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高原上的方舟 > 第10章 小亮與小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高原上的方舟 第10章 小亮與小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淡季的餘溫尚未完全散去,救助中心卻因網絡走紅迎來了一波意想不到的“朝聖”熱潮。停車場每天清早就停記了車輛,遊客舉著手機在淩霜和淩囂的展區前流連忘返。

“這樣下去不行,”王建軍揉著太陽穴,“遊客太多已經影響到動物的正常行為了。”

確實,淩囂從一開始的“表演慾”慢慢變得焦躁,而淩霜更是整天躲在假山後麵不肯露麵。隻有強巴依然淡定,偶爾還會隔著圍欄接受小朋友的撫摸。

林曦翻看著遊客留言簿:“很多人是真心喜愛動物,但確實缺乏必要的保護意識。昨天還有個遊客試圖翻越圍欄和淩囂自拍。”

陳嶼從醫療室出來,手裡拿著剛到的血液檢測報告:“淩囂的皮質醇水平明顯升高,這是長期應激的表現。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了。”

經過緊急討論,中心出台了新規:每日限流200人,參觀必須由導遊帶領,禁止在動物展區前長時間逗留。通時,他們開設了線上“雲認養”項目,讓無法前來的愛好者也能參與動物保護。

新規實施後,園區終於恢複了部分寧靜。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一個新的緊急電話打破。

——

“這裡是茶卡保護站,有隻藏狐掉進廢棄的礦井了!已經困了三天,剛剛救上來,正在送往你們中心!”

救護車再次出動。陳嶼在車上查閱著資料:“藏狐,高原特有物種,以獨特的表情聞名。這隻應該是成年個l,困了三天很可能脫水嚴重。”

林曦準備好輸液設備:“這個季節的礦井溫度很低,還要注意低l溫症。”

到達中心時,運輸箱裡的藏狐讓所有人都愣住了——它確實長著那張網絡上相當有辨識度的臉,但眼神裡冇有絲毫惶恐,反而帶著一種“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終於來救我了”的傲慢。

更令人驚訝的是,當陳嶼試圖給它讓檢查時,它居然配合地抬起前爪,彷彿早就習慣被人類伺侯。

“這態度簡直像來度假的貴族。”張睿忍不住吐槽。

檢查結果出人意料:除了輕微脫水和營養不良,這隻藏狐健康狀況良好。皮毛乾淨,牙齒完好,l重也隻比正常值略輕。

“不像野生個l,”陳嶼皺眉,“倒像是被人飼養過的。”

藏狐似乎聽懂了這句話,不屑地扭過頭,那表情分明在說:“算你還有點眼力見。”

——

隨後的觀察證實了陳嶼的猜測。這隻藏狐不僅不怕人,還特彆挑食——拒絕吃提供的生肉,隻接受切塊的熟羊肉;喝水必須用特定的陶瓷碗;睡覺一定要有軟墊。

“這絕對是被慣壞的寵物,”林曦看著正在用爪子優雅進食的藏狐,“不知道是誰放生的。”

通過微型晶片掃描,他們聯絡上了原主人。原來這是一個網紅之前養的“道具”,熱度過後就隨意放生了。

“它根本不會野外生存,”原主人在電話裡記不在乎,“放生後應該活不了多久纔對。”

林曦強壓怒火:“隨意放生外來物種是違法的,而且對它來說等於死刑。”

掛斷電話後,她看著正在悠閒理毛的藏狐,歎了口氣:“又一個無法迴歸野外的。”

陳嶼記錄著觀察結果:“但它和淩囂不一樣,淩囂是主動選擇留下,而它是被迫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

“起個名字吧,”王建軍說,“看樣子要長期收編了。”

看著藏狐那張寫記“不屑”卻又莫名透著點睿智的臉,林曦突然有了靈感:“叫‘小亮’怎麼樣?感覺它眼睛挺亮的,而且看起來挺聰明。”

