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陳書婷免費閱讀 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
-如果當年這種方法流傳開來,那麼現在隻怕是人人都在修煉。
而在師父生前的設想中,他甚至想過要將修煉的法門總結成冊子,向其他的那些個最常見的體育活動的教程一樣到處分發。
在徐光看來,這未必不是之後師傅被全國通緝,走投無路最後冤死獄中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修煉方法顯然是動了所有修真者的蛋糕。
我們這樣辛辛苦苦的修煉,憑什麼你們光靠那個什麼冊子就能走歪門邪道,而且也能有所得?在他們看來,修煉就必須得是少數的,能滿足他們成為特權群體的一種途徑,將他們和普通人的身份區分開來。
而師傅的做法無疑是讓這些人被拉到了和其他人冇有區彆的地步。儘管所有人都知道師傅犧牲了太多的特性,最後留下的那些共性就會導致他的修煉法門比其他人的修煉法門要弱非常之多。
事實上,哪兒有那麼十全十美的辦法,天賦這個東西有時候無關緊要,但有時候確實又決定了一切,修煉就是他能決定一切的一種。
儘管師傅這種修煉方法已經算是了不起的突破,對普通人的加成堪稱逆天級彆了。但是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
師傅的做法就相當於一個非常瞭解武學基本道理的人將一套隻有從小修煉童子功養成純陽體質之人才能修煉的絕世武功秘籍改成了人人都可以做的廣播體操。
和原版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吧,至少也是毫不相乾。雖然汲取了修煉法門中的很多有益的部分,但是事實上,整體極大削弱卻是不爭的事實。
他隻是汲取了修煉中最基礎最要緊的部分,也就是吸取修為來強化體質,然後將這套能源係統移植到了另外一個用來強身健體的操作方法上。
那些普通人也隻能是得到一些體質上的增強,而不是真正走上修者的道路,否則當年光憑著這一本修煉秘籍,師父廣撒網的方式下肯定能找出幾個變成頂尖強者的存在,這些人是不可能不幫師父的,哪可能會和當年那樣四處孤立無援呢。
比如說最為明顯的二師兄,他同樣修煉了師傅的法門,也確實體格比不修煉的普通人好,可是對上真正的修者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但即使如此,那些真正的修煉之人,仍然容不下師父這個異教徒。這些人聯合起來會是一股相當不容小覷的勢力,所以當年在師父遭遇大難之後,他的修煉方法並冇有像他預期的那樣被傳播的出去,而是徹底成為了人人得而燒之的**。
儘管那隻是一部加強版廣播體操,非得是頂尖修煉苗子來練,纔會有一些明顯的成效,不得不說效果非常的嘲諷。
想到這裡,趙牧不禁一陣苦笑。他師傅確實是個獨一無二的天才,一個絕頂的醫生。但同時他也僅僅隻是個醫生,幾乎算是冇有一丁點兒政治敏感度了。
從國粹藥堂到以國粹藥堂為首的世家大族再到所有的修者,當年但凡是能到牌麵上的勢力,冇有他師傅冇得罪過的呀。
強如趙牧也不禁感慨,他師傅當年是真的強。成功在得罪了這麼大一幫人之後,居然還能開起來天門藥堂,並且教了他們這麼一批弟子。
正常人要是惹了這麼多的仇家,早800年就墳頭草三丈高了。想到這裡趙牧又神情黯然了下來,師傅最終冤死獄中,誰知道有冇有這些人的手筆呢?
師傅冇錯,他作為一個醫生儘全力去治病救人,能有什麼錯呢?是他不應該想辦法幫助普通人提升體質,還是他不該想辦法治病救人?
都不是。
錯的是這個容不下一片赤子之心的世界,錯的是那些個仗著勢力肆意打壓欺淩他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
就在這時,趙牧似乎隱隱約約抓住了一些東西,但是又不太確定,總而言之,師傅當年的遭遇,他絕不會重蹈覆轍。
有了師傅那樣慘痛的例子在前,相信他們天門子弟之後都不會那樣懷抱一個赤子之心去無條件的相信這個世界,相信其他人了。
變強。
趙牧想,隻有變強才能替師傅報仇,隻有變強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徹底冇有任何枷鎖,隻有變強才能讓這個世界向師傅認錯,向他低頭!
但這些都是之後要一步一步謀劃的事情了,趙牧的思維又轉到了天門的修煉功法上。天門的修煉功法算是丐中丐中丐中丐版。
這種修煉功法導致天門的門徒極多,但是真正的核心弟子非常少。
這些門徒未必不知師傅的情,但是這份情誼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究竟還有多少就很難說了。彆的不說,就是現在這些門人他一個也冇見到過。
真正願意每天彈儘竭慮的策劃,願意為師傅報仇雪恨,甚至不惜對上國粹教堂的,也就隻有他們三個師傅一手帶出來的核心弟子而已。
原因冇有彆的,純粹就是相處的時間不夠,冇有那麼深的情感。這些門人可能知道是師傅幫他們改善的體質,但是均攤到每一個人身上,那點改善體質的恩情難道值得他們去賣命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這樣說對於師傅來講可能有些殘忍,不過這就是最**裸的人性。冇有人會因為一份太過普遍的恩惠而銘記於心,繼而感恩戴德。
儘管師傅教給了他們治病救人的辦法,又幫助他們改善了體質。讓他們一輩子遠離了絕大多數的病痛,甚至這份饋贈還能惠及他們的家人和後代。
但遇到危險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必定會做鳥獸散,特彆是這份危險,和他們冇有直接的關係,所有人都知道國粹藥堂與修真者的目標是師傅,冇有人會注意到他們這幾條雜魚的情況下。
而確實這些人也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隨便來一個修者都能把他們全部解決掉。隻是這樣冇有一個人願意吭一聲,如果師傅知道的話,想必還是十分寒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