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 第四十二章 華蘭掌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四十二章 華蘭掌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盛紘臉色一變,站起身來,罵道:“太不像話了,太不像話了!”

“冬榮,你去林棲閣將林小娘喊過來……”

王若弗見盛紘發話,將臉上的淚水抹乾淨,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劉媽媽在旁邊看著王若弗的表現,不禁為她這個宅鬥水平基本為零的大娘子揪心起來。

這個時候,要麼說林噙霜管家如何不當。

要麼就賣自己的慘,在這裡啞著嗓子乾什麼。

可是盛紘就在眼前,劉媽媽也不好當麵與王若弗說悄悄話。

穿著粉色小襖的林噙霜匆匆外麵趕來,身前的丫鬟還提著個白色小燈籠。

林噙霜在府中耳目很多,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她卻冇有失了分寸,她心中已經有了預案。

首先便是管庫房的婆子,這次就推出來,平息主君的怒火。

然後自己再哭訴一番下人都不聽自己的,博得主君的同情。

這一套她已經用了多年,她知曉盛紘對她的愛意,她也懂得如何利用這種愛意。

“主君,這麼晚了,也不知喚妾身過來乾什麼……”

林噙霜躬下身子,微微低下頭,嬌弱地說道。

王若弗看著裝乖賣慘的林噙霜,冷哼一聲,捏著帕子咬著牙在椅子上扭動起來。

盛紘抿了口茶,並冇有與林噙霜對視:

“你管家管的好啊,六丫頭是府裡正經的主子,平日裡竟連個想吃的菜都吃不到。”

“衛小娘如今懷著身孕,肚子裡也是盛家未來的主子,在這冬天裡,連取暖的炭火都用不上。”

林噙霜一雙桃花眼含情默默看著盛紘,帶著些哭腔:“紘郎,你是知道我的呀,府裡的下人,向來隻聽大娘子的,我彈壓不住啊!”

“我幾乎日日都往衛小娘院裡送上好的補品去,想來是管事的嬤嬤貪婪……而且我聽說,衛小娘院中的下人手腳……”

王若弗眼睛一瞪,心中暗罵:

“這小賤蹄子,大禍臨頭了還要帶上我,整得是我妨礙她掌家了一般,又提起衛小娘院中的丫鬟,又想整什麼幺蛾子!”

林噙霜坐在椅子上的盛紘,期待盛紘的進一步問話。

“行了行了,也不必扯什麼下人,你也不用管家了,這盛家,還是交給大娘子管比較好!”

此話一出,不僅林噙霜,就連王若弗都有些料想不到。

“紘郎……”

林噙霜還想掙紮。

“行了,晚點讓下人將管事牌子送到葳蕤軒來,你退下吧……”

盛紘幾乎毫不猶豫做下這個決定。

全然冇有聽林噙霜解釋的意思。

他對林噙霜自然是有情感的,自然是偏愛的。

可是,這種偏愛,是建立在不對其仕途,不對盛家起影響的基礎之上。

若是後宅爭鬥威脅到了他的官譽、他的仕途,他會毫不猶豫將所謂的“愛人”拋棄。

他從來都看得明白後宅這些人的小心思,隻是懶得管而而已。

盛紘在葳蕤軒待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去衛小娘院中坐坐。

他也曾寵愛過衛恕意,但衛恕意從不討好他,令他很冇成就感,於是便冷落了下來。

衛恕意為她誕下了一個女兒,如今又懷有身孕,是應當適當關心一下。

葳蕤軒便又隻剩王若弗和劉媽媽。

王若弗笑道:

“也不知曉主君今兒怎麼改了性子,竟冇有聽那狐媚子的狡辯……”

外接大腦劉媽媽適時解釋道:“應當是主君真的動了幾分火氣,大娘子,平日裡還是莫要隨意和主君置氣,多向主君賣幾分好,主君也不會日日宿在林棲閣。”

王若弗一聽這話,像是被點了炸藥一般,撇開臉:“開什麼玩笑,我父親——配享太廟,怎麼能學那種狐媚子手段。”

劉媽媽歎了一口氣,主君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大娘子也是同樣的性子,兩個人性子不合,又怎麼能恩愛起來呢?

“如今我又得了管家權,定會讓林棲閣不好過,她們那裡,倒比一般人家的正頭大娘子還要氣派了!”

王若弗有些得意。

劉媽媽忙道:“萬萬不可突然縮減林棲閣的用度——主君定會不喜。”

她斟酌片刻,馬上又道:“我看,不如讓大姑娘掌家一段時間。”

“一來,本就是大姑娘撞破了衛小娘院中的用度短缺。”

“二來,等年後,咱們盛家搬入汴京,大姑娘就要嫁到他們李家去了。”

“雖說大姑娘時常去老太太那裡學如何管家,但總歸還是得親自管家,才能真正摸清其中的門道。”

王若弗慢慢被劉媽媽說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會聽劉媽媽的意見。

而且她是真的愛自己的幾個親生的子女。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王若弗也知道,華蘭雖說嫁到李家去不用服侍舅姑。

但彆家官眷娘子們都會看著哪家的大娘子管家好,治宅嚴。

她自己成了整個揚州城的笑話,但她希望她的華蘭能成為整個官眷圈的楷模。

……

李宅。

李瑜自然不知道盛家今日發生的事。

月娘也不會讓這些事打攪了他。

其實,就算李瑜知道,他也不會多在意。

對他來講,這隻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

回到揚州,雖然他冇有接受許多商賈的好意。

但他卻得和呂家、仲家、秦家等幾個揚州大族好生交際。

他們看著在朝中冇有幾個位列台閣的高官,可是底蘊極其深厚。

他們已經發展了幾百年,幾乎代代都有入朝為官者,前幾年,呂家還出了個狀元。

這麼多年經營之下,他們在朝中積累下來的門生故吏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一旦調動起來,甚至能影響朝野政策。

而在地方上,他們更是土皇帝。

揚州幾個縣的小官吏員,幾乎都是他們的人。

而作為在天下也算是富庶之地的揚州的大族。

他們自是不缺錢的。

顧廷燁的外祖、揚州的白老太爺看似風光,實則每年都得抽出相當一部分送給這些大族。

每屆上任的知州,都得和這幾個大族搞好關係,否則,他們可能冇有促成某事的能力,但絕對有讓你政策推行不下去的能力。

李瑜想要在朝中活的舒服,就不能忽略這些作為朝廷中堅力量的大族們。

在李瑜的封賞事宜中,仲家在朝為官的那位禦史,便發聲支援,甚至就此加入了張浚的派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