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增強自控的能力很重要
-
增強自控的能力很重要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熱線》節目曾播送過一條訊息。某小學生隨手把塑料袋扔進廁所,年輕的女教師盛怒之下強迫他把塑料袋撿出來含到嘴裡。在一片譴責聲中,這位教師被學校開除了。
某一年,山東棗莊市某校小學生郊遊,因上體育課時做不好老師規定的動作,被體育老師一怒之下踹斷了腿,引得群情激憤。
至於因情緒衝動而造成的人際關係緊張、生活和事業的挫敗現象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中國傳統的處世智慧非常強調剋製和忍耐。在衝動性的情緒中以憤怒最為有害。情商研究認為,控製衝動主要是控製人的憤怒情緒,不要做憤怒情緒的奴隸和犧牲品。對憤怒情緒的控製水平,標誌著一個人的品行水準。一個人如果容易發脾氣,那是對自己和他人的雙重傷害。
憤怒是一種比較難控製但又必須控製的消極情緒。如何才能消除自己的憤怒呢?傳統的看法認為,發泄一下內心的盛怒就會覺得舒服。其實這是最糟糕的做法,因為勃然大怒將會刺激大腦喚起係統更加亢奮,使人的怒氣更旺,無異於火上澆油,更難平息。
比較有效的方法應當是重新評價,即自覺地用比較積極的視角去重新看待使你生氣的那件事。事實證明,換個角度對待使你生氣的那件事,是極有效的息怒方法之一。
另外一種有效的息怒方法是獨自走開,去冷靜一下頭腦,並且默默地對自己說:我現在正在氣頭上,如果我意氣用事,或許會帶來追悔莫及的後果。這對於在盛怒之下頭腦不清的人尤為有效。
還有一種比較安全的做法是通過運動轉移注意力。研究者發現,當一個人盛怒的時候,如果他出去散步或者騎騎車,就會冷靜下來。因為運動分散了原來的注意力,把心理注意點轉移到彆的事情上去了。
這些都是值得一試的息怒方法。
事實上,憤怒是指當某人事與願違時所做出的一種惰性情緒反應,他的心理潛意識是期望世界上一切事都要與自己的意願相吻合,當事與願違時便會怒不可遏。這當然是癡人說夢式的一廂情願。其實,一個人便是一個世界,他有權決定他說話和行事的方式。
所以,有人說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最難戰勝的是自己。控製情緒,駕馭情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當然我們也不必事事喜怒不形於色,讓人覺得我們陰沉不可捉摸,但情緒的表現絕不可過度。
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問題,是自製力的問題。一個成功的人,其自製力表現在:大家都做但情理上不能做的事,他剋製而不去做;大家都不做但情理上應做的事,他強製自己去做。
如果能恰當地掌握好情緒,那麼將在彆人心目中留下“沉穩、可信賴”的形象,雖然不一定因此獲重用,事業上也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幫助,但總比不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要好得多。
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增強自控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成功人生的重要法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