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82章 孫策:三萬對五千,優勢在我!邊哲:八百就八百,給我包圍敵軍!
-
兩路用兵之戰略,就此定下。
兩天後,張飛統五千兵馬,化整為零分路秘密增防海西。
徐盛則擇兩千餘通水性之士卒,趕往海西以北朐城港蒐集船隻,編訓水軍。
張遼於禁二將,則率五千步騎,先行一步趕往下相。
劉備初歸下邳,尚需幾日時間部署好留守事宜,數日後方能率萬餘主力南下會合。
麋氏的商業網絡,則再度開啟,化身為老劉的情報網,時刻監視高郵一線曹軍動向。
身為謀主的邊哲,為提早勘察下相一線地形,則隨同張遼於禁的先鋒軍,先劉備一步前往下相。
五千先鋒軍進駐下相,二將當即修築城池,屯集箭矢檑木,為迎戰袁軍做準備…
是日,縣府。
正堂之內,下相方圓三十裡的沙盤,已堆聚在了堂中。
邊哲與張遼於禁,圍於沙盤前商議著用兵細節。
“下相臨泗水而建,城西雖靠水,地形卻較為狹窄,不利於兵馬展開。”
“遼以為孫策會在下相南麵登岸,沿泗水東岸向我下相城推進。”
“彼時若兩軍交戰,袁軍西麵有泗水為屏障,不利於我騎兵迂迴,我們就隻能從東麵…”
張遼手指著沙盤,將排兵佈陣的細節娓娓道來。
邊哲不時微微點頭。
不愧是武廟級彆的名將。
就憑張遼這番排兵佈局之能,就絕非隻是善用騎兵突擊的一員猛將,而是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一員帥才。
“報~~”
“南麵泗水上有百餘艘戰船逼近,距下相城不過十裡!”
一道斥侯情報突然傳到,打斷了邊哲思緒。
邊哲眼中掠過一絲意外之色。
按照麋家傳回的最新情報,袁軍主力才過盱眙不久。
泗水不比長江淮水寬闊,三萬大軍行船速度不可能太快,至少也得兩日之後纔會抵達。
袁軍竟然比預想的時間,提前了整整兩日殺到?
“孫策用兵果然是疾如風,來的還真是快。”
邊哲冷笑著一聲感歎,當即動身直奔城頭。
張遼於禁也頗感意外,當即跟著趕赴城頭,同時傳令各營士卒,停止修築城池,全部登城備戰。
黃昏時分。
邊哲駐立下相西門,舉目遠望,隻見泗水下遊方向,雲帆船影逆流而近。
很快,“袁”字旗和“孫”字旗便印入了眼簾。
袁軍到了。
沿城一線,五千劉軍將士,立時握緊兵器,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看來船數量,不過百餘艘,可載士卒最多五六千人而已。”
“邊軍師,來的應該隻是袁軍前鋒,並非其主力。”
於禁粗粗一數敵船數量,很快推算出了袁軍規模。
張遼掐指估算後,亦道:
“文則所言不錯,來的應該隻是袁軍前鋒,料想他們隻是來探路,必不敢登岸,以防被我軍半渡擊之。”
於禁點頭稱是。
二人以常理做出這般推測。
邊哲目光卻盯著江上敵船,眼中疑色若隱若現。
現下這個時間點,孫策雖已有驍勇之名,卻還未橫掃江東,殺出個“小霸王”之名。
世人對孫策的統兵能力認知有限,多是止於驍勇二字。
邊哲卻清楚,孫策絕非恃勇而驕之人,用兵可謂變化多端,正奇兼備。
這麼一個智勇兼備之人,會做出隻派了五六千先鋒軍前來,既不敢登岸又不能攻城,可以說毫無意義之舉?
