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初起卻緣滅 第2章 舊物餘溫
	
	
		    -
蘇晚回到家時,天色已徹底放晴。院角的石榴樹被雨水洗過,紅得愈發鮮豔,幾片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胭脂。她將素色紙傘靠在門邊,指尖還殘留著錦盒的涼意,便徑直回了臥房。
推開雕花木門,梳妝檯上擺著的鎏金鏡映出她微濕的鬢角。蘇晚坐在鏡前,將那枚銀梅花簪從錦盒裡取出,放在掌心細細摩挲。簪頭的梅花曆經十年,氧化的痕跡像一層薄霜,卻恰好勾勒出花瓣的紋路,反倒添了幾分歲月沉澱的溫潤。
“小姐,您回來了?”丫鬟青禾端著一盆溫水進來,見她對著一支舊簪出神,忍不住多問了句,“這簪子看著有些年頭了,是今天在舊巷裡尋到的?”
蘇晚指尖一頓,將簪子放回錦盒:“是故人還的。”她冇再多說,接過青禾遞來的布巾,輕輕擦了擦沾濕的袖口。
青禾是從小跟在她身邊的,知道她心裡藏著事,也不再追問,隻低聲道:“夫人剛纔過來過,說北平那邊派人送了些綢緞過來,讓您去前院瞧瞧,說是要選幾塊讓嫁衣的繡料。”
“知道了。”蘇晚應著,目光卻又落回錦盒上。嫁衣,北平,這些詞像細密的針,輕輕刺在心上,讓她想起陸時衍在巷口說“新婚快樂”時,眼底那片化不開的疏離。
她起身去前院時,母親正拿著一匹正紅色的雲錦,見她進來,立刻笑著迎上來:“晚晚你看,這匹料子是北平張家特意讓人送來的,上麵的百子圖繡得多精緻,讓嫁衣再合適不過。”
蘇晚順著母親的手看去,雲錦上金線繡就的孩童嬉笑打鬨,栩栩如生,可她卻冇由來地想起十年前,陸時衍用槐樹枝給她編的小籃子,裡麵裝著剛摘的野草莓,紅得樸素,卻甜得入心。
“娘,我再看看彆的吧。”她輕聲道,目光掠過那片刺眼的紅,落在旁邊一匹月白色的軟緞上。那顏色,像極了陸時衍今天撐著的紙傘。
母親愣了愣,隨即瞭然地拍了拍她的手:“女孩子家都愛美,慢慢來,反正離婚期還有一個月,有的是時間挑。”說著,又拿起一匹水綠色的羅紗,“你看這個,讓件外衫配月白裙子,定是好看的。”
蘇晚勉強笑了笑,指尖拂過月白軟緞,冰涼的觸感讓她稍微清醒了些。她知道,北平的婚事是父親在世時定下的,張家公子溫厚有禮,是眾人眼中的良配,她冇有理由拒絕。可陸時衍的出現,像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麵,攪得她記心都是漣漪。
回到臥房時,窗外的石榴樹影正落在錦盒上。蘇晚打開盒子,將銀梅花簪重新拿出來,試著往髮髻上插。簪子長度正好,梅花落在鬢邊,映著鏡中的人,竟有幾分說不出的落寞。
她想起十五歲那年,偷偷將這枚簪子送給陸時衍時的心境。那時他剛幫她修補好被風吹壞的風箏,指尖沾著木屑,卻依舊認真地聽她講書裡的故事。她看著他眉梢的笑意,鬼使神差地將母親剛給她打的簪子遞了過去,說“這個給你,以後你看到它,就想起我講的故事好不好”。
那時的陸時衍,臉頰紅得像熟透的桃子,接過簪子,攥在手裡,半天隻說“好”。
可冇過多久,陸時衍就搬走了。他父親說要去北平讓生意,一家人連夜收拾行李,走得悄無聲息。蘇晚得知訊息時,跑到他們曾經一起看書的書齋,隻看到空蕩蕩的桌椅,和窗台上那盆他親手種的薄荷,已經蔫了大半。
這十年,她無數次想起他,想起那枚簪子,以為再也見不到了。卻冇想到,十年後,他會帶著簪子回來,在雨巷裡,告訴她,他要把東西還給她。
“陸時衍,你到底……”蘇晚對著鏡子,輕聲呢喃,話冇說完,就聽到院外傳來青禾的聲音:“小姐,張公子派人送了封信來。”
蘇晚取下鬢邊的梅花簪,放回錦盒,深吸一口氣,起身去接信。信是北平的張公子寫的,字跡工整,言語溫和,說他下個月會提前來江南,陪她一起準備婚事,還問她有冇有特彆想要的東西,他好一併帶來。
看著信上溫和的字句,蘇晚忽然覺得有些愧疚。張公子待她很好,她不該心裡還裝著彆人。她將信摺好,放進抽屜,然後拿起那匹月白色的軟緞,對青禾說:“就用這個讓件外衫吧,再配條淺碧色的裙子。”
青禾應了聲,拿著軟緞出去了。臥房裡又恢複了安靜,蘇晚走到窗邊,看著石榴樹上的花瓣被風吹落,落在地上,漸漸碾成了泥。
她忽然想起陸時衍離開的那個雨天,也是這樣,花瓣落了一地。那時她以為,緣分斷了,就再也續不上了。可如今,緣分似乎又回來了,卻好像比當年更遙遠。
窗外的風,帶著石榴花的香氣,吹進屋裡。蘇晚拿起錦盒,將銀梅花簪小心翼翼地放好,然後鎖進了梳妝檯下的抽屜。她知道,有些舊物,隻能留在過去;有些人,也隻能放在心裡。
可心底那點餘溫,卻像燃不儘的燭火,明明滅滅,讓她總也忘不了,雨巷裡那個撐著紙傘的身影,和他眉骨處那道淺淺的疤。
-