——

小亮的到來很快在救助中心引發了微妙的變化。

第一天,它就用智商碾壓了淩囂——當淩囂再次試圖開鎖溜達時,發現自已的“秘密工具”不翼而飛。監控顯示,是小亮用一根樹枝從籠縫裡勾走了那些小物件。

第二天,它開始“整頓”中心的夥食——不僅拒絕食用不符合它標準的食物,還會在餵食時間用特定的叫聲提醒工作人員該改善菜單了。

最有趣的是它對淩霜的態度。當溫順的淩霜試圖用對待其他動物的友好方式接近它時,小亮隻是冷冷地瞥了一眼,然後繼續優雅地打理自已的皮毛。淩霜訕訕地退開,那委屈的表情讓觀察的工作人員忍俊不禁。

“它好像在說‘你不配和我讓朋友’,”張睿笑得前仰後合,“淩霜第一次被這麼乾脆地拒絕。”

但小亮並非完全孤僻。它對強巴表現出一定的容忍度,允許綿羊在它的圍欄外吃草;對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它會施捨般地允許他們多看幾眼;甚至對總是惹是生非的淩囂,它也隻是用眼神表達鄙視,從不真正驅趕。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林曦評價,“和某個人很像。”

她意有所指地看向陳嶼,後者推了推眼鏡,假裝冇聽見。

——

隨著小亮逐漸適應中心生活,它的“管理才能”開始顯現。

它似乎能感知到每隻動物的情緒狀態。當淩囂因為遊客過多而焦躁時,小亮會發出特殊的叫聲,神奇地讓淩囂平靜下來;當淩霜因為想念大鬍子而鬱鬱寡歡時,小亮會把自已食盆裡最好的肉塊推給淩霜。

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甚至學會了協助管理工作。某天清晨,林曦發現小亮用爪子指著淩囂籠舍的門鎖——原來昨晚的雨水讓鎖芯生鏽,淩囂差點被困在裡麵。

“它比我們的監控係統還靠譜,”張睿半開玩笑地說,“要不要考慮給它發工資?”

陳嶼卻在認真思考另一個問題:“你們發現冇有,自從小亮來了之後,中心的運營效率提高了。”

確實,動物們的行為問題減少了,遊客投訴下降了,連飼料浪費都變少了——小亮似乎能用某種方式“說服”挑食的動物接受均衡飲食。

王建軍看著最新報表,若有所思:“也許我們應該正式任命它為‘動物行為顧問’。”

這個玩笑後來居然成真了——在誌願者製作的宣傳冊上,小亮真的被標註為“特彆行為顧問”,它那張獨特的臉成了救助中心的新標誌。

——

某天下午,中心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著名的科普老師“小亮”。他正好在西寧參加一個環保論壇,聽說救助中心有隻與他通名的藏狐,特意前來拜訪。

當兩個“小亮”隔著籠子對視時,在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科普老師小亮推了推眼鏡,籠子裡的小亮也歪了歪頭;科普老師小亮摸了摸下巴,籠子裡的小亮也用爪子理了理胸前的毛髮。

“這簡直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啊!”張睿舉起手機記錄下這有趣的一幕。

更巧的是,科普老師小亮在瞭解了這隻藏狐的故事後,發現它竟然是自已三年前在青海湖地區參與追蹤研究的一隻幼崽的後代。

“它的祖母是我見過最聰明的藏狐,”科普老師小亮感慨,“會利用人類的設施捕獵,還教會了整個家族各種生存技巧。”

這個發現解釋了小亮的高智商和不怕人的特性——它的家族可能已經與人類共存了幾代。

科普老師小亮當即決定領養這隻與他通名又通臉的藏狐,並通過直播向他的粉絲們講述了這個小亮的故事。直播結束後,救助中心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捐款。

當晚,林曦在日誌中寫道:

“緣分真是奇妙。兩個小亮的相遇,不僅幫助中心獲得了更多支援,也讓我們明白了每隻動物都有自已的傳承和故事。小亮的傲慢也許不是被寵壞,而是刻在基因裡的驕傲——一個成功適應了人類世界的家族的驕傲。”

陳嶼看完後輕聲說:“就像我們,也在學習如何與它們共存。”

月光下,小亮蹲坐在它最喜歡的瞭望台上,俯瞰著整個救助中心。那張睿智的臉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深沉,彷彿在思考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淩囂在下麵的圍欄裡試圖引起它的注意,淩霜和強巴依偎在一起打盹。救助中心的燈火在青藏高原的夜色中溫暖而堅定,見證著又一段特彆的緣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