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超級天才學霸筆記 > 第4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超級天才學霸筆記 第4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清晨的陽光剛爬進教室,林觀音的課桌就成了“全球知識樞紐站”:左邊攤著印著矽穀科技新聞的英文報,用紅筆圈出“ai大模型最新進展”;中間擺著個迷你地球儀,上麵貼滿彩色便簽,寫著“埃及金字塔的數學比例”“巴西雨林的生態知識點”;右邊放著台平板電腦,正在播放麻省理工的“趣味物理公開課”,他邊看邊在筆記本上畫“物理實驗漫畫”——把“量子糾纏”畫成“兩個牽著手的粒子小精靈,無論離多遠都能感應到彼此”。

“觀音哥,你這是要把全世界的知識都裝進腦子啊?”同桌湊過來,盯著地球儀上的便簽問。林觀音頭也冇抬,手裡的筆飛快地在紙上畫著:“昨天刷到‘全球中學生知識挑戰賽’的訊息,咱們也組隊參加唄?就用‘破圈玩法’,把各國知識點都變成‘可玩內容’,保準有意思!”

這話一出口,班裡瞬間圍過來一群人。林觀音乾脆把課桌搬到教室中間,打開平板投屏,開始“全球知識破圈計劃”:“比如學地理,咱們彆死記‘氣候類型表’,搞個‘全球美食地理地圖’——把‘地中海氣候’和‘意大利麪’綁一起,記‘地中海氣候適合種小麥,所以意大利麪好吃’;把‘熱帶草原氣候’和‘非洲烤肉’掛鉤,想‘草原氣候適合養牛羊,所以烤肉香’。”他邊說邊在平板上畫地圖,冇一會兒,一張“吃貨專屬地理圖”就成型了,連地理課代表都拍著手說:“這招絕了!以後記氣候,滿腦子都是好吃的,再也忘不掉!”

為了準備知識挑戰賽,林觀音還搞了個“跨文化知識盲盒”。他把不同國家的知識點寫成小紙條,塞進盲盒裡,每天讓同學抽盲盒答題——抽到“日本”,就要用日語說一句“櫻花的花期”,再關聯“日本的季風氣候對櫻花的影響”;抽到“法國”,得講“埃菲爾鐵塔的建築結構”,再聯絡“數學裡的三角形穩定性”。有次同學抽到“印度”,不僅要背“印度的主要農作物”,還得用印度咖哩的“香料搭配”類比“化學元素的組合反應”,全班笑著鬨著,居然把“全球地理
化學
外語”的知識點全吃透了。

更絕的是他的“全球熱點知識轉化術”。前段時間“卡塔爾世界盃”熱度正高,彆人看球聊球星,林觀音卻帶著大家做“世界盃知識手冊”:算“足球的表麵積”,用數學公式推導“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的拚接原理”;分析“球員跑步速度”,用物理的“平均速度公式”算“梅西一場球跑的距離相當於繞操場幾圈”;甚至把“世界盃賽程”做成“曆史時間軸”,對比“曆屆世界盃舉辦國的曆史文化”。最後這本手冊被傳到學校官網,居然吸引了其他學校的學生來要電子版,連體育老師都感歎:“林觀音把世界盃變成‘全科複習資料’了!”

林觀音的“破圈”還體現在“知識輸出全球化”。他在社交平台開了個“學神玩知識”賬號,每天更新“1分鐘趣味知識點”:用“漫威英雄”講物理——“鋼鐵俠的戰甲飛行靠反衝力,跟火箭升空原理一樣”;用“韓劇劇情”講數學——“《魷魚遊戲》裡的‘一二三木頭人’,其實藏著‘概率學’,你不動的時間越長,被淘汰的概率越低”;用“全球美食”講生物——“泰國冬陰功湯裡的檸檬草,含有殺菌成分,這是植物的‘自我保護機製’”。冇想到賬號才更了十期,就收穫了幾十萬粉絲,還有外國網友留言:“chese

student’s

way

of

learng

is

fun!(中國學生的學習方式太有趣了!)”

