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今天,林姑娘還活著嗎? 第第 35 章 帝後允嬤嬤重申斥,舊事…
-
帝後允嬤嬤重申斥,舊事……
下朝後,
元慶帝吩咐馮久寶讓蕭景衍去養心殿詳談。
殿外哪裡還有這位世子爺的影子。
馮久寶拉住殿前侍衛與小太監一番問詢,才得知蕭景衍往坤寧宮方向去了,趕忙前去尋人。
坤寧宮內,
蕭景衍不過幾句話便將皇後哄的眉開眼笑,惹得皇後不由問他可是有事要求。
“皇舅母,我不過出去幾個月,想您罷了,
您怎能這般想我!”
皇後笑著接過蕭景衍遞來的茶,
“當真無所求?”
“什麼都瞞不過皇舅母,您隻需派人大張旗鼓去孫家訓斥教女無方,女兒德行有缺便可。”
皇後斂了笑,正色道:“衍哥兒,你可知女子名聲何其重要!”
“景衍知曉,是她們算計我妹妹在先,
半點不將妹妹名聲看在眼中!”
皇後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蕭景衍口中的妹妹是指黛玉。
那小丫頭聰慧伶俐,她瞧著很是喜歡。
“孫家姑娘又做了什麼?”
蕭景衍將查到的二人對話並南安郡王府婆子招供的那日寺廟外猛獸一事道來。
不止皇後震驚,便是蕭景衍此時講來都後怕,
偏小丫頭一字未提。
是他這個做哥哥的未能讓小丫頭信任,所以小丫頭受了委屈驚嚇都不同他講。
若黛玉知情必該喊冤,
那日她正入夢遊姑蘇,還吃到了家鄉的玫瑰拉糕,
是難得的一夜好眠。
擔驚受怕的白芷等人見此有心瞞著,
黛玉至今都毫不知情,
何來受了委屈不報。
蕭景衍心下有了定論,越發疼惜被綁都能冷靜應對的黛玉。
小姑娘不提,做哥哥的自該幫她一一討回。
“皇舅母,這等心思惡毒之人該不該申斥?”
小小年紀竟有這等歹毒心思,
自該申斥。
隻是……若以此事申斥,豈不是將玉丫頭一事公之於眾?
蕭景衍要的隻是皇後同意,至於理由隨便就能扯出千千萬。
他不願給孫家臉麵,直接將孫思語數次去刑部大牢探看打點一事道來。
見皇後猶豫,蕭景衍將今兒在早朝上所提意見簡略說來。
聽聞要整治京中勳貴子弟風氣,這孫家女也算撞在了槍口上。
衍哥兒這纔回京幾日功夫,竟將這些全部查了個清楚明白。
平日裡衍哥兒哪會過心這些。
自黛玉入京,又是請醫,又是換菜,如今自認做妹妹受了半點委屈都要百倍償還。
真真是將人放在了心坎上。
她同陛下都冇這番待遇。
想著想著,皇後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養大的孩子有了喜歡之人,她該高興纔是。
她們這等人家,最難得一份真心,更難付出一份真心。
好在當日她提醒陛下將衍哥兒在姑蘇認妹妹的言論壓了下來。
眼下,兩個孩子年紀還小。
皇後當即點了掌管坤寧宮宮務的嬤嬤前去孫家。
除了孫家,還有牛家、陳家、柳家和南安郡王府等人家。
蕭景衍聽聞一次竟申斥如此多人家,心下有些不快。
皇舅舅因西海沿子隻申斥南安郡王府,他便忍了,豈料皇舅舅竟壓下細查鐵礦一事。
說到底不過是怕太上皇藉此生事端,手中權柄不穩罷了。
而今,皇舅母也開始和稀泥。
不是單獨申斥,冇讓人徹底丟了臉麵就不開心?
皇後又是好笑又是心酸,罷了,到底是自己看著長大的。
“你代舅母和嬤嬤去瞧瞧林家丫頭如何?”
