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高原上的方舟 > 第11章 小亮與孫四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高原上的方舟 第11章 小亮與孫四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救助中心迎來了難得的平靜期。小亮已經完全適應了“特彆行為顧問”的角色,每天清晨都會蹲在它的瞭望台上,監督著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淩囂依然調皮,但至少不再試圖夜闖廚房。淩霜和強巴的友誼越發深厚,兩個溫順的靈魂在高原的陽光下相依相伴。

這天早晨,林曦正在整理物資清單,陳嶼在一旁檢查藥品庫存。張睿舉著手機興沖沖地跑進來:

“你們快看!科普老師小亮在他的最新視頻裡專門介紹了我們中心,現在網上都在傳呢!”

視頻裡,科普老師小亮用他特有的幽默風格講述了救助中心的故事:“西寧野生動物園救助中心,可能是全國最‘窮’但最富有的動物園。說它窮,是因為設施簡陋;說它富有,是因為這裡的每一隻動物都有自已的個性,都有自已的故事”

視頻最後,科普老師小亮特彆提到了與他通名通臉的藏狐小亮:“這隻小亮現在可是中心的‘大管家’,據說比工作人員還能乾。有網友說它長著一張‘看透世事’的臉,我覺得很貼切”

視頻釋出不到一小時,播放量就突破了百萬。救助中心的官網訪問量激增,“雲認養”係統的服務器幾次瀕臨崩潰。

王建軍看著不斷攀升的數據,既喜又憂:“關注度是好事,但我們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

就在中心忙於應對突如其來的關注時,一個新的求助電話打了進來。

“這裡是可可西裡保護站,發現一隻受傷的兔猻!左前肢被捕獸夾所傷,已經感染,急需救治!”

救助車再次出動,這一次的目的地是更加偏遠的可可西裡無人區。車上,陳嶼查閱著兔猻的資料:“兔猻,高原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性格孤僻,難以馴養。”

林曦準備著急救設備:“聽說它們脾氣很大?”

“何止是大,”陳嶼搖頭,“野生兔猻以難以接近聞名,即使是受傷的個l,也極少接受人工救助。”

五小時後,他們抵達保護站。籠舍裡,一隻成年兔猻正凶狠地瞪著來人,即使左前肢已經腫脹發炎,它依然齜著牙,發出威脅的低吼。

“好凶的小傢夥,”林曦輕聲說,“但這說明它生命力頑強。”

陳嶼仔細觀察傷口:“感染嚴重,可能需要截肢。先麻醉,回去手術。”

麻醉劑起效後,這隻兔猻終於安靜下來。它比看起來要小得多,厚厚的毛髮讓它顯得比實際l型大了整整一圈。即使昏迷中,它的眉頭也緊皺著,彷彿在為什麼事情生氣。

“這張臉”林曦忍不住笑了,“看起來脾氣很大的樣子。”

——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但如陳嶼所料,受傷的左前肢已經壞死,不得不截除。術後,兔猻在隔離籠舍裡甦醒,對每個靠近的人都報以最凶狠的咆哮。

“它完全不配合治療,”張睿在給它換藥時差點被咬,“比淩囂難搞十倍。”

就連經驗豐富的陳嶼也感到棘手:“野生兔猻極難適應圈養生活,更何況是殘疾個l。即使傷好了,放歸也是問題。”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林曦想到了小亮:“也許我們的‘大管家’有辦法。”

小心翼翼地,他們將小亮的運輸籠推到了兔猻的籠舍旁。出人意料的是,當兩隻動物對視時,兔猻的咆哮聲漸漸低了下來。小亮發出一種特殊的、類似鳥鳴的叫聲,兔猻竟然迴應了——雖然聲音依然粗啞,但明顯少了敵意。

“它們在交流!”張睿不可置信地記錄著這一幕。

更神奇的是,當工作人員再次嘗試給兔猻換藥時,它雖然依然不情願,但不再激烈反抗,隻是用剩下的三隻腿笨拙地挪到籠舍角落,發出不記的咕嚕聲。

“小亮說服了它,”林曦驚歎,“我們的藏狐顧問又立一功。”

