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名人傳記大全 > 第55章 張居正—— 一條鞭法換新天,考成嚴令振朝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名人傳記大全 第55章 張居正—— 一條鞭法換新天,考成嚴令振朝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生於公元1525年,逝世於1582年。

是中國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內閣首輔,被後世譽為“救時宰相”。

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擔任內閣首輔期間,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在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上,史稱“張居正改革”或“萬曆新政”。



生平概述

張居正,於明武宗正德十年(1525年)出生在湖廣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其家族雖非顯赫,卻有著濃厚的學術氛圍,這為他日後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居正在幼年時便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和對學問的渴望。

他的父親張文明對他寄予厚望,親自指導其學習。

使之在童年時期就打下了堅實的儒家經典基礎。

嘉靖十六年(1537年),張居正參加童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神童”之譽。

十六歲即中秀才,二十三歲時高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

在翰林院任職期間,他不僅深入研習經史子集,更關注時事,對國家治理之道有了獨到的見解。

張居正與當時的名臣徐階關係密切,徐階的政治理論和處世哲學對張居正產生了深遠影響。

隆慶元年(1567年),張居正升任禮部右侍郎,後又轉任吏部左侍郎,其政治才華逐漸得到認可。

隆慶六年(1572年),隆慶帝駕崩,年僅十歲的朱翊鈞即位,是為萬曆帝。

張居正與內廷太監馮保合作,共同輔佐幼主。

同年被任命為內閣首輔,開始了其政治生涯的巔峰時期。

張居正當政後,麵對的是一個積弊深重的國家。

他深知若不進行徹底改革,明朝恐難逃衰亡的命運。

於是,他著手實施了一係列旨在挽救國家危局的改革措施,史稱“張居正改革”。

1

經濟改革:一條鞭法

在經濟領域,張居正推行了著名的“一條鞭法”。

該法旨在簡化稅製,將原先繁複的賦役項目合併爲單一的貨幣稅。

按土地持有量征收,同時允許以銀兩代替實物繳稅。

這一改革極大地減少了稅吏的盤剝,提高了征稅效率,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

同時也減輕了部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2

政治改革:考成法

為瞭解決官僚係統中的**和低效問題,張居正推出了“考成法”。

這是一種嚴格的官員績效考覈製度。

通過設立專門的考覈機構,對官員的政績進行定期考覈,獎懲分明。

有效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使得政令能夠迅速傳達並得到有效執行。

3

軍事改革

在軍事方麵,張居正強化邊防,支援戚繼光等人在北疆修築長城,訓練新軍,改革軍製,提升了邊防部隊的戰鬥力。

有效地抵禦了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擾,穩定了邊疆局勢。

4

教育與文化

張居正還重視教育,提倡務實學風,推動科舉製度的改革。

主張選拔真才實學之人,反對空談無用的八股文風。

鼓勵學術創新與實用知識的學習,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

5

改革的成效與爭議

張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的財政危機,增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行政效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他的改革也觸動了眾多既得利益集團。

尤其是貴族和士大夫階層的權益,導致他在生前和死後都遭遇了極大的爭議和反對。

特彆是他的一些嚴厲手段,如對反對者的打壓,以及個人權力的高度集中。

使得他在去世後,改革成果很快被廢除,甚至個人名譽也遭受嚴重損害。



主要功績

張居正作為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其主要功績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

這些成就不僅深刻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結構,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經濟改革:一條鞭法

張居正經濟改革的核心在於實施“一條鞭法”。

在此之前,明朝的稅收體係複雜且混亂。

百姓既要承擔田賦、徭役,還需繳納各種雜稅。

這種繁複的製度不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也為地方官吏提供了盤剝的機會。

一條鞭法的精髓在於“合併諸稅為一”。

將過去的丁役、雜稅等合併爲單一的貨幣稅。

按照土地的多少來征收,允許以銀兩替代實物。

大大簡化了稅收流程,提高了征稅效率。

這一改革不僅減輕了農民的部分負擔,促進了農業經濟的恢複與發展;

還加強了中央對地方財政的控製,增加了國庫收入,為其他改革提供了物質基礎。

2

政治改革:考成法

在政治層麵,張居正推出“考成法”,這是針對官僚體係的一項重大改革。

考成法通過建立一套嚴格的官員考覈製度,要求官員對所負責的事務必須按時完成,並由上級定期檢查,成績優劣直接與官員的升降獎懲掛鉤。

這項製度有效地遏製了官場的懶散風氣,提高了行政效率,確保了中央政令的暢通執行,增強了中央集權。

考成法的實施,標誌著明朝政府管理開始向現代化邁進,為後世的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

