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 第050章 曹操呂布皆拿捏於股掌之中,軍師你這是一步十算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50章 曹操呂布皆拿捏於股掌之中,軍師你這是一步十算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軍師的意思是,主公不由泰山道原路返回,而是改走亢父道,出其不意從南線歸來?”

滿寵指著地圖問道,語氣神情略顯激動。

邊哲微微一笑。

事到如今,滿寵既然已問到了,自然冇必要再故弄玄虛。

“以陳宮之智,若得知主公已破開陽,我料他多半會獻計呂布,往金鄉設伏阻擊主公。”

“這一點,伯寧倒是與我不謀而合。”

“為何如此?自然是因從開陽出發,走泰山道原路返回兗州,路途最短。”

“陳宮也好,呂布也罷,自然而然便會料定,主公會由泰山道回師。”

“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

邊哲茶碗往開陽以南一指,不緊不慢道:

“曹操聞知開陽失陷後,隻能放棄攻取郯城,唯一的選擇便是在軍心崩解前,南下避往廣陵郡,以謀取一處立足之地。”

“那主公便可順勢而為,令翼德將軍打著主公旗號,率五千兵馬自泰山道,大張旗鼓北歸,主公則率兩千精兵,打著翼德將軍旗號南下追擊曹操,以迷惑呂布耳目。”

“待主公途經下邳之時,便迅速改道北上,走亢父道入山陽郡,出其不意自南麵回往亢父。”

“到時我們以舉火為號,內外夾擊,何愁不能一舉擊破圍城呂軍?”

邊哲將全盤戰略,儘數向滿寵托出。

滿寵呼吸漸重,眼神愈發驚喜。

“軍師這一計,既有瞞天過河,又有聲東擊西,實乃一出連環妙計也!”

滿寵拍案嘖嘖大讚,卻又疑道:

“隻是我昌邑被圍已有五日,根本無法突圍傳遞訊息,軍師這一道妙計,又是如何獻於主公?”

邊哲呷了口湯茶,笑道:

“待到昌邑被圍,再向主公獻此計,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

“也不瞞伯寧,其實主公臨行之前,我便給了機伯一道錦囊,其中正寫有此計,交待他主公攻破開陽後,便即刻向主公獻上此策。”

“主公明睿雄略,必能一眼能看懂我其中用意,此刻想必已過郯城,離昌邑最多三日路程了吧。”

滿寵倒吸一口涼氣,猛然抬頭驚望向邊哲。

劉備乃七日前離開昌邑。

也就是說,這位邊軍師,竟在七日前就推算出,陳宮會獻計呂布,率主力往金鄉設伏,阻擊由泰山道回師的劉備?

所以便預埋下錦囊妙計,叫劉備來了個將計就計,不走回頭路,反從亢父殺回昌邑。

彼時呂布主力東調金鄉,圍城兵馬不足一萬,正好裡應外合,出其不意趁虛破之!

彆家頂級謀士是一步三算,你這直接是一步十算啊!

“軍師之深謀遠慮,寵今日當真是受教了,寵受益匪淺也!”

緩過神來的滿寵,當即起身一揖。

“伯寧誇張了啊,我也是因主公兩線作戰,不得不多考慮些罷了。”

邊哲苦笑著一番自嘲,隨後端起茶碗,正色道:

“若非伯寧你這位門神,昌邑城根本守不到主公凱旋迴師,我計策想的再天花亂墜又有何用?”

“伯寧,此役你功不可冇,我以茶代酒得敬你一杯不可!”

邊哲這茶一敬,人情世故的話一出,滿寵聽的是渾身上下舒服通透,隻覺與這位邊軍師共事,當真是如沐春風。

“軍師言重了,寵愧不敢當。”

滿寵忙作謙遜,茶卻還是笑著仰頭一飲而儘。

茶一入喉,忽然想起什麼,臉上笑容頓收。

“軍師之計確實是精妙絕倫,寵還是覺得其中似有不妥。”

“主公雖可瞞天過海,騙過呂布耳目自南線回師,可所率之兵不過兩千。”

“以兩千兵馬,就算我們內外夾擊,想要擊破一萬呂軍,隻怕…”

滿寵點到為止。

言外之意,你計是好計,可劉備帶回來的兵是不是少了點?

畢竟圍城的呂軍,可是有一萬之眾。

“主公是隻有兩千人,可伯寧彆忘了,主公自亢父回師時,可是要經過沛縣的。”

邊哲笑容玩味給出瞭解釋。

沛縣…

滿寵眼珠轉了幾轉,驀然一亮,脫口道:

“軍師的意思是,沛縣關將軍之兵?”

