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 勵精圖治的隋文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勵精圖治的隋文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勵精圖治的隋文帝

隋文帝楊堅,是位與眾不同的皇帝,彆看他讀書不多,但在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烙印。他在位時期,人民安居樂業,政治穩定,國家繁榮昌盛。

隋文帝的妻子,即獨孤皇後,相當出色。據《資治通鑒》介紹,她出身於尊貴的書香門第,性情謙恭,喜愛讀書,有獨到的政治見解,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與丈夫的觀點不謀而合。隋文帝有點“妻管嚴”,對獨孤皇後既愛又怕,在朝堂上稱帝,下朝後都聽獨孤皇後的,人稱宮中有“二聖”。隋文帝每日臨朝,獨孤皇後都乘車與他並排前往,一直陪他到大殿門口再返回。獨孤皇後返回前,還派有水平的人留下觀察隋文帝的行為。如果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立即加以勸諫。群臣曾上奏說:“按照《周禮》規定,百官大臣的妻子的爵位品級應由王後釋出。請按古代製度辦理。”而獨孤皇後則說:“不妥,如果這麼辦,婦人乾政就會逐漸盛行,我不能開這個壞頭。”獨孤皇後還秉公辦事。例如,大都督崔長仁是她的中表兄弟,犯了國法應斬首。隋文帝考慮到他與皇後有親戚關係,打算赦免,而獨孤皇後卻說:“秉公執法是原則,怎麼可以徇私枉法?”崔長仁被依法處死。

但是,這位獨孤皇後易妒忌、好吃醋,對隋文帝的私生活橫加乾涉。有一次,隋文帝看見尉遲迥的孫女長得非常漂亮,就寵幸了她。獨孤皇後豈能饒了她,趁隋文帝上朝時,獨孤皇後派人將這個女子殺害,以解心頭之恨。隋文帝知道後,氣得單騎出宮,進入山穀不回。宮中官員知道後追到山穀,請隋文帝消氣後回宮。隋文帝歎息道:“朕貴為天子,竟連寵幸女子的自由都冇有!”勸了好長時間,隋文帝直到半夜纔回家。獨孤皇後見隋文帝怒氣未消,趕快請罪,旁邊的人又好言相勸,隋文帝才高興起來。在《資治通鑒》中,這樣的場麵,非常罕見。

隋文帝主張勤儉節約,而且從自己做起。《資治通鑒》多處提道:隋文帝的性格嚴謹持重,辦事令行禁止,從不拖泥帶水。他從不睡懶覺,清晨起來就聽理朝政,直到太陽偏西了,還精力充沛、不知疲倦。他很吝嗇錢財,顯得很小氣,但賞賜有功之臣時卻出手大方。將士戰死,隋文帝必定從優撫卹,並派使者代表他去慰問死者親屬。他愛護百姓,勸課農桑,主張輕徭薄賦。他自己的生活節儉樸素,所乘馬車及所用之物,舊了破了就隨時修理使用。隻要不是宴會,他自己吃飯時隻吃一個肉菜。他在後宮都穿舊衣。天下人都被隋文帝以身作則的精神所感染,全國形成一種節儉之風。因此國家的財富日益增長,倉庫豐盈。隋文帝登基時全國民戶不滿四百萬戶,到了仁壽末年,超過了八百九十萬戶,僅冀州就有一百萬戶。

隋文帝還主張藏富於民。公元592年,有關官員報告:“國家的府庫已經全堆滿了,以至於財物無處存放,隻好堆放在府庫外的廂房了。”隋文帝說:“朕對天下百姓征稅很少,而且將大量庫存的東西獎給有功之臣,為何府庫還這麼滿呢?”官員回答說:“由於收入多於支出,加上連年豐收,庫存實際上不會減少。”隋文帝下詔說:“糧食布帛寧願積蓄在百姓家裡,也不要都存放於國家府庫。今年河北、河東地區的田租可減征三分之一,軍人應繳納的賦稅可減征一半,全國各地成丁應繳納的賦稅全部免征。”他還把一部分物資運往貧困地區。

據《資治通鑒》記載,隋文帝還對府兵製進行了改革。他說:“自北魏末年喪亂以來,軍隊南征北戰,卻連個固定住所都冇有,庭院冇有完整的圍牆,地裡很少有樹,朕對此非常傷心。從今以後,凡是軍人,都隸屬各州縣,墾田種地,戶籍與賦稅管理與當地普通百姓完全相同。今後由軍府統領,仍恢複原來的編製形式。”

當然,隋文帝的有些規定也過於嚴厲。例如,當時盜賊較多,他下令:凡偷竊一文錢以上的人,都要在鬨市區被處死,暴屍街頭。曾有三個人一起偷了一個西瓜,事情敗露後,這三人都被處死。從此以後,行旅之人就早睡晚起,天下百姓人心惶惶。有一天,幾個人把執法官吏抓起來,對他說:“我們不是偷東西的人,隻是為了冤死的人而把你抓起來。我們要求你上奏皇上,自古就冇有因為偷一文錢而判死刑的法律。你如果不上奏皇上,下次抓住你,你彆想活命了!”這個官吏真的上奏了皇上。隋文帝這個人還能知錯就改,看到這個奏摺,立即把他以前下的詔令廢除了。

隋文帝下令取消元宵節,此事也是胡鬨。有個地方官員上奏說:“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們都要聚集嬉戲、結朋招友,大街上鑼鼓喧天、火炬照地。人們不惜傾家蕩產,隻為一時痛快,扶老攜幼,在街上相聚,男女混雜,僧俗不分。穢行醜事由此而成,盜竊因此而起,一般人沿襲這一弊風陋習,竟然冇看到它的危害性。這對政教風化毫無益處,對黎民百姓實在有很大損害。請求陛下詔告天下,馬上禁止這種不良風俗。”

隋文帝竟同意了這個意見,下詔:正月十五不準鬨元宵。

事實一再證明,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幾個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已經滲入人們的血液與骨髓之中,成為揮之不去的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世代相傳,連綿不斷,靠行政命令是取消不了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