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 觸龍說趙太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鄭在讀史:趣談資治通鑒 觸龍說趙太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觸龍說趙太後

在曆史上有篇文章非常著名,這就是《觸龍說趙太後》。司馬遷在《史記》中用了此文;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用了此文;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和吳調侯編《古文觀止》時,也收錄了此文。

《觸龍說趙太後》這篇文章,主要好在兩點:其一,它告訴我們不要溺愛孩子,要想使其成為國家的棟梁,必須讓他為國家做出貢獻,更不能讓其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淪為啃老族。其二,從這篇文章中,可以向名叫觸龍的老先生學習說話的藝術。起初趙太後死活捨不得讓她的小兒子去當人質,不管怎麼勸,趙太後也不答應。而觸龍察言觀色,避其鋒芒,關心問候,緩和氣氛,談論家常,拉近距離,投其所好,循循善誘,硬是把趙太後這個“頑固堡壘”攻下來了。

公元前266年,趙國的趙惠文王去世,因其兒子孝成王年幼,由趙惠文王之妻趙太後執政。這時,秦國進攻趙國,並奪取了三座城鎮。在此危難關頭,趙太後派人去齊國向齊王求援。齊王說,我可以派兵救援,但趙國必須把年幼的孝成王送到我齊國作為人質。

這個條件不是要趙太後的老命嘛,趙太後死活不答應。齊王說,你不答應,我就不出兵救援你。雙方處於僵持狀態。秦軍攻勢很猛,趙國招架不住,需齊國出兵拉一把。而不管大臣們怎麼說,趙太後也不鬆口讓自己的小兒子去齊國當人質。

大臣們輪番勸說,把趙老太說煩了,就說:“誰再敢在我跟前提這件事,我就往他的臉上吐唾沫!”

在此關鍵時刻,左師觸龍請求見太後。趙太後怒氣沖沖地說:“讓他進來吧!”

德高望重的老臣觸龍進來後,先察言觀色,發現老太太正在氣頭上,他避其鋒芒,先不提人質之事,一個勁兒地向太後道歉:“老臣我腳上患病,腿腳不靈了,很長時間冇有來拜見太後了。我私下原諒自己,但又擔心太後身體有什麼不適,所以還是來看望太後。”

趙太後說:“我的腿腳也不靈啦,靠人力推車行走。”用現在的話說,離不開輪椅了。

接下來觸龍就關心問候道:“飯量冇有減少吧?”

趙太後說:“怎麼冇減少?我每天隻能喝粥了,硬東西吃不動了。”

觸龍覺得氣氛緩和了許多,於是就拉起了家常,說:“我有個兒子名叫舒祺,年紀最小,最冇出息。而我已年邁,很疼愛他,希望他能補一個宮廷侍衛的空缺,我在這兒冒死相求。”

趙太後問了孩子的歲數,批準了觸龍的請求後,說:“難道你們男人也愛最小的兒子嗎?”觸龍覺得趙太後快上鉤了,馬上說:“比女人還愛。”

趙太後說:“女人愛小兒子可比你們男人強烈百倍。”

觸龍卻說:“依我看,太後愛女兒勝過愛長安君。”長安君即太後的小兒子。

老謀深算的觸龍接著說:“父母疼愛孩子,就要為其長遠前途考慮。當年太後送女兒出嫁燕國為燕後,想到女兒要嫁到遙遠的地方去,臨行前抓住她的腳後跟直掉眼淚。等到燕後離去,太後雖然很想她,卻希望她千萬彆回來,以便她的子孫相繼為燕王。這是為她長遠的利益考慮。”

觸龍觀察到趙太後直點頭,趁機將話題引向縱深:“從現在起推算到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被封侯的,現在還有冇有繼承人在位的?”

趙太後說:“冇有了。”

觸龍說:“這就說明近的災禍殃及自身,遠的災禍殃及子孫。難道說君王封侯的兒子都不成才?絕對不是,隻是因為他們地位尊貴而無軍功,俸祿豐厚而無勞苦。讓他們享受著國家的最高待遇,卻捨不得把他們放在最艱苦的地方為國立功。一旦太後百年之後,長安君靠什麼資本在趙國自立呢?”

經過觸龍循循善誘地勸說,趙太後終於醒悟過來。

這時,趙太後隻說了一句話:“好吧,隨你去安排吧!”

最後,趙國為長安君備車一百輛,送他去齊國做了人質。

齊王的原則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見到人質後,便立即發兵救趙。

秦國一看大事不妙,令秦軍退回去了。

事實一再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你的說話藝術怎麼樣?咱們都應向兩千多年前的觸龍老爺爺學一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