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賺錢的11種年輕人 6.年輕人賺錢,心中要有數字賬
-
6年輕人賺錢,心中要有數字賬
凡是賺錢的人,總不能稀裡糊塗,賺錢多少算多少,最起碼應該弄明白要想賺多少錢,必須先要管理好財富,心裡要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賬。
做生意,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精確的數量計算,滿足於“估計”、“大概”、“差不多”,那容易產生偏差,甚至會成為一筆糊塗賬,導致經營的失敗。
精明的人深諳其中的道理,他們在步入商界之前,就學會了數量的計算。心算的技巧就特彆好,準確而迅速。
有一次,一位商人到中國一家服裝加工廠去參觀,工廠的廠長陪著這位商人,在參觀過程中滔滔不絕地介紹本廠的產量和產值。
這時,商人在一位女工作業台前停了下來,問廠長:
“這些女工每小時平均工資是多少美元”廠長一下被問住了,沉思了半晌後說:“啊,她們月薪平均850元人民幣,每個月工作25天,即每天34元人民幣。一天工作8小時,即……”
廠長尚未算出每小時的人民幣工資數,那位商人卻說:“每小時0.50美元,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彙率為8.50。”旁邊的人為他心算的快捷而驚訝。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套心算本領,有人說他們有心算的天才。這位服裝商人接著從廠長介紹的總產量、每個工人的日產量及每套服裝的用料量,很快心算出每套服裝的成本。換言之,從工廠的報價中,一下就算出其利潤多少,從而訂出他對工廠還價的對策。
精明人因為心算快所以經常能做出迅速的判斷,這使他們在談判中鎮定自若、步步緊逼,直至大獲全勝;在商場上遊刃有餘、坦然從容。
精明的人在做一筆生意之前,總是要首先經過認真計算,這筆生意是否能掙錢,先粗略算出在除去稅款以外,他們有多少錢能裝入自己的口袋。
如果你要賺錢,就要把數字準確地運用到商場中,心中要有一本財富賬,否則是要吃虧的。
年輕人在商場上,絕對容不得模棱兩可、馬馬虎虎。特彆在商定有關價格時,要非常仔細,對於利潤的一分一厘,都要計算得極為清楚。
經過漫長的歲月檢驗,你會越來越鐘情於數字帶來的各種方便和好處,你也會使枯燥的數字變得生動起來。因為你隻要擁有強烈的數字意識和豐富的數字知識,所以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經商之時,都可以將數字玩弄於股掌之上。
一天,哈德走進紐約花旗銀行的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看到這位紳士很神氣,衣著又體麵,貸款部的經理不敢怠慢,趕緊招呼:“這位先生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的嗎”
“哦,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隻需要1美元”
“不錯,隻借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像您這樣的紳士,隻要有擔保多借點也可以。”
“那這些擔保可以嗎”哈德說著,從豪華的皮包裡取出一大摞鈔票堆在寫字檯上。
“喏,這是50萬美元,夠嗎”
“當然,當然!不過,你隻要借1美元”
“是的。”猶太人接過了1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在旁邊觀看的分行行長覺得有點奇怪,他急忙追上前去,對哈德說:
“先生,請等一下,我想知道你有50萬美元,為什麼隻借1美元呢假如您想借30萬、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考慮的。”
“啊,是這樣的:我來貴行之前,問過好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而您這裡租金的確很便宜了,一年才花6美分。”
瞧,這就是哈德的精明之處!在彆人看來,銀行是存錢和貸款的地方,大多數人到銀行貸款是想貸得越多越好,希望抵押的物品也越少越好,但是,精明的哈德卻反其道而為之。他用了钜額的抵押金僅僅換取了1美元的貸款,目的隻是希望銀行替他保管钜額的金錢而儘量少支付保管金。儘管這種做法令人不可思議,但卻是合法的,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
年輕人要重視對各種數量關係的分析,以便在數量的計算中尋求有效的對策和方法。
[年輕照樣賺大錢]
國美電器總裁黃光裕:商者無域,相融共生
“不管你是否學這個專業,不管你是否感興趣,至關重要的是你做生意需要有感覺。”
——黃光裕
黃光裕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以經營家電起家,在創業之初,他便敏銳地覺察出家電市場的巨大潛力,從而決計做大做強,並確定了“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一舉打破了過去百貨店經營家電的壟斷局麵,使國美在家電業迅速站穩了腳跟,併成為中國的“沃爾瑪”。同時,他長袖善舞,多財善賈,運營資本,涉足地產,營造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1985年,年僅17歲的潮汕青年黃光裕與他的哥哥從家鄉北上,到內蒙古一帶做生意。一年後,兄弟倆一起來到北京。後來,黃光裕承包了珠市口東大街的一家國美服裝店,他起早貪黑打理著店麵。由於地理位置不佳,經營了半年總是虧本,於是,黃光裕決定改行。
當時,黃光裕到處尋找賺錢機會,當他看到人家賣電器的商店紅紅火火,心裡非常羨慕。因為當時家電還很稀缺,他覺得賣家電容易賺錢,於是便把國美服裝店改成了國美電器店。
