,虎賁騎已挾著天崩地裂之勢撞至。
破碎聲,慘叫聲,嘶鳴聲…驟然大起。
無數道鮮血,隨之沖天而起,染紅了河岸上空。
鐵騎所過,摧枯拉朽!
袁軍一座兩百人的軍陣,如紙糊一般,輕鬆被虎賁騎撞穿。
鐵騎滾滾,繼續狂奔向前。
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
不到一刻間,袁軍方陣皆破,從南到北被直接擊穿。
崩潰開始。
陣形一破,步卒數量再多,也隻有被騎兵亂殺的份。
袁軍士卒不傻,成片成片放棄陣地,爭先恐後向著岸邊走舸逃去。
“區區幾百騎兵,就沖垮了我近五千人的軍陣,這便是幷州騎兵的實力嗎?”
“孫伯符啊孫伯符,你太自以為是,低估了那邊哲,小看了這個張遼啊~~”
紀靈無可奈何一歎,隻得跟隨著潰兵,向著走舸逃去。
袁軍如螻蟻潰散,八百虎賁騎,則肆意輾殺。
泗水東岸一線,已是血流成河…
下相城頭。
五千劉軍士卒,親眼目睹張遼之神威,無不歡呼雀躍。
“這張文遠,僅憑八百鐵騎,一眨眼功夫,竟就破了五千餘袁軍?”
於禁倒吸涼氣,眼中湧起難以置信之色。
邊哲臉色卻並未有意外,隻笑歎道:
“八百虎賁踏江去…莫管五千還是十萬,皆得喪膽還,果然文遠天克孫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