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30章 十世之仇猶可報,備必助玄齡滅曹操滿門!
-
我是酒喝高了,聽錯了嗎?
也冇喝幾杯啊。
張遼低頭瞥向手中酒樽,一時產生了自我懷疑。
劉備則欣喜過望,接過斥侯手中帛書,迫不及待的拆開急看。
梁父之戰經過,張飛清清楚楚寫明。
“軍師一計輕取梁父,再破曹操,當真算無遺策也!”
“此戰之後,曹操再無力迴天,備可高枕無憂矣!”
劉備嘖嘖大讚,一時心情大悅,仰頭狠狠灌下一樽酒。
邊哲接過捷報一瞥,笑道:
“曹操遭此慘敗,當再無力回師兗州,主公可安心助溫侯掃蕩兗州之曹軍餘孽了。”
這話,自然是說給張遼聽的。
他二人談笑間幾句短短對話,卻聽的張遼神色再變。
這一次,他確信自己冇聽錯。
劉備竟不知什麼時候,使了什麼計策,出其不意的襲取了梁父城。
還殺了守城的曹操叔父曹瑜!
爾後曹操自泰山道回師,便在梁父城踢到了鐵板,再被劉備大破。
再敗的曹操,隻剩下四千餘殘兵,隻得退回徐州,再無力突圍回兗州。
這意味著,曹操主力已被劉備消滅殆儘!
所餘殘部,皆被封死在了徐州!
“難怪他適才那般自信,不屑去追擊曹操,原來竟已暗派奇兵,長途奔襲梁父,截斷泰山道!”
“隻是梁父不比亢父,遠在一百七十裡外,還要穿越三個郡國,城中還有那曹瑜和一千曹軍鎮守。”
“這劉玄德竟有如此膽魄,敢用這般長途奔襲之計?”
“他還輕鬆襲破梁父城,定然是以計智取,可他竟有這等智計?”
張遼心中翻江倒海,震驚狐疑的目光,重新審視起了眼前這位小小的平原相。
下一瞬。
張遼目光,猛的移至了年輕文士身上。
軍師軍師…那就是劉備的謀主了。
從劉備隻言片刻中可判斷,其奇襲梁父之計,當是出自於這個邊軍師之謀劃。
此人之智,非同小可!
可思來想去,張遼卻想不出,徐州之地,還有姓邊的這麼一號厲害人物?
“我主已據梁父城,再破曹操,徹底將其鎖死於徐州。”
“現下我主便可無後顧之憂,全力助溫侯剿滅兗州殘留之曹軍,文遠將軍這下當不必多慮了吧。”
邊哲笑著將那道捷報,展示給了張遼。
這訊息也不是什麼秘密,呂布最多晚幾日就能得知,自然冇必要向張遼刻意隱瞞。
邊哲正好也可以此為藉口,堵住張遼的嘴。
張遼猛的回過神,忙是接過帛書,字字細看。
梁父一戰詳細經過,寫的清清楚楚。
張遼暗吸一口涼氣,抬起頭來,耐人尋味的目光打量向了劉備。
這道捷報,多半屬實,並非劉備偽造,隻為敷衍矇騙於他。
冇這個必要嘛,最多三四天,他就能收到確切的情報。
這意味著,劉備確已無後顧之憂,可以打著幫你呂布剿滅曹軍殘部的旗號,駐軍於兗州,名正言順的攻城掠地,從你呂布虎口裡奪食。
至於那些搶來的地盤,將來是否會歸還於你呂布,那就是後話了。
“莫非這劉玄德,身份地位雖低,卻有雄心大誌,竟欲渾水摸魚,妄圖與溫侯爭奪兗州?”
“若果真如此,以此人擊破曹操的種種所為,溫侯隻怕是遇上了大敵呀…”
張遼心中思緒翻滾,眉宇間悄然掠起一絲忌憚之色。
不過好歹是經曆過大風大浪,張遼很快平伏下了心緒,恢複了鎮定。
“不想玄德公深謀遠慮,早為曹操佈下了天羅地網,這般膽魄智略,當真是令遼欽佩之至。”
一番由衷的恭維後,張遼起身一揖:
“那遼就先行彆過,玄德公的話,遼必會向溫侯帶到。”
說罷,張遼也不拖泥帶水,轉身走出木棚,翻身上馬。
冇辦法,除非打他算撕破臉龐,直接武力奪回昌邑,收複兗南諸郡國,否則就隻能退兵而去。
強行用兵,手中隻兩千兵馬,未必有勝算。
且呂布是令他來助戰,並未授予他和劉備開戰之權。
能怎麼辦,隻能好聚好散,捲鋪蓋走人唄。
劉備則送出棚外,麵含欣賞,拱手道:
“文遠一路好走,備隻盼有朝一日,還能再與文遠把酒言歡,縱論天下!”
張遼於馬上抱拳,豪然一笑:
“今日玄德公這酒,遼喝的甚是痛快,遼也盼他日有緣再會,能與玄德公再敘鄉誼!”
說罷張遼打馬揚鞭,轉身絕塵而去。
劉備目送張遼遠去,眼中流露不捨,感慨道:
“玄齡所言不錯,這個張文遠敢單刀前來赴會,且看其言談絕非莽夫,當是頗有些智略。”
“這樣智勇兼備之人,確乃世之良將也,不知備何時才能收入麾下呀…”
劉備在唏噓感慨,卻聽得身後有刀筆之聲。
回頭一看,隻見邊哲正手執一枚竹簡,正在上邊刻寫什麼。
劉備好奇心起,探頭一看。
夏侯恩,曹瑜。
原來邊哲正在刻寫的,是曹操兩個被殺的宗親。
“玄齡,你這是?”
劉備麵露茫然。
“哲向來是恩怨分明,曹賊滅我邊氏滿門,哲自然要以血還血,也滅他滿門。”
“翼德將軍斬了那曹瑜,哲自然也要記下來,將來湊齊了曹氏夏侯氏全族,纔好於先父靈前祭拜,告慰我邊氏一族在天之靈。”
邊哲也不隱瞞,對老劉坦誠相告。
當然,也是藉此機會,提醒老劉:
我是鐵了心要滅曹氏夏侯氏兩族,我知老劉你仁義,可你的仁義卻千萬彆用在曹氏夏侯氏身上。
解釋過原由後,邊哲自嘲一笑,補了一句“讓主公見笑了。”
大漢尚武,複仇之風濃厚,就如那夏侯惇,便在年少之時,曾為師報仇,殺死辱其師者。
對劉備這等豪俠出身之人來說,邊哲這等恩怨分明,為親人報仇雪恨之舉,隻會令他倍加敬重。
果然。
劉備聽罷邊哲解釋,非但不以為怪,反倒肅然起敬,正色道:
“古人雲,十世之仇猶可報也,曹操害玄齡滿門,玄齡滅其全族,乃天經地義也,誰敢笑之?”
“玄齡放心,備在此起誓,必儘備之所能,助玄齡你報仇雪恨!”
邊哲暗自欣慰,老劉的反應,果然不出所料。
“那哲就在此,先謝過主公了。”
邊哲躬身一揖,爾後彆有意味一笑:
“隻是空口言謝,倒顯得哲冇有誠意。”
“哲料就這幾日,曹操就要送主公一枚大禮包,其中囊括之賢才,足夠主公用來治理新得兗南諸郡國。”
“哲就借花獻佛,獻給主公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