軍事整頓與邊防強化

麵對外患頻發的邊疆局勢,張居正采取了一係列軍事改革措施。

他支援和推動了戚繼光等將領在北邊防線上的軍事建設。

包括加固長城、整編軍隊、改進武器裝備等,極大地提高了邊防軍的戰鬥力。

同時,他還改革軍屯製度,提高士兵待遇,以穩定軍心,增強邊防力量。

成功抵禦了蒙古等北方民族的侵擾,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與社會穩定。

4

教育與人才培養

張居正深感人纔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方麵也進行了改革。

他倡導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想,反對空洞的八股文,提倡經世致用的學問。

主張在科舉考試中增加實際能力的考覈,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才進入仕途。

同時,他還親自編纂《資治通鑒節要》,作為官員教育的教材。

旨在提升官員的治理能力和道德修養,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遠見卓識的官員。

5

社會風氣的整頓與道德重建

張居正重視社會風氣的改良,他倡導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親自垂範,力行儉樸。

同時,他強調官員的廉潔自律,嚴厲打擊貪汙**行為。

試圖通過樹立正麵典型,恢複儒家倫理道德,重塑社會風氣,增強國家凝聚力。

結語

張居正的一係列改革措施,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且在他去世後遭遇了部分倒退,但其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他不僅在短期內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提升了行政效率,加強了邊防。

更為重要的是,他所倡導的改革精神和一係列製度創新,為後來的中國社會變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

張居正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勇氣,證明瞭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確實有可能實現社會的轉型和發展。

儘管這種努力充滿了艱難和挑戰。



曆史評價

張居正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極具爭議卻也極富影響力的人物。

其一生的作為和影響跨越了多個維度。

曆史學家、學者乃至普通民眾對其評價各不相同。

但普遍認為他在明王朝中晚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改革措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正麵評價

1

改革家的典範

在正麵評價中,張居正被視為中國曆史上偉大的改革家之一,與商鞅、王安石並稱。

他推行的一條鞭法和考成法,被認為是明王朝中後期最為成功的改革舉措。

一條鞭法簡化稅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減輕了農民的部分負擔,提高了國家財政收入;

考成法則強化了中央集權,提升了行政效率,打擊了官場的**現象,展現了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治理能力。

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明朝的衰落,為後世留下了一套較為高效的行政管理體係。

2

教育與文化的推動者

張居正對教育的重視也是其獲得讚譽的原因之一。

他提倡經世致用之學,鼓勵實用知識的學習。

對科舉製度的改革雖未徹底,但卻試圖引導知識分子關注現實問題,培養國家需要的實際人才。

他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對後來的教育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3

邊疆穩定與軍事強化

在軍事領域,張居正支援戚繼光等將領加強邊防。

有效抵禦了外族侵擾,確保了邊境地區的相對安寧,為國家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發展時間。

他對軍製的改革和對軍事人才的提拔,體現了其深遠的戰略眼光和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2

負麵評價

1

強勢作風與個人權欲

然而,張居正的強勢執政風格和對權力的集中也招致了不少批評。

有人指責他獨斷專行,甚至有“權臣”之稱。

他在位期間,排除異己,一些政策的執行過於嚴苛,導致了部分官員和士人的不滿,為他死後遭到清算埋下了伏筆。

其個人生活中的奢侈也被認為與其倡導的節儉背道而馳,損害了公眾形象。

2

改革的侷限性與後果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張居正的改革雖然短期內成效顯著,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明朝麵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如土地兼併、社會矛盾加劇等。

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但在他去世後,許多措施被廢除或削弱,未能形成持續的製度保障。

最終未能挽救明朝走向衰亡的命運。

這反映了改革的複雜性和長期性,以及改革者個人能力與時代侷限之間的衝突。

3

綜合評價

綜上所述,張居正無疑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富有爭議但又極其重要的人物。

他的改革嘗試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中顯得尤為突出,展示了其超凡的魄力和政治才能。

儘管他的某些做法和決策在當時及後世遭到了批評,但無可否認的是,張居正的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對清代乃至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麵都有所啟發。

他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務實的政治家,其一生的功過是非,成為了後人不斷探討與反思的重要課題。



結語

張居正的一生,是勇於擔當、銳意進取的一生。

他的改革雖然未能徹底拯救明朝,卻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王朝的衰落。

作為一位力圖挽救大廈將傾的改革家,張居正展現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勇於改革的精神。

他無疑是中國曆史上一位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其改革實踐和政治理念,至今仍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與借鑒。

——————————

張公居正改革時

一條鞭法換新天,

考成嚴令振朝綱。

權重一時圖國強,

奈何身後雨風涼。

經世致用教化廣,

邊疆安定顯將才。

權臣非議隨風散,

功過後人細評量。

富貴浮雲終是夢,

留得青史映輝煌。

明朝夕陽映張相,

改革星火照未央。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