他想去瞧妹妹便能去,何須藉著皇舅母的名頭。
皇後歎一口氣,“你既知曉閨中女兒家名聲要緊,代國公府同林家素無往來,你大喇喇上門人家不敢拿你怎麼樣,背後豈會不講究玉兒?”
“她們敢!”
高八度的語調聽樂了皇後:“麵上自然無人敢,私底下呢?”
她擔心玉兒那性子聽入了心,以後躲著衍哥兒。
傻小子好心辦壞事,屆時哭都來不及。
蕭景衍想到當日黛玉入府,想到賈府那群拜高踩低的奴才。
“那我去申斥一番賈府。”
這等無傷大雅的小要求,皇後自由著他。
非是皇後手中權柄大,而是皇後瞭解她的枕邊人—元慶帝。
京中勳貴之家,大半是太上皇老臣,日常冇少給陛下使絆子。
憑著陛下不甚寬廣的心胸早就想收拾這些人,隻是有太上皇護著,元慶帝也不敢下手。
不然,他這個皇帝先被訓成孫子。
蕭景衍提議丟軍營練,若真調教出來,有腦子的自該知曉忠心陛下,即便不忠心陛下,也不會繼續跟著唱反調。
便是都不能,京中也少了一堆尋釁滋事的紈絝子弟,於帝王聲譽隻好無壞。
而且這話傳到太上皇耳中,她這位做了幾十年皇帝的公爹也不能說什麼。
太上皇聽此訊息龍顏大悅。
不愧是他一直看好的衍哥兒,還知曉幫他調教臣子兒孫,何其貼心。
再看隻知為子孫牟利,從他手中要權、要財的幾個兒子,太上皇大手一揮,直接讓蕭景衍去他庫房挑。
太上皇心裡打起算盤,若丟軍營效果好,那幾個逆子逆孫一同都丟過去。
被哄日後能光明正大見妹妹的蕭景衍笑嗬嗬出了坤寧宮。
鐵礦那裡還無切實訊息,眼下最要緊的依舊是林如海。
隻要兩淮不亂,邊疆糧草便出不了大紕漏,他有足夠的時間將這堆蛀蟲拉下馬。
眼下他要回府給玉兒再備些東西,省的那群狗眼看人低的玩意背後蛐蛐玉兒。
剛一出宮門,蕭景衍便遇見元慶帝的大太監馮久寶與太上皇身邊的大太監戴權。
一個請他去養心殿麵聖詳談朝會所提之事,一個言太上皇龍顏大悅,讓其去庫房挑選。
正愁送什麼的蕭景衍對著馮久寶道:“我還小,你讓皇舅舅喚那些吃皇糧的臣子研究。”
蕭景衍說完,笑著看向戴權,“戴公公,咱們走吧。”
馮久寶想留卻知自家主子也得讓著太上皇,最終隻能回養心殿如實稟告。
小?
景行八歲便言大丈夫忠君報國,建功立業。
當初義忠親王這個年紀已幫著父皇處理政事。
也就他敢開口說自己小,拒絕商討。
到底是個孩子,元慶帝笑笑,看向馮久寶。
“你說父皇聽此訊息高興,讓衍哥兒去庫房挑選?”
馮久寶應一聲,“太上皇身邊的戴公公是這麼傳話的。”
元慶帝沉吟一瞬便知他的好父皇想些什麼,最後誰有利有未可知。
元慶帝吩咐道:“一會兒讓衍哥兒去朕庫房也挑些。”
馮久寶忙應聲,吩咐夏守忠去大明宮外守著。
這點訊息自瞞不過太上皇。
做了皇帝還如此小氣,這都跟他比,當即叮囑蕭景衍多挑些。
正準備收手走的蕭景衍聽聞不得不再多挑幾件。
在蕭景衍挑選期間,皇後宮中的嬤嬤已經到了幾家府邸,傳來女眷直接宣了皇後口諭。
各家老爺剛在前朝擡不起頭,鬨了冇臉,歸家便得知女眷被皇後申斥罰抄女訓百遍,將子女喚來打罵一通。
其中尤以孫家最重,因為孫家無人有官爵,是一塊聽訓的。
不止被嬤嬤訓斥教女無方,更言孫家女目無法紀,公然賄賂獄卒等罪責。
被分派來孫家的嬤嬤乃是最威嚴嗓門也最大的一個,想著入宮對她恭敬又送親手繡的香囊的慶雲縣主,聲音愈發大。
嬤嬤一遍遍念著,引得周遭鄰裡貼著牆根細聽。
待嗓子發疼,嬤嬤才停下來,“孫家女品行不端,罰其抄錄《女訓》、《女則》各兩百遍。”
不止如此,因孫思語所為,孫繼業刑期無效,再加一年,便是孫家父母也各自領了懲罰。
孫思語身子一軟,被一旁丫鬟扶著纔沒跌坐在地,鬨出洋相。
怎麼會這般?
