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運營從入門到精通 1.3 企業如何佈局自媒體渠道
-
13企業如何佈局自媒體渠道
如今就是自媒體時代,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隻要踏足到互聯網營銷領域,如果不做自媒體,那麼就會與很多機遇失之交臂。這不是危言聳聽,自媒體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快得大家都有點跟不上這個節奏,而且整個互聯網環境都在快速變化,若不作出有目的性的調整去應對用戶在自媒體“衝擊”
下的變化,就註定冇有好的結果。
企業為何要做自媒體?是因為錢多嗎?還是隻為了順應這個潮流?
可能都有吧,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給用戶創造一個“活生生”的企業形象,使得用戶不再麵對一個冷冰冰的官網和“話笑肉不笑”的客服。而且企業也能借自媒體來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可以及時知道用戶想要什麼、想改變什麼和想拒絕什麼。
過去的企業總給大家這樣一種感覺:產品拿出來,你愛買不買。這樣愛理不理的態度很是讓人詬病,連大街上賣小吃的都知道吆喝幾聲要比沉默賣出得多一些,那企業為了產品銷量而去自媒體中“說說話”也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當然這不隻是在刷存在感,還是為了把企業與產品的默契給提升上來,企業不會盲目地本著自家的信念去做產品,而是會在自媒體中“說話”
的同時漸漸地把用戶想要的產品給構造出來。
為了塑造品牌質感,為了和用戶拉近關係,為了吸引更多的忠實粉絲……這就是企業為什麼要做自媒體的原因,因為它能用低廉的成本換來高價的好處。當然這隻是能成功運營自媒體的企業纔會得到的好處,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企業與個人在自媒體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不需要為運營自媒體能得到多少收益而煩惱,畢竟不是以獲取內容變現為出發點的。企業運營自媒體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把品牌給做上去以及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粉絲,簡而言之就是渠道的選擇問題。
企業如何佈局自媒體渠道,需要從如下這些方麵去想:
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你都要思考為什麼去做。企業做自媒體,無非就是引流推廣,這個冇有什麼好多說的。其實自媒體就是一個大型的玩具,它強調的就是隨性和個性化的表達,一切都是圍繞著用戶而發展起來的粉絲經濟。
因此,企業在自媒體上推廣產品時就得一切圍繞著用戶。當然並不是說要企業去改變既成品,而是結合用戶的喜好來著重推廣自家的產品優勢。
同時還要分析企業自媒體的目標人群,就是企業自媒體的核心受眾,要去想企業核心受眾的媒介接觸習慣是什麼?他們會通過什麼渠道去獲取資訊?他們會通過什麼平台去獲取和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相關的資訊?明確這些之後,才能找到相對應的自媒體平台。
對於企業如何選擇自媒體平台,筆者給出的建議就是把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去註冊一通。因為你的目的是為了塑造企業品牌,實現引流推廣,那麼收益對你來說就是次要的。而對於初期的企業自媒體來說,隻有一個目的——
增加曝光度,不求能寫出有多麼吸引人的故事,不求一篇軟文能有多大的效果,你隻需要能爭取把自家企業的名字或者產品留個印象給用戶就行。因為用戶的購物心態是很奇怪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買東西時都是靠印象感官去買的,哪怕他們以前冇有買過這種產品,隻要有印象,他們都會把這種產品納入購買意向之內。
不過這些平台也分嚴格的和寬鬆的。嚴格的如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企鵝等主流大平台,在它們那兒發文就得小心,不要去觸碰它們的禁忌,比如直白地留二維碼、微信,不然會被封號;寬鬆的如qq
空間、微博、貼吧(自建)等無收益平台,它們就相當於是你的後花園,隻要不發那些有損國家、有損人民的內容,基本上可以拿“任我行”來形容。
不過在全平台釋出時,並不建議你把企業的主號拿去引流推廣,最好拿小號去做,反正小號也不值錢,而且你還可以時不時地拿小號去推主號(當然,要真有這個閒心的話,還不如到某寶上去買評論)。
社群也必須要做,現在的人最喜歡談的就是圈子,那行,你就把對你企業產品感興趣的用戶拉進你的圈子,以後什麼事就都好辦了。
當然還有靠名人互推、截流、借勢熱點等方法,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隻要你想著為企業而做,那麼很多方法都會很適用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以人為本”,如不然,在這個凡事都講究利己性的自媒體時代,你撈不到任何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