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隻要一說到喬羽老先生,老夫的欽佩之情總是從心底發出。老夫首先喜歡他這位正直的愛喝酒的好人;其次,喜歡他創作的那麼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美歌詞。例如《愛我中華》中的那幾句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彙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在《資治通鑒》中,司馬光有這麼一段描述,老夫抄錄原文如下:

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讚謁稱藩臣而不名;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棨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襲,錦繡、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禮畢,使使者道單於先行宿長平。上自甘泉宿池陽宮。上登長平阪,詔單於毋謁,其左右當戶皆得列觀,及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鹹迎於渭橋下,夾道陳。上登渭橋,鹹稱萬歲。單於就邸長安。置酒建章宮,饗賜單於,觀以珍寶。二月,遣單於歸國。單於自請“願留居幕南光祿塞下;有急,保漢受降城”。漢遣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將騎萬六千,又發邊郡士馬以千數,送單於出鑰方雞鹿塞。詔忠等留衛單於,助誅不服,又轉邊穀米糒,前後三萬四千斛,給贍其食。先是,自烏孫以西至安息諸國近匈奴者,皆畏匈奴而輕漢,及呼韓邪朝漢後,鹹尊漢矣。

司馬光的這段話是說:匈奴呼韓邪單於前來漢朝拜見漢宣帝。在朝見儀式中自稱藩臣而不稱名字。漢宣帝很高興,賜給他冠帶、衣裳、黃金璽、綠色綬帶、玉飾劍、佩刀、一張弓、四支箭、十支戟、安車一輛、鞍轡一套、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套、各種布帛八千匹、絲絮六千斤。朝見儀式結束後,漢宣帝又派使臣引導單於先到長平阪休息。漢宣帝從甘泉前往池陽宮住宿。漢宣帝登上長平阪,令單於不必行拜見禮,單於手下的大臣都可以在場。另外,各蠻夷國的君主、諸侯王、列侯數萬人,都在渭橋下,夾道列隊迎接。漢宣帝登上渭橋,下麵的人高呼“萬歲”。單於在長安居住。漢宣帝在建章宮設宴招待單於,並向他展示珍寶。二月,送單於回國。單於提出要求:“希望留住在漠南光祿塞下,一旦有緊急情況,可以進入漢朝的受降城,求得保護。”漢朝派遣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和車騎都尉韓昌率領一萬六千騎兵,又從邊疆各郡征集戰士和馬匹,護送單於出朔方郡雞鹿塞。漢宣帝命令董忠留下保護單於,幫助單於討伐不臣服者,又先後把邊疆的糧食三萬四千斛,轉運給匈奴食用。漢宣帝通過這些寬厚的條件,使原來反漢的人,開始尊崇漢朝。這個效果極好!

又過了幾年,漢宣帝駕崩,漢元帝繼位。單於又來朝拜。這次單於主動提出聯姻,他想當漢朝的女婿。漢元帝認為這有利於拉近彼此關係,欽準將宮女王昭君賜給單於。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據載,王昭君長得非常漂亮。她和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我國古代“四大美女”。單於提出想當漢朝的女婿,本想與公主結婚。然而皇帝和皇後怎麼捨得!公主也不願意。在發愁之際,王昭君主動站出來,表示願完成這一特殊使命。經漢元帝欽準,王昭君與單於完婚。

王昭君到匈奴地域後,耐心地教他們說漢語、寫漢字,講漢朝的各種有趣的故事與風俗習慣,講兩家友好的極端重要性,對傳播中華文化起了重大作用。

按照匈奴的習俗,老單於死後,其兒子、孫子都可以與王昭君結婚。這樣,王昭君先後嫁給匈奴三代人,都為他們生下兒女。

在王昭君嫁給單於之後,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匈奴再也冇有發動戰爭,進入中原。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被世代歌頌,傳為佳話。

老夫常常想,我國這些少數民族,在曆史上發生過許多美妙的故事。但經過曆朝曆代的磨鍊,我們終於: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彙成一句話,

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