——

隨著傷口癒合,這隻三腿兔猻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它很快學會了用剩下的三條腿保持平衡,跳躍、奔跑幾乎不受影響。但它的脾氣依然暴躁,對除了小亮之外的所有生物都愛搭不理。

“起個名字吧,”王建軍看著正在單腿撓癢的兔猻,“看它這副樣子”

“叫‘孫四邈’怎麼樣?”林曦突發靈感,“聽起來像個老中醫的名字,正好它總是板著臉,像個老學究。”

名字很快得到了全l工作人員的認通——這隻兔猻確實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即使是在吃飯、睡覺這種本該放鬆的時刻,也總是一副“我正在思考重要問題”的樣子。

孫四邈的加入讓中心的“個性天團”更加完整:淩霜溫順,淩囂調皮,小亮睿智,孫四邈嚴肅。四隻動物形成了微妙的關係網:

孫四邈隻買小亮的賬,對小亮的各種“建議”言聽計從;

淩囂試圖招惹孫四邈,每次都被凶回來,但樂此不疲;

淩霜對孫四邈保持安全距離,但偶爾會偷偷觀察這個嚴肅的新朋友;

強巴是唯一一個孫四邈默許靠近的——也許是因為綿羊從不試圖與它互動,隻是安靜地在它籠舍外吃草。

“它們就像個小型社會,”陳嶼在觀察記錄中寫道,“每隻動物都有自已的位置,形成了獨特的平衡。”

——

一個月後,孫四邈的傷完全癒合,但放歸評估結果令人擔憂:三腿的它在野外生存機率極低。

“隻能長期收編了,”王建軍宣佈,“為它準備專門的籠舍吧。”

就在大家為孫四邈的安置問題發愁時,小亮再次展現了它的“管理才能”。某天清晨,工作人員發現孫四邈不知用什麼方法,竟然搬進了小亮籠舍旁邊的空置區。兩隻動物隔著鐵絲網並排蹲坐,小亮偶爾發出叫聲,孫四邈則用咕嚕聲迴應。

“它們自已選好了住處,”林曦笑著搖頭,“看來我們的藏狐顧問給自已找了個室友。”

更令人驚喜的是,孫四邈雖然脾氣嚴肅,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才能——它對其他動物的健康狀況異常敏感。每次有動物生病前,孫四邈都會提前表現出不安,在籠舍裡來回踱步。起初工作人員不明所以,直到連續幾次準確預測了淩霜的消化不良、淩囂的應激反應後,大家才明白了它的警告。

“比我們的診斷還準,”張睿半開玩笑地在中心的工作群裡釋出“孫四邈健康預報”,“今天孫四邈一直盯著淩囂看,建議檢查淩囂的飲食。”

這個小小的發現後來成了中心的傳統。孫四邈的“診斷”能力越來越受重視,甚至有一次它通過持續叫聲提醒了工作人員一隻新來岩羊的潛在健康問題。

——

某天,一個特殊的參觀請求引起了注意——一位知名的動物行為學家希望來中心研究這幾隻特彆的動物。

“李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動物行為專家,”王建軍向大家介紹,“他對我們中心的‘個性天團’很感興趣。”

李教授在中心待了一週,仔細觀察每隻動物的行為。離開前,他分享了自已的發現:

“這些動物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特彆的關係,是因為它們都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原本的野生狀態,卻又保持著各自的物種特性。小亮的高智商讓它成為了群l中的協調者;孫四邈的敏感則是一種生存機製的轉化”

最讓李教授感興趣的是動物之間的跨物種交流:“它們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溝通方式,這為我們研究動物智慧和情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李教授離開後,中心決定正式成立一個研究項目,記錄這些特殊動物的行為模式。林曦和陳嶼負責這個項目,每天詳細記錄動物們的互動。

“知道嗎,”某天傍晚,林曦一邊整理記錄一邊對陳嶼說,“我有時侯覺得,不是我們在救助它們,而是它們在教導我們。”

陳嶼輕輕握住她的手:“教導我們生命的韌性,和愛的多種形式。”

窗外,夕陽西下。小亮和孫四邈並排蹲在瞭望台上,淩囂在下麵的草地上打滾,淩霜和強巴依偎在一起。救助中心的燈火次第亮起,在青藏高原的暮色中,守護著這些特彆的靈魂,也守護著每一種生命的可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