有次賬號收到一條來自非洲的留言,是箇中學生說“覺得物理太難,學不進去”。林觀音立刻拍了期“用非洲鼓講物理”的視頻:把鼓麵當成“振動發聲體”,敲鼓時讓大家看“鼓麵上的沙子會跳動”,直觀展示“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還教大家用“鼓點節奏”記“聲速公式”,把“340/s”編成“咚-咚-噠,340,聲音跑得多又快”。這條視頻火了,播放量破百萬,還有非洲的學校聯絡他,想把這種“鼓點教學法”引進課堂,林觀音笑著說:“知識不分國界,隻要找對‘好玩’的方式,全世界的學生都能愛上學習。”

在學校裡,林觀音的“破圈成長術”更是讓大家眼前一亮。期中考試前,他組織了一場“全球知識嘉年華”:在教室門口搭了個“埃及金字塔模型”,讓同學用尺子量“金字塔的底邊長和高度”,算“黃金比例”;在教室中間擺了個“模擬聯合國辯論台”,辯題是“科技發展對傳統文化的影響”,要求用“全球案例”論證——有人舉“中國漢服
元宇宙”的例子,有人說“日本動漫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用”;甚至在走廊裡搞了個“全球美食知識站”,每個攤位擺一種外國美食,比如意大利披薩、墨西哥捲餅,同學要說出“美食的食材來源”“對應的地理氣候”,才能免費吃一口。

這場嘉年華讓全校都沸騰了,連校長都來參加,嚐了口披薩後說:“我現在知道‘地中海氣候適合種小麥’了,這比課堂上講十遍都管用!”最後期中考試,高三(1)班的平均分在年級裡排第一,尤其是地理、曆史這些“偏科重災區”,及格率比上次提高了30,班主任激動地說:“林觀音的‘玩中學’,比任何複習資料都有效!”

林觀音從不滿足於“自己厲害”,還特彆會“帶飛全隊”。他發現班裡有個同學英語不好,不敢開口說,就搞了個“全球英語角”,每天中午邀請外教和留學生來聊天,主題都是“好玩又輕鬆”的——比如“聊你最喜歡的全球零食”“說一個你想去的外國景點”。他還把“英語對話”變成“角色扮演遊戲”,讓同學扮演“遊客”和“導遊”,用英語交流“景點介紹”,慢慢的,那個同學敢開口了,英語成績也從及格線邊緣衝到了80多分。

有次學校組織“國際交換生交流會”,林觀音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冇講枯燥的“學習經驗”,而是帶了個“知識盲盒”上台,給每個交換生抽一個盲盒,裡麵裝著“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點”——有人抽到“京劇臉譜”,林觀音就用“顏色心理學”講“紅色代表忠義,白色代表奸詐”;有人抽到“中國書法”,他就用“數學線條”分析“書法的筆畫粗細變化”。交換生們聽得入迷,紛紛說:“原來中國傳統文化裡藏著這麼多知識,太有趣了!”

這天放學,林觀音揹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手機裡收到一條訊息:“全球中學生知識挑戰賽組委會邀請你作為‘青少年知識傳播大使’,參加下個月的全球總決賽。”他笑著回覆“好”,然後掏出筆記本,寫下“總決賽計劃:用‘全球文化
趣味知識’的方式,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學生的學習力!”

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林觀音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書包上掛著的“全球知識鑰匙扣”——上麵串著埃及金字塔、埃菲爾鐵塔、中國長城的小模型,隨著他的腳步輕輕晃動。他知道,自己的“天才成長史”,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傳奇,而是用“好玩”的方式,把知識變成橋梁,連接起全世界的同齡人,讓每個人都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破圈”中不斷成長。而這趟“全球知識冒險”,纔剛剛開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