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 第064章 老劉啊,豫州刺史乃雞肋,扔了接徐州牧之位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64章 老劉啊,豫州刺史乃雞肋,扔了接徐州牧之位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不隻是呂布。

在場所有人,皆是覺的劉備瘋了。

莊稼“長肉”期,就在最關鍵的後幾個月。

你提前一月割麥,原本一百斤的穀粒,可能就變成了八十斤。

近兩成的減產率,可不是個小數目。

若是因水旱天災等不可抗因素,被迫減產也就罷了。

現下兗州隻是小旱,還未到成災的地步,莊稼卻要因你劉備提前割麥而減產。

這不是天災,這是妥妥的**啊。

劉備此舉,不是瘋了還能是什麼?

“劉備若是瘋子,怎可能成今日之氣候,其這般反常之舉,定然另有用意。”

陳宮緩緩開口,眼中猜疑卻多過於驚奇。

呂布不覺也起了疑心,遂問道:

“那依公台之見,大耳賊這反常之舉,意欲何為?”

陳宮眉頭深鎖,捋髯不語,顯然一時片刻也想不出其中玄機。

便在這時,親衛入內,將王楷的一道書信送到。

呂布眼眸一亮,忙是接過。

看過幾眼後,不禁哈哈大笑:

“好好好,公台你的妙計成了,那郭貢果然願出兵助戰!”

呂布遂將手中書信示於諸將。

信中稱,郭貢已向袁術請示,是否能對沛縣用兵。

此時袁術正四麵開花,向東對曹操用兵,意圖奪取廣陵,向北對盤踞相縣的沛相陳珪用兵,意圖奪取沛國。

曹操這一路且不論,北線卻被陳珪阻於相縣,屢攻不下。

故袁術本就有意令郭貢東攻沛縣,威脅陳珪側後,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郭貢一將呂布相邀之事相告,袁術即刻點頭首懇。

得到了袁術默許,郭貢遂集結一萬兵馬,剋日將由梁國東進,直撲沛縣。

“郭貢攻沛縣,劉備勢必要抽調兵力回防,兗州兵力定然大減,我軍將重獲兵力優勢。”

“溫侯,隻等秋糧一下,我們便可揮師再取昌邑也!”

陳宮臉上是籌謀帷幄的自信,笑著為呂布勾勒藍圖。

呂布哈哈大笑。

這時,陳宮突然眼中精光一閃,冷笑道:

“溫侯,宮明白了,劉備提前割麥,必與郭貢出兵有關。”

呂布笑容一收,眼神再度茫然。

陳宮捋著細髯,不緊不慢道:

“郭貢出兵,劉備必分兵回援沛縣,則兗州之兵必減。”

“兵減,則不以據守兗南五郡國。”

“而眼下秋收將近,劉備必是怕溫侯趁著兵力不足,分兵抄掠兗南五郡,搶割其麥。”

“故此,劉備纔會出此下策,不惜以欠收減產為代價,提前割五郡之麥!”

聽得陳宮洋洋灑灑,有理有據的分析推算,呂布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吾還道大耳賊是瘋了,看來是被公台此計,逼迫到不得已如此。”

呂布嘴角鉤起諷刺,拍案道:

“既然大耳賊怕吾搶他的麥子,那吾就遂他所願,即刻分兵抄掠兗南五郡,公台以為如何?”

陳宮卻搖了搖頭,冷笑道:

“兗南今秋減產已成定局,彼時劉備糧草不及我軍,沛縣又為郭貢所攻,必陷內憂外患之中。”

“溫侯大可不必多此一舉,隻安心休養士卒,招兵買馬,坐等秋收便是。”

“彼時我糧草充足,將士們吃飽喝足士氣重振,再伐劉備,縱然那邊哲詭計多端,又焉能敵我堂堂正正之師!”

呂布聽明白了。

陳宮要求穩。

我糧多你糧少,我兵多你兵少。

那我就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以陽謀輾壓你的陰謀。

“好一個堂堂正正之師,公台此乃陽謀也,正合吾意!”

呂布撫掌大讚,冷笑道:

“那就這麼定了,吾就以五萬斛糧草換回魏續,讓大耳賊提前割麥。”

“吾倒要看看,秋收一過,那個邊哲還有什麼奇謀詭計,能讓大耳賊擋得住吾堂堂正正之師!”

說罷,呂布和陳宮相視而笑。



山陽郡,昌邑城。

來自於各縣的糧賦,一車接一車,正源源不斷運至昌邑。

府堂內,劉備正審閱著各縣送至的糧賦賬目。

“今歲因有旱情,再加上提前收麥,五郡國相較去歲減產約有三成。”

“根據主公之命,為讓五郡百姓有足夠過冬之糧,各郡縣糧賦皆有不同程度削減。”

“故此收上來的糧賦,還要在七成之中,再減去一成。”

“而屯田推行未久,今秋所獲有限,不足以彌補秋收減產…”

身為典農功曹的韓浩,將糧草一應事宜,一一稟報上來。

在場眾人嘴上雖未明言,眉宇神情間卻皆難掩擔憂。

“減產欠收,總比顆粒無收勝過十倍。”

“隻要我們有糧吃,呂布冇糧吃,我們就打贏了這場糧草之戰。”

邊哲看得出眾人擔憂,便出言寬慰。

關羽,趙雲,乃至滿寵都老資曆,對邊哲深信不疑。

張遼和曹性等幾位新降之人,眼中卻始終憂疑難卻。

“這位邊軍師,當真神機妙算到能推演天時,算定蝗災必起的地步?”

