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賺錢的11種年輕人 3.自古英雄出少年
-
3自古英雄出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輕人要致富,就需要內心有一種衝動,這種衝動就是**。很多年輕人二十幾歲就成為百萬富豪,事業有成,從根本上講,驅使這些年輕人賺錢創業的原始動力正是心靈深處的強烈**和不變的激情。
每個年輕人都想擁有財富,想出人頭地,想獲取財富,想獲得社會地位,想得到彆人的尊重。為什麼隻有極少數年輕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因為成功的這一部分年輕人的**比一般人強烈,而且善加利用自己的**。萎靡不振的年輕人一般很少考慮做自己的事,即使想去賺錢,也很難成功。
200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5位和第6位的是劉永行、劉永好兄弟,劉永行的個人資產為93.96億元人民幣,劉永好的個人資產為90.96億元人民幣。劉氏兄弟在最初創業時個個都不缺乏野心和雄心。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劉永好本來都在國家企事業單位上班,都有一份好工作,他們冇有像大多數人那樣安於現狀,而是去尋找屬於年輕人的更大舞台。
1982年,劉氏四兄弟為改革的美好前景所感召,先後辭去各自的公職,賣掉手錶、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到他們曾下鄉當知青的新津縣順江鄉農村創業。他們從孵小雞、養鵪鶉開始做起。劉氏兄弟的第一桶金是孵小雞所得10000元,時間是2個月,這是個短平快的項目,投入小收穫大。隨後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擴展賺錢項目,一直髮展到搞飼料、搞電子、房地產、金融和資本運作,多元經營,多管齊下,終成千萬富豪。
北京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曾經說過:“年輕人賺錢必須要有激情,冇有激情的年輕人賺不到錢。”商界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激情昂揚,充滿鬥誌,尤其是他們的青年時代。他們有超越普通人的強烈**,這種**通常是不安分的、高於現實的,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才能實現。他們的**往往伴隨著行動和犧牲精神,這一點普通人恐怕難以做到。
人都有**,擁有強烈**的人往往容易成功,那些白手起家的千萬富豪已經做出了證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固有的天然寶庫,隻不過大多數人心中的“巨人”都在酣睡之中。“巨人”一旦醒來,寶庫一旦打開,連他自己都會吃驚,因為他發覺自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
“潛龍”的誌向是“飛龍在天”,這就是它的理想。墨子說:“誌不強者智不達。”人的偉大不在於他們在做什麼,而在於他們想做什麼。隻要在心中大大地張開夢想,人生的收穫就會更多。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或許正是因為年輕氣盛,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再憑著一股闖勁,許多人在青年時期便在商界做出了顯著的成就。年輕人隻有把自己放大了的夢想付諸實踐,才真正成為財富的主人。
海王集團總裁張思民最初在北京中信公司工作,中信是一個令人羨慕的金蛋,然而張思民背靠大樹不乘涼,按他的話說:“守著一份工作頂多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狀況,要想賺大錢,還是要辦自己的公司。”
1988年,正值中信公司派員赴深圳投資部工作,張思民積極報名並獲批準。11月,他懷揣美麗的夢想,攜妻離開了首都,離開了剛剛營造好的小家。張思民的夢想來自古希臘神話——海王波塞冬主宰著大洋百川。張思民也要在深圳這一改革的大洋百川中托起一座海山,那就是他夢中構築的海王集團。
1989年5月,26歲的張思民鄭重地向中信投資部遞了辭呈,同年7月8日,屬於他自己的深圳工貿公司(海王集團前身)在蛇口石雲村住宅樓的3間普通民房裡宣告成立。他以個人僅有的3000元積蓄做了投入,開始邁出了財富人生的第一步。
後來,海王公司生產從牡蠣中提煉的海洋生物保健產品。1993年,海王投資2.4億元建造了包括研發實驗室在內的總部。現在,又研製發展出了其他保健產品,並進入了旅遊、房地產領域。2000年集團的銷售額達到50億元。200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張思民以個人資產達到15億元人民幣居第114位。
如果說**是賺錢的動力,那麼夢想就是**的彆名。夢想是改變人生的一種積極力量,它能讓人的潛能激發出來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因此,誌在成功的人不但有自己的人生夢想,而且還應該儘量地把自己的夢想放大。
吉利集團總裁李書福的成功就是源自他的遠大夢想。繼裝飾板和摩托車的開發成功之後,李書福並冇有坐下來歇口氣,而是做出了更驚人的決策:生產小汽車。早在1998年,國務院就釋出了《關於嚴格限製轎車生產點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除“三大”(長春、上海、十堰)、“三小”(上海、天津、廣州)外,全國範圍內不再安排新的轎車生產點上馬。就是這一規定令想要進入轎車生產領域的李書福一籌莫展。
“人在年輕的時候要做的事很多,也最有意義。但國家的一些行業政策還冇有對民營企業開放。所以我就想請國家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允許我嘗試。”李書福很清楚:在汽車這個風險很高、挑戰性極大、充滿著世界巨頭競爭的行業裡,他自己隻不過是一隻微不足道的螞蟻。可李書福已經下定決心。
李書福是有策略的,他分析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近二十年,從夏利到大眾、一汽、二汽,從廣州標緻到彆克、雅閣,從低檔到高檔,排量愈造愈高,級彆也愈造愈高,價格越來越貴。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需要三四萬元價位的車,因為他們口袋裡隻有那麼多錢,買不起十幾萬元的車。
“我的售價也就三四萬元,隻要成本比彆人低,質量比彆人好,價格比彆人低,薄利多銷,我就會有機會。而中國恰恰有這樣一塊市場冇人去開發。”李書福成竹在胸,自己的產品質量不比彆人差,但價格可以比彆人更低,這是自己的優勢。
現在李書福已經將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地變為現實。無論時空如何轉換、環境如何變遷,這位中國民營汽車業的先驅人物,都像大多數中國富豪一樣,在賺錢致富的過程中堅守著自己的夢想。
很多成功者的成功經曆說明瞭一個道理:如果你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子,你就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總是期望那些更高、更好、更偉大的夢想,並且為之付出艱辛的努力,這種夢想就很容易變成現實。成功永遠都垂青那些**熾烈、夢想遠大的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