名聲掃地應是林家姑娘,為何自家全受了懲罰,以後她該如何自處?
一定是出了什麼差錯。
被爹孃打罵過的孫思語趁著家人不備,偷偷從後門溜出。
她要去找小郡主問個明白。
孫思語剛到南安郡王府街口,便聽一陣陣淒厲哭喊。
喊的正是當初她提議,穆瑤派人去鐵網山尋猛獸恐嚇林家姑娘未成一事。
字字泣血,言事已辦,冇嚇到人想來是賈夫人保護為她做小祥的女兒,怨不得他家男人,求讓她見一見自家男人。
不止如此,更有已死的幾位小廝、婆子家眷哭訴。
稱自家爹孃(兒女)因無意知曉穆瑤乃南安郡王妹妹婚前的私生女。
穆瑤為防泄漏將他們家人害死,哭求南安郡王府給個公道,還他們父母命來。
這等訊息比皇後申斥幾家女眷來的刺激,不過盞茶功夫便席捲半個京都。
待南安郡王府管事出來,想將幾人弄回去,恰碰上來傳皇後口諭的嬤嬤。
南安郡王府管事諂媚道:“這些人都是亂說。”說著,便想塞銀子到嬤嬤手中,祈求通融一二。
能在這種時候出來攀咬主子,怕是背後少不了世子爺的手筆。
“既敢攀誣府上姑娘名聲,便該送官府查明。”說著,嬤嬤示意一旁小太監。
“這……這乃府中小事,不必興師動眾。”
嬤嬤隻冷笑一聲,便是南安太妃親來,嬤嬤也隻有這一句。
刑部官員來的極快,聽聞此事無比頭疼。
待聽聞嬤嬤說要旁聽,會將此事如實告知皇後,幾位官員隻能硬著頭皮將人押走審理。
證據確鑿,線索口供完整,便是南安太妃都無法抵賴、狡辯。
這些下人是怎麼知曉瑤姐兒非她嫡親孫女乃外孫女的?
待出衙門,南安郡王胞妹婚前私生女為保身份,殺害府中仆人若乾,更因嫉妒心恐嚇慶雲縣主一事滿京皆知。
南安太妃聽著議論責罵,攬著呆愣的穆瑤,“我苦命的瑤姐兒,莫怕,祖、外祖母在。”
“祖、母,她們說的都不是真的,對不對?”
她怎能是姑姑的孩子!
是父王手下將領的孩子!
不,絕不!
南安太妃攬著穆瑤,“你永遠是外祖母的心頭肉,是咱們南安王府最尊貴的姑娘,你母妃也是寵你的。”
是了,還有母妃。
穆瑤眼中又重新染上神采。
殊不知蕭景衍早命人守候在外,趁此良機將此訊息並當年真相告知南安郡王妃。
當年南安郡王妃同樣懷了身孕,南安太妃為了女兒將孩子換走,又怕未來誤事,直接將剛出生的女嬰掐死。
當年僥倖活下來的穩婆並一件帶血小衣為證,南安郡王妃哭的幾次暈厥。
婆母,你好狠的心!
這麼多年,她疼的竟是害死自己親生女兒的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