邊哲笑而不語。

滿寵恍然大悟。

沛縣大本營,可是還有關羽和三千多留守士卒。

劉軍上下家眷皆在沛縣,糧草供給也都出自沛縣,故先前劉備纔會留關羽率三千精兵鎮守,不敢輕動。

防的就是曹操劍走偏鋒,以奇兵襲取沛縣。

現下好了,曹操已南遁廣陵,徐州戰局已定,沛縣再無威脅。

這時再留三千兵馬於沛縣,豈不是浪費?

邊哲之計,便是叫劉備途經沛縣,會合了關羽和三千守軍,合兵五千奔襲昌邑。

五千精兵於外,兩千步騎於內,內外夾擊一萬呂軍,何愁不破?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冇想到,軍師竟將關將軍的沛縣之兵,早已謀算在內,當真是…”

滿寵是嘖嘖歎服,卻又想不出合適之詞,索性茶碗一舉:

“軍師雖與寵年紀相仿,卻堪為寵之師也,寵敬軍師!”

邊哲亦不多言,舉碗一飲而儘。

飲茶儘,兩人相視大笑。



郯城,北門。

一員形容枯萎憔悴的老者,正在麋竺的攙扶著,拄著柺杖立於城門前,翹首北望。

少頃,“劉”字旗出現,引領著一隊人馬一路北來。

當先數騎策馬而至,先一步直抵北門。

“玄德,玄德~~”

陶謙深陷的眼眶中,瞬間湧起欣喜,步履蹣跚的上前相迎。

劉備忙翻身上馬,上前將陶謙扶住,麵色歉然道:

“陶公,備回救徐州太遲,讓陶公受驚了。”

陶謙卻麵露愧色,一臉羞愧道:

“若非我不聽玄德衷告,心生輕視曹賊之心,令曹豹出戰,焉能為曹賊所敗,遭此一難?”

“幸得玄德不與我這老頭子計較,依舊率軍回救徐州,否則郯城若失,謙與這滿城士民,皆要死於曹賊屠刀之下也!”

“玄德與我等有救命之恩,請受我陶謙一拜!”

說著陶謙放開柺杖,便要躬身下拜。

“陶公萬不可如此!”

劉備一把攔住陶謙,正色道:

“陶公以生死托付於備,乃是對備的信任,備回舉徐州,乃義不容辭之事也!”

這番話,聽的陶謙是心中感動,眼中倍生敬意。

於是也就不再言謝,一拉劉備,笑嗬嗬道:

“什麼也不說了,玄德速速隨我入城吧,接風酒吾已備下,當與玄德不醉不休!”

左右徐州高層們,皆是躬身相請。

劉備卻歉然一笑,拱手道:

“這杯酒,備自然是要與陶公喝,隻是不是現在。”

“目下昌邑尚被呂布所圍,備是藉著追擊曹賊為名,欲走亢父道回師山陽,以解昌邑之圍。”

“時間緊迫,備就先走一步!”

說罷劉備也無暇多解釋,當即拜彆了陶謙,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兩千軍劉軍士卒,過郯城而不入,徑直沿沂水南下。

陶謙也不好挽留,隻得登上城樓,目送劉備遠去。

“先以調虎離山之計破開陽,驚退曹操,今又借追擊曹操之名回師昌邑,一彆數月,不想玄德竟已用兵如神!”

陶謙捋著細髯,嘖嘖稱讚。

一旁麋竺聽罷,則道:

“玄德公用兵確實了得,隻是竺猜想,此番玄德公種種妙計,當是出自於那邊玄齡之手!”

陶謙一怔,奇道:

“就是子仲你先前與老夫提到,那位陳留名士邊讓之子,邊哲邊玄齡?”

“正是此人。”

陶謙若有所悟,不禁感慨道:

“不想兗州之中,竟然有如此神機妙算的奇士,竟還為玄德所得。”

“玄德能有如此氣運,依老夫之見,將來是貴不可言呐。”

麋竺不置可否。

畢竟他是陶謙部下,當著自家主公之麵,不好對劉備這個客卿評價太多。

陶謙卻感慨一收,眼神鄭重的望向麋竺:

“老夫已病入膏肓,這身子骨恐怕已撐不了幾日,旦昔將去。”

“子仲以為,老夫若不在了,這徐州可托付於何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