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之眸下的地標節 《原中之眸下的地標節》第五章 茶場重燃,文脈新章
-
回雲棲村的路上,麪包車的車廂裡記是笑聲。蒼梧山茶農代表翻出手機裡老茶樹的新照片——專家指導下補種的茶苗冒出嫩芽,葉片上還掛著晨露;丹霞嶺的果農們圍著沈星落,你一言我一語地規劃荔枝林的新圍欄,說要在圍欄上刻上“茶荔之盟”的紋樣,讓後輩都記得這段過往。推文龍捧著《地標圖譜》,指尖劃過頁腳祖輩們留下的批註,忽然覺得這本線裝書不再沉重,反而像揣著一團暖烘烘的火。
車剛到村口,就見老樟樹下聚記了人。孩子們舉著自製的小燈籠,村裡的婦女們端著剛蒸好的米糕,連之前被黑西裝推搡過的年輕人,都扛著新砍的木柴往老茶場跑——聽說要重新打理老茶場,重啟地標節,全村人都動了起來。
周伯帶頭走進老茶場,看著被黑西裝砸壞的木門,眼眶有些發紅,卻立刻擼起袖子:“年輕人們,先把木門修好!剩下的人跟著我打掃火塘,今晚咱們就在這兒聚聚!”話音剛落,村民們就四散開來,叮叮噹噹的鑿木聲、掃帚劃過地麵的沙沙聲,混著孩子們的笑聲,把老茶場的冷清徹底趕跑了。
推文龍和沈星落則拿著抹布,細細擦拭著房梁上的舊竹篩。陽光透過修補好的屋頂,在竹篩上投下細碎的光影,像撒了一把星星。“你說,咱們這次重啟地標節,該加些什麼新東西?”沈星落忽然問,指尖拂過竹篩上沾著的舊茶屑——那是二十多年前炒茶時留下的痕跡。
推文龍想了想,從帆布包裡掏出手機:“可以加個‘地標直播間’,讓蒼梧山的茶農教大家炒茶,丹霞嶺的果農帶網友看荔枝花開。祖輩們守著土地種出地標,咱們得讓更多人知道這些藏在土裡的文脈。”
沈星落點了點頭,從包裡拿出那兩把木梳,輕輕放在旁邊的石桌上。茶紋梳的斷口早已被褚時俊找木匠修得妥帖,此刻和荔枝紋梳並在一起,“文脈相守”的篆字在陽光下亮得刺眼。恰在這時,褚時俊扛著一捆新茶苗走進來:“阿龍、星落,快來幫忙!這是農業局專家送的新品種,說是既能保老茶樹的口感,又能提高產量,咱們種在老茶場旁邊,給地標節添個新景!”
兩人跟著褚時俊走到茶場西側的空地,剛挖好疊著紅章,比當年的印記更顯厚重。推文龍和沈星落並肩站在老茶場門口,望著遠處的“原中之眸”——那座白色建築的燈帶依舊亮著,卻再也不是壓在心頭的陰影,反而像遠處的一盞燈,照著他們守護文脈的路。
“明年的地標節,咱們還要在這裡聚。”沈星落輕聲說,手裡握著那把荔枝紋梳。
推文龍點頭,握緊了她的手,另一隻手摸著懷裡的茶紋梳:“不僅明年,以後每年都要聚。祖輩們把文脈的火種傳給咱們,咱們就得把它傳下去,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紮根土地的地標,從來都是咱們中國人的根。”
風拂過老茶場的新茶苗,帶著清甜的香氣。火塘裡的火苗忽明忽暗,照著石桌上並放的雙梳,也照著二十個家族代表熟睡的臉龐——這場跨越二十年的約定,終於在新一代人的手裡,續寫了新的篇章。而“原中之眸”的光再亮,也抵不過火塘裡跳動的文脈之火,抵不過一群普通人用熱愛與堅守,在土地裡種出的,生生不息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