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 長阪坡之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長阪坡之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長阪坡之戰

三國時期出現了眾多傑出人物,發生過不少氣壯山河的事件,因此文學家進行了不少藝術創作。特彆是羅貫中的那部《三國演義》,更是名揚四海、家喻戶曉。他把想象力發揮到極致,故事寫得有聲有色,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孫權、周瑜、曹操等人就不用說了,連小人物的故事都寫得非常生動。其實,在《資治通鑒》這部史書中,有許多故事是找不到的。那些都是藝術創作,並非曆史。因此,我的這本書必須按《資治通鑒》提供的史料來寫。大家熟悉的許多極為生動的典型故事,這裡麵是冇有的。

劉備采納諸葛亮的高見,就在荊州待下來了,但腳跟並未站穩。這時有人勸劉琮投降曹操。他們說:“逆與順有一定的道理,強與弱有一定的形勢。以臣子的身份去抗拒天子,是對國家的背叛;以剛接手的荊州去抵抗朝廷大軍,必然陷入危險;依靠劉備去對抗曹操,肯定失敗。這三個方麵如果都不行,拿什麼去對付曹操的大軍?將軍您比不上劉備,如果劉備都抵擋不住曹操的大軍,即使投入荊州的全部力量也不能自保;如果劉備把曹操的大軍抵擋住了,他就不會居於您之下了。”

劉琮真的向曹操投降了,並準備迎接曹操進荊州。

劉備駐軍樊城,劉琮並未向劉備透露投降曹操之事。後來,劉備覺得情況可疑,派人去問劉琮。這時劉琮纔派宋忠去向劉備傳達了已向曹操投降的實情。劉備憤怒地說:“你們這些人怎麼能這麼做事呢?事先一點兒風聲也不透露,大禍臨頭了才告訴我!”

劉備趕快率領人馬撤離,臨走前還去劉表的墳上拜了三拜,揮淚而去。跟隨劉備撤離的人有十餘萬,輜重車有數千輛。因為人太多,每天隻能行進十餘裡。

劉備派關羽率部乘幾百艘船順水而下,決定在江陵會師。

因為有許多百姓追隨劉備,行軍速度很慢。有人主張把這些人丟棄掉。而劉備卻說:“一個成大事的人,一定要以人為本。現在百姓都歸附於我,我怎能忍心拋下他們而去呢?”

曹操知道江陵物產豐厚,怕劉備占領,就留下輜重車,輕裝趕到襄陽。曹操發現劉備的軍隊已離去,就率五千精銳騎兵急速追擊,一日竟行軍三百多裡,趕到當陽長阪。

劉備拋下妻兒,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人騎馬逃走。曹操抓獲了劉備的大量人馬。

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抓住。徐庶是位大孝子,他對劉備說:“本想與將軍共謀霸業,但我母親已經落到曹操手裡,我的心已亂了套,留下來對你完成大業已冇什麼用處,原諒我隨母而去。”

張飛率領二十多名騎兵斷後,他據守河岸,拆去橋梁,橫握長矛,怒目而視,對曹軍大吼:“我就是張翼德,有誰敢來決一死戰!”嚇得曹軍人人發抖,冇人敢向前一步。

忽然有人向劉備報告:“趙雲已向北逃跑了!”劉備對說此話的人怒吼:“趙子龍絕對不會丟下我逃跑!”果然,不一會兒,趙雲抱著劉備的兒子劉禪回來了。

最後,劉備等人與關羽的船隻會合,渡過沔水,又遇到劉琦及其所率領的一萬多人,他們一起到達夏口,從而擺脫了曹操的追擊。

這一段曆史,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京劇《龍鳳呈祥》中《甘露寺》一折的部分唱詞,就出自上麵這段故事:

勸千歲殺字休出口,

老臣與主說從頭。

劉備本是靖王後,

漢帝玄孫一脈留。

他有個二弟漢壽亭侯,

青龍偃月神鬼皆愁。

白馬坡前誅文醜,

在古城曾斬過老蔡陽的頭。

他三弟翼德威風有,

丈八蛇矛慣取咽喉。

鞭打督郵他氣衝牛鬥,

虎牢關前戰溫侯。

當陽橋前一聲吼,

喝斷了橋梁水倒流。

他四弟子龍常山將,

蓋世英雄冠九州。

長阪坡救阿鬥,

殺得曹兵個個愁。

這一班武將哪個有?

還有諸葛用計謀。

你殺劉備不要緊,

他弟兄聞知怎肯罷休!

若是興兵來爭鬥,

曹操坐把漁利收。

我扭轉回身奏太後,

將計就計結鸞儔。

喜歡京劇的朋友,看到這兒可以輕鬆一下。這些唱詞,就是從《資治通鑒》記載的故事中派生出來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