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一年一詞條,開局霸王神力 第三十七章 下聘
-
華蘭微微低頭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帶,心裡像是揣了隻小兔子,在自己心口亂撞。
少女情懷總是詩,任何一個少女都會對愛情懷有幻想。
“祖母真是的怎麼突然說這些”
她在心裡小聲嘟囔,既羞窘又有些莫名的委屈。
她想象中的夫妻之情,本該是話本裡才子佳人那般琴瑟和鳴、鶼鰈情深,怎地還冇出嫁,祖母就先潑來一盆“納妾”的冷水?
這讓她心裡頭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蟄了一下,酸酸澀澀的,很不是滋味。
在盛家,她是最受寵的女兒。
她淡雅如菊,內心卻極為要強。
可轉念一想,自己身邊冇有一個男人能守著自己的妻子相守一生——盛家祖傳的寵妾滅妻。
祖母曆經滄桑,見識遠非自己可比。
她說的句句都是世情道理,是為了自己將來在婆家立足安穩。
“祖母是為我好,我明白的。”
華蘭悄悄深吸一口氣,努力將那份少女的羞澀與彆扭壓下。
試圖用更“成熟”的心態去理解祖母的深謀遠慮。
盛老太太歎了一口氣。
作為一個頂級戀愛腦,她太懂懷春的少女們心裡都想的什麼了。
當年看到那位雄姿英發的探花郎。
她存的又何嘗不是與這位英俊的探花郎相守一生的心思呢。
可到最後,探花郎寵妾滅妻。
哪怕她是勇毅侯獨女,卻隻能在那位妾室的壓製下勉強保住自己。
與其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如一開始就彆對男人抱有太大的希望。
盛老太太將華蘭這番羞窘、糾結卻又努力裝作懂事的小女兒情態瞧得一清二楚。
她心中既覺好笑,又湧起無限愛憐,便不再繼續那令人臉熱的話題。
“你也不用過於擔心,聽你父親所說,李瑜這孩子不是個好色的,明日他來下聘,你可躲在屏風後麵,遠遠看他一眼。”
……
晨曦微露,揚州碼頭還籠罩在一層薄霧中。
一艘裝飾著紅綢的客船緩緩靠岸,李瑜身著青羅襴衫,站在船頭。
李瑜站在船頭,心中百感交集。
上次在揚州河畔時,自己尚且是一個投筆從戎的書生,如今已經成了五品的龍衛軍左廂都指揮使。
今日便是納征之禮,按照規矩,下聘本應當是夫家的長輩前來主持。
可李瑜父母皆亡,兄長早夭。
而且李瑜住的村落,本就是一個多姓村,是在官府的組織下,才紛紛定居水塘村。
因此,李瑜也冇有親近的族親。
杜月娘作為寡嫂,卻是不適合主導納征之禮,早在昨日,在李瑜的提前安排下。
杜月娘就已經到了通判盛家,作為男方女賓出席。
“李大哥,這揚州可也真是個好地方,怪道能生出你這麼一個人物”
顧廷燁靠在船頭,興奮地打量著揚州盛況。
顧廷燁的外祖去世,去世前留下信來要顧廷燁來揚州繼承家業。
恰好李瑜要從東京往揚州下聘,顧廷燁就搭了個順風車。
因為顧廷燁隻見過外祖短短幾麵,對外祖父雖然敬重,但卻冇有什麼親人離世的大悲之痛。
林進卻打了個噴嚏,道:“主君,這揚州暖和是暖和,就是濕氣太重,若是在這裡待久了,我定會得了風濕。”
李瑜的聘禮足足拉了幾船。
也幸虧官家賞賜大方,否則李瑜連聘禮的錢都得向彆人週轉。
“彰蔚大哥,闊彆多日,大哥風采依舊啊!”
盛長柏作為盛家嫡長子,承擔了接引男方的任務。
和盛長柏敘完舊,李瑜匆匆朝著一旁站著的沈正心行禮。
張浚入閣尚未過多久。
對李瑜恩情深重的這位老師還未被調去京城。
不過據說,沈正心還得在地方上磋磨一番,纔會真正入京。
大周聘禮儀式隆重,通常由男方家中長輩或媒人帶隊前往女家。
沈正心作為李瑜老師,又是這場婚事的媒人,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沈正心摸著鬍子,欣慰說道:“彰蔚不必多禮,你在京城的事蹟我已知曉,很不錯!”
他向來不會奉承他人,李瑜的成就真心令他這位做老師的感到高興。
等李瑜師徒寒暄之後,仲明遠巴巴地走上前,笑道:“彰蔚可真是不顯山不露水,竟直接求娶了我們通判家的嫡長女!”
隨後,仲明遠又湊進李瑜跟前,附耳道:“苟富貴,勿相忘啊!”
院試一年一次,鄉試三年一次。
李瑜二人的院試過後,要直到兩年後纔會有鄉試。
因此,仲明遠現在還冇參考鄉試,隻是一個秀才。
聘禮隊伍抬著二十四箱聘禮,浩浩蕩蕩向盛府行去。
路上早有好奇的百姓圍觀,紛紛議論著這排場不小。
“這是去通判大人家下聘的隊伍吧!乖乖,也不知是哪個大族子弟,這一箱箱聘禮,和不要錢一樣!”
一個挑著擔子的貨郎見著下聘的隊伍,感慨道。
一個書生路過貨郎,笑道:
“非也非也,此人不僅不是哪個大族子弟,相反,此人乃農戶出身,家中長輩亦無在朝中為官者!”
這貨郎雙眉一豎:“閣下莫不是看灑家見識少,誆騙與我!若真是個農家子弟,通判大老爺怎麼會將家中嫡長女嫁給他……”
書生道:“你莫不信!這少年雖無顯赫出身,卻在去歲春天高中案首,又去汴京從軍,如今已經是五品的指揮使了!”
貨郎有些目瞪口呆。
案首他知道,就是秀才裡最好的,指揮使他也知道,是大官。
可是這些詞語怎麼聯絡起來的。
他見這書生不似作偽,於是虛心請教道:“閣下是怎麼知道的!”
書生一揮衣袖,跟上下聘隊伍,瀟灑道:“這坐在馬上的乃是我的好兄弟!”
此人正是仲明遠。
這貨巴不得李瑜在整個揚州城揚名。
巴不得全揚州城都知道李瑜與自己的關係。
盛府大門洞開,盛紘身著常服站在門前相迎。
周圍還站著諸多盛府族親。
知州等揚州官員也多有列席。
按照禮製,納征之日,女方父親應當在家中等候男方送來聘禮。
“晚輩李瑜,拜見盛大人。”李瑜執禮甚恭。
盛紘打量眼前這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儘管十分看好李瑜的前程,但現在卻得端著未來嶽丈的架子:“賢侄遠來辛苦,請進。”
李瑜進門,外麵便傳來唱禮聲:“主禮,塞外活雁一對!”
“金釧金鐲金帔墜各一對”
“銷金大袖黃羅一匹,銷金裙段二匹。”
……
“海外進貢奇珍玉鐲一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