“小霸王,你憋著什麼壞呢…”
邊哲喃喃自語,銳利如芒的目光,遠遠望向那麵“孫”字旗。
泗水之上,袁軍旗艦。
孫策扶劍傲立,刀鋒般的目光,同樣也在盯著下相城。
一艘哨船自東岸而來,靠上了旗艦。
“稟三位將軍,我斥侯已探明,下相城中乃五千先鋒劉軍。”
“統軍敵將乃張遼於禁,據聞劉備軍師邊哲亦在城中。”
聽得“邊哲”二字,孫策眼神微微一動。
壽春城時,關於邊哲的種種傳聞,不禁迴響在耳邊。
“這個邊哲竟然也在,這倒是吾未曾料到…”
孫策手撚著腮幫,眉宇間閃過一絲忌憚。
“伯符,看來劉備主力還未至,我三萬大軍趁勢殺上岸去,一鼓作氣踏平下相如何?”
身旁紀靈豪然叫戰,言語間頗有輕視之意。
“是啊伯符,咱們大軍已到,無論如何也得先上岸再說。”
“敵軍隻有五千餘人,量他們也不敢出城阻攔。”
袁胤也催促進兵,言語間亦是對劉軍存有輕視。
孫策隻得壓製住了那份忌憚。
自己名為主將,實則處處為袁紀二人監視掣肘,這二人急著要登岸,自己焉有拒絕之理。
就算那邊哲也在,此時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孫策深吸一口氣,目光瞥向紀靈:
“既是如此,就請紀將軍率五千兵馬先行登岸。”
紀靈一愣,麵生困惑道:
“我五千兵馬登岸,城內敵軍見我兵少,多半會出城半渡擊之,卻當如何應對?”
袁胤連連點頭,亦是不解道:
“是啊伯符,咱們既有三萬兵馬,何不全軍齊上,量邊哲張遼之流,必不敢出城阻擊,我們自能順利登岸。”
二人對孫策的決斷,顯然既是不解又是不滿。
孫策嘴角上揚,冷冷一笑:
“我這麼做,正是為了一舉踏破下相!”
袁胤紀靈一愣。
“敵軍不知我藏兵之策,不知我船中藏有三萬精兵,以為我隻是五千兵馬。”
“我以五千兵馬登岸,他們方敢出城來半渡擊之。”
“待紀將軍你與敵激戰之時,我其餘兵馬便趁勢從兩翼登岸,南北包抄,一舉將敵軍儘數殲滅。”
“如此,下相城豈非不戰而下?”
孫策臉上是籌謀帷幄之色,洋洋灑灑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
紀靈和袁胤二人,這才恍然大悟。
這百餘艘戰船,原本隻能運送五千餘兵馬,孫策卻強行將三萬兵馬,硬塞進了船艙之中。
一路還不許士卒拋頭露麵,讓三萬將士吃儘了苦頭。
二人先前還滿腹狐疑,不明白孫策這麼做的用意何在。
直到此時,二人方纔醍醐灌頂。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伯符你這藏兵之策,原來是為向劉軍示弱,好引蛇出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兄長果然冇說錯,你孫伯符智勇兼備,用兵之能還在令尊之上!”
省悟過來的袁胤,不由嘖嘖讚歎。
紀靈亦是麵露折服之色,欣然一拱手:
“聽聞那邊哲在兗州是算無遺策,可惜他萬冇料到,我淮南還有伯符你這等用兵如神之人。”
“好,就用你這一計,咱們就一鼓作氣踏破下相,生擒了那邊哲。”
“吾倒要看看,邊讓的這個兒子,是不是長了三顆腦袋!”
當下二人再無異議。
紀靈旋即率五千兵馬換上走舸,一窩蜂的向泗水東岸撲去。
孫策則率餘下兩萬五千士卒,做好準備,隨時從兩翼登岸。
下相城頭。
見得袁軍開始登岸,劉軍上下皆是一陣驚疑。
“敵軍不過五千先鋒軍,竟然膽敢登岸,那孫策就不怕我們半渡擊之?”
張遼遙指袁軍,眼中掠起深深驚奇。
左右皆是議論紛紛,對袁軍一反常理的舉動頗為不解。
唯有邊哲,盯著泗水上的敵船,眼睛一轉不轉。
良久後,眼中驀然精光閃過。
“人言孫策智勇兼備,果然名不虛傳…”
邊哲冷冷一笑,爾後抬手一指:
“文遠,你速率八百虎賁騎出擊,務求速戰速決,給我全殲登岸之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