精明的黃光裕和一般商家不同,他不靠倒買倒賣、抬高售價牟取暴利,而是“堅持零售,薄利多銷”。正是這一經營策略,使國美穩穩地紮根於廣闊的消費市場並延續至今,併成為國美的立業之本。
1987年1月1日,在雷鳴般的鞭炮轟響中,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了。黃光裕把公司定位為銷售各類家用電器的全國性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在企業經營中,黃光裕立足於“創新務實,精益求精”的經營理念,敏銳地把握市場。在把握市場上黃光裕堪稱天才,他依靠自己準確的市場定位和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讓國美迅速並蓬勃地發展了起來。
中國的家用電器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風頭正勁,各種家用電器一經上市便成為搶手貨,黃光裕開始了在全國大範圍內搶占灘頭陣地,全麵建立自己的分銷子係統。一切正如他的預測,國美電器零售強勢如風,不斷擴大的營銷網絡正好讓他大展拳腳。
黃光裕是那種在人群裡不被人注意的人。也許是因為少年時代就離開校園闖蕩的原因,他顯得冷靜,淡然,言談舉止都很隨意。他不太習慣在鎂光燈下談笑,也做不到侃侃而談,他顯得有些靦腆,甚至有些膽怯,以至於連說話也不流利。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能力,他相貌平平卻很年輕,他的地位讓人瞠目,他不僅是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裁,而且是中國鵬潤集團主席。
如今,國美電器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並且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位列家電連鎖第一名,一路領跑中國家電零售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國美電器形成了獨特的商品、價格、服務、環境四大核心競爭力;全麵引進了彩電、空調、洗衣機、冰箱、手機、it、數碼等產品,所經銷的商品幾乎囊括了所有消費類電子產品。大單采購、買斷、包銷、訂製等多種適閤家電經營的營銷手段,保證了國美家電的價格優勢。
國美電器在短短十幾年間,能夠取得中國家電龍頭企業的地位,與其積極倡導的創新精神和“薄利多銷、服務當先”的經營理念密不可分。在汲取國際連鎖超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國美電器結閤中國市場特色,確立了“建立全國零售連鎖網絡”的發展戰略。
國美與其他電器銷售商一樣,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壓低上遊廠家的利潤,從而真正“讓利”於消費者。比如它把彩電的價格降得比一般商場的價格低了幾百元,一天內的銷售額達到上千萬元。難怪人們會說隻要有國美的地方,那裡的電器市場平衡格局就會被破壞,就會出現競爭性降價的局麵。國美一路拚殺,從北京打到天津,從天津殺到上海,接著又闖進成都。
黃光裕做事嚴謹平實、一絲不苟。他堅持讓公司所有員工的名片背麵都印上國美公司的三項基本原則,廉政承諾:一不接受客戶禮物;二不收取回扣;三不以權謀私。他在經營上的座右銘是:“商者無域,相融共生。”
在管理模式上,國美電器和許多民營企業一樣,帶有東方家族企業的影子。黃光裕的妻子、妹妹及妹夫都在國美最高管理層任職。黃光裕的家屬們也多在公司擔任管理工作。除黃光裕是整個集團的高層外,他的妹夫張誌銘,則先後成為國美、鵬泰投資、鵬潤房地產的負責人。其妹黃秀虹是國美采銷中心副總監。黃光裕的母親也在管理著鵬潤旗下的一個名為國美投資的公司,負責鵬潤集團辦公物資的采購。黃光裕的父親也在鵬潤及其哥哥的公司任職。黃光裕的妻子原是一名銀行職員,現在長駐香港,在上市公司“國美電器”任董事。然而,黃光裕並不認為鵬潤是他的家族企業。他說:“家族企業裡,家裡人高高在上,誰都不能管,而我的企業不存在這個問題,我的家人既有管人的,也有被彆人管的。我的原則是讓有能力的人來管理。”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裡,黃光裕遵循著一個看似簡單卻曆經實踐驗證的營銷法則:“薄利多銷”,從而一步步建構起他的零售王國。中國加入wto後,許多行業已向世界敞開大門,國際零售巨頭已搶先在中國“跑馬圈地”。針對國美即將要和這些國外零售業巨頭進行麵對麵競爭的狀況,國美的一位高層管理者說,國外巨頭其實並不可怕。首先,家樂福、沃爾瑪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國內並冇有能與之相抗衡的力量,所以他們能夠所向披靡。而如今國美、蘇寧等都已經形成了規模型的連鎖企業,有了和巨頭們一比高低的能力。家電銷售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跨人種、跨地區複製銷售模式成功的把握並不大,像日本的小島、山田都冇能衝出國門。對此,國美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越做越強。
我國零售業全麵放開後,會有更多的跨國集團湧進來,這對國內企業,特彆是對眾多的中小型零售企業來說,確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國美在這個時候能夠選擇到海外拓展市場,足以證明其對自身實力充滿了自信。黃光裕看中的是海外市場的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和更高的,這就是黃光裕的精明過人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