幾人暗暗對視,心中是同樣的猜疑。

“適纔不是有訊息,言呂布的五萬斛糧草已入山陽郡,主公便安排人馬,如約以魏續換回來吧。”

“得了這五萬斛糧草,對秋收減產欠收,也算是一種彌補。”

邊哲目光轉向劉備,又補充道。

劉備深以為然,掃視諸將一眼,落在了張遼身上。

“文遠,魏續既是你所擒,這換糧之事,吾就交給你了。”

“你即刻帶本部兵馬出發,務必將那五萬斛糧草帶回吧。”

當日六千呂軍歸降後,他便將以幷州人為主的兩千兵馬,皆劃歸給了張遼做部曲。

故此時張遼雖新降未久,卻已有自己的嫡係兵馬。

眾人皆是神色一奇。

就連張遼,亦是吃了一驚。

自己新降冇幾天,劉備撥給部曲便罷,還敢令他獨自領軍,去與自己的舊日同僚交涉?

這是何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襟氣量。

張遼吃驚過後,眼中不禁湧起感動和折服之意。

於是騰的起身,慨然道:

“主公放心,遼必將五萬斛糧草帶回。”

當下張遼便領命而去。

前腳剛走,後腳一道來自於梁國密報,便擺在了劉備案前:

豫州刺史郭貢,率一萬兵馬自梁國北上,有進犯沛縣跡象。

此道訊息一出,帳中頓時波瀾再起。

“郭貢在此時兵犯沛縣,寵料定是受呂布所誘,欲襲我側後,以逼主公分重兵回師。”

滿寵當先道破其中玄機。

劉備微微點頭。

關羽卻目光不屑,冷哼道:

“兄長莫憂,吾觀郭貢,不過一插標賣首之徒。”

“請兄長給愚弟五千精兵,愚弟回師沛縣,必取郭項首級!”

話音方落,不等劉備迴應,滿寵便搶先道:

“我軍一旦分兵,則我兗州之兵必減,呂布便將重新獲得兵力優勢。”

“主公,寵以為此必陳宮調虎離山之計!”

關羽神色微動,驀然省悟。

劉備眉頭皺起,一時左右為難起來。

分兵回防沛縣吧,如滿寵所言,中了呂布調虎離山之計,兗州攻守之勢便可能再次逆轉。

不回防吧,沛縣乃後方根本所在,焉能有失?

“玄齡…”

當此兩難時,劉備自然而然的便看向邊哲。

不等開口,邊哲便淡淡一笑:

“主公不必多慮,哲以為主公隻需做兩件事,便可不戰而退郭貢。”

劉備眼眸一亮。

關羽滿寵等眾人皆是精神一振,齊望向邊哲。

“哲料郭貢必知此乃呂布之計,所以還為其所用,舉兵來犯沛縣,無非是因其這個‘豫州刺史’之名。”

“主公乃陶公所表豫州刺史,他又是朝廷所任豫州刺史,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郭貢自然對主公心存敵意。”

聽到這裡,劉備恍然明悟。

戳破郭貢意圖後,邊哲接著道:

“故主公隻需上表朝廷,自請卸去豫州刺史之職,再派一說客往見郭貢,向其表明無心染指豫州之意。”

“有此兩點,哲料郭貢定會心安,自然不戰而退。”

邊哲此策,倒也不是無憑無據。

當年曆史上,郭貢就趁著兗州大亂,率軍直撲鄄縣。

結果荀彧出麵,曉以利害,便將郭貢輕鬆勸退。

由此邊哲料定,這個郭貢必不是那種給人當槍使的蠢材。

兵犯沛縣,定是與老劉有利益衝突。

衝突化解,自然冇必要非得與老劉死磕。

劉備眉頭鬆展,遂點頭道:

“玄齡言之有理,本來吾就無意收取豫州,既如此,那備就自請卸去這豫州刺史之職便是。”

眾人多無異議。

這時,關羽卻捋著美髯,提醒道:

“兄長若是卸去這豫州刺史之職,雖可換取郭貢這廝退兵,名份上的損失卻不可不顧呀。”

劉備心頭一震。

他這個豫州刺史,雖乃陶謙所表,可好歹也能充當門麵。

反正現下流行諸侯表奏,你表我也表,能用就行。

可要卸去這豫州刺史之名,就隻剩下了原先的平原相之位。

以區區一平原相之位,來統轄兗州五郡國,名份上未免有些難以服眾吧。

畢竟你都不過兩千石級彆官職,麾下謀臣武將的官職又能高到哪裡去,撐死也就一郡丞而已。

“雲長所言,倒也不無道理呀…”

劉備喃喃自語,目光瞥向了邊哲。

“哲還冇說完,主公讓出這豫州刺史的虛銜,不隻是為退郭貢,還是為騰出位置,以接另一個實銜。”

邊哲卻彆有意味一笑。

劉備一愣。

關羽等皆是一怔,茫然目光再聚邊哲。

眾人皆未能領悟,邊哲此番話之深意所在。

“若不出哲所料,陶公大限就在這幾日,臨終必會留有遺命,請主公接掌徐州。”

“主公辭去豫州刺史之職,纔好接這徐州牧之位!”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