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七章 彰蔚
-
盛長柏現在很無聊。
父親告訴自己,今天有大儒來州學講學。
本以為能從中學到一些學問,豐富自己的學識。
可在盛長柏看來,這大儒的學說實在有些虛飾了。
現在這大儒又要大家作什麼盛世之作。
無非就是“詞臣合進烝崧頌,更向何年詠太平”的句子。
果不其然,一些舉子想都冇想就揮墨寫下一首太平詩。
“市井繁華笑語喧,朱門歌舞夜不眠。
忽報天邊祥瑞至,盛世風光又一年。”
這種詩句,隻要學過幾個韻腳便能做出來。
更有一個秀才,揮墨寫下:
“金殿琉璃映日輝,太平有象萬物肥。
四海昇平書捷報,邊州捷報馬蹄飛。”
盛長柏見著這詞,心中冷笑不止。
他收藏了一幅燕雲十六州的堪輿圖,放在自己的房間裡,時常以收複邊疆為己任。
燕雲十六州已經從漢人手裡丟了百年,自打澶淵之盟後,朝廷更是冇有一點收複邊疆的意願。
“邊州捷報馬蹄飛”這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麼?
心中哀歎,盛長柏麵上卻冇有表露出來。
“諸生作詩儘皆頗有水平,不愧是江南富庶之地,真是人傑地靈啊!”
待眾人皆作好詩,謝岐日也不吝嗇誇讚。
他望向周圍作陪的幾位主官,笑道“各位大人,何不出些詩題考教眾人?”
盛紘是個七竅玲瓏心的,雖然內宅不寧,但官場這一方麵誰也無法指摘。
否則再有嶽家提攜,也不能每次考評都為優,從邊疆小官,一路升上京城。
他摸了摸長髯,笑道:“我向來對詩一竅不通,不若由呂大人和沈大人出各出一道題?”
呂正陽看了看沈正心,看出其有意動之色,便做了個順手人情:
“讓沈大人出一首吧,他的老師亦是學貫古今的大儒,對詩之一道,定有自己的理解。”
沈正心朝著知州呂正陽點了點頭,隨後端起一杯煮茶。
座下的眾位學子都屏氣凝神,好奇這位都指揮使會出何種題目。
沈正心將杯中的茶水一杯飲儘,站起身來,清臒的身子恍然間變得雄壯了些。
“諸生便以‘述誌·兼懷燕雲’為題,韻腳格式儘皆不限,但求各位能一書心中淩雲誌向!”
“燕雲”二字,如同重錘,敲在許多學子心頭。
燕雲十六州,中原百年之痛,朝廷心頭之刺。
此題看似簡單,實則極大,極重,極險。空談則無味,深入則易觸時忌。
學子們大多蹙眉撚筆,躊躇難下。
不過此題大家也不陌生,場上傳來墨在紙上遊走的聲音。
沈正心並冇有端坐在台前。
這位曾和西賊對陣過的沙場上的文官,想看看,大周學子還有冇有那份血性。
他時不時在一些學生麵前駐足,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皺起。
漸漸地,他已走到人群之後。
忽然,他在一位少年麵前停下了腳步,臉上露出幾分驚訝之色。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李瑜見這位指鈐轄大人在自己麵前停留,表麵不露聲色,心中卻暗歎走運。
自己想要參軍入伍,直接衝過去參軍肯定是不行的。
大周平民參軍,往往會直接編入廂軍,隻有少數人能選拔進入禁軍。
而有一箇中高品的武官提攜,無疑是一個不錯的。
甚至能直接授有品的官。
李瑜為何有這個自信呢?
因為他手中這首詩,幾乎如同是為沈正心量身定製。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沈正心讀到這裡,這位曾經跟著狄將軍和西賊鏖戰過的文官中的武將,竟然情不自禁滴淚!
大周朝廷,這些年在狄將軍、英國公的帶領下,也打過不少勝仗。
卻還是因為……
打了勝仗,卻無奈“天驕力請和”!
沈正心聯想到自己的經曆,聯想到狄將軍的經曆,一時悲從中來,竟無語凝噎。
卻見幾位大人都已經圍了過來,盛長柏仗著自己身子小的優勢,擠到了最前麵。
“胸中塊壘終難平,不破幽雲誓不休!”
卻見李瑜筆鋒一轉,將心中的埋怨放進心裡,轉而抒發報國決心。
盛長柏看著李瑜緩緩寫下最後一聯忍不住自己唸了起來:
“他日若遂淩雲誌,必清虜塵靖九洲!”
收複故土,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以盛長柏的心智,他更喜歡這首詩的頸聯和尾聯。
何其豪邁,何其意氣風發!
但在場的各位士子,卻對前兩聯有更大的觸動。
沈正心拿起這首詩,因為激動而手指微顫。
這簡直是他沈正心心聲的詩化!而這,竟然出自一個少年學子之手?
他看著李瑜的眼睛,似乎想透過眼睛看到他的內心。
“你今年幾何?可有表字?”
周圍的學生都已停下了筆,有些羨慕地看向各位大人中間的李瑜。
“回大人,學生李瑜,今年十四,尚未表字!”
李瑜作了個長揖,用堅定而又清越的聲音答道。
“你在詩中曾言,‘他日若遂淩雲誌’,你誌為何?”
沈正心擺了擺手,對李瑜存了些考教的心思。
“學生之誌,不在空談,而在實乾;不在苟安,而在奮進!終我一生,願為我大周門戶,儘一份心力!”
李瑜早有腹稿,昂首挺胸,毫無懼色。
“好一個李瑜,好一個少年!”
沈正心來到李瑜麵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仰天大笑,笑聲中積鬱多年的憋悶似乎一掃而空:“哈哈哈!蒼天有眼!社稷有後矣!”
他看向李瑜,道:“小小年紀,心懷大誌,我給你取一個表字,‘彰蔚’,怎麼樣?”
“彰”意為彰顯、顯著,“蔚”指草木茂盛、引申為文采華美。
瑜為美玉,象征內在美好品德,文采華美。
彰蔚則為外在的彰顯與與繁盛。
《周易·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這寄托了沈正心對李瑜極大的期望!
李瑜本就存了在都鈐轄大人麵前表現的心思,此時哪裡還不會答應,連忙順杆往上爬。
沈正心卻冇有就此離開,隻見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中,這位以剛硬著稱的大人,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他竟解下了自己腰間那條代表五品以上官員身份、以